转眼又到囤菜时

[]郭树宾

17年前,非典期间,白萝卜干倒板蓝根逆袭上位,一度炙手可热;17年后,新冠疫情爆发伊始,大白菜又奇货可居,河南郑州某超市,一颗售价竟高达63.90元。

坊间传言“十月萝卜赛人参”,大白菜何尝不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你看,日前辽宁沈阳某单位的停车场上,密密麻麻摆满大白菜的壮观场面还上了热搜。

其实,这是北方立冬时节囤冬储大白菜传统习惯的写照。冬储大白菜,就是专门储存下来准备过冬食用的白菜。在经济困难时期,大白菜曾是人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过冬。

由于刚收的大白菜含水量较高,人们便会在没有变天之前,每天把白菜放在太阳底下晾晒,直到外部叶子干燥后,再整齐地码在阴凉处保存;要是下了大雪,或者上冻之后,还要及时盖上草筛儿保温,或者小心地搬进地窖保存。

那时候,没下大雪之前,太阳一出来就会爬上房顶,掀开草筛儿的瞬间,眼瞅着一股白气儿从菜垛里忽忽悠悠冒出来;午饭后,又赶紧挨个把白菜小心地翻个身;太阳落山之前,再整齐地根朝里摞起来,码成下粗上细的窝窝头形状,最后再盖上草筛儿。有时候,还会恶作剧,故意把弟弟摞进中间空心的白菜垛里。

在过于寒冷的北方,还有另外几种冬季储存白菜的方法,比如在东北、内蒙东部和河北北部等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及北京延庆、怀柔、顺义等郊区个别地方,至今还有汲酸菜的习惯。

虽说现在提倡多醋少盐,可我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腌咸菜的风俗。记得小时候,霜降前后拔了白萝卜、芥菜疙瘩,切掉缨子和根须清洗干净后,一层萝卜一层盐,密密麻麻摁进大缸封紧口。

顶多俩三礼拜,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捞一两根,剁成丝、淋点油,从略带苦涩开始,由寒冬腊月吃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甚至一直到麦收前后。就连咸菜缸里厚厚一层白醭也舍不得扔,切成小块,辣椒一拌,也美味得很呢。

以前误以为“南甜北咸”,到了南方才知道腌咸菜并不是北方的专属。南方几乎每家每户也会备上各种咸菜,作为饭前开胃菜或者干脆做主菜,个别近乎狭隘的台湾人,还一度以为大陆人连榨菜也吃不起,殊不知涪陵榨菜早是风靡海外的烟火之物了。

还有,据说四川人热衷的火锅、冒菜、串串,还有席卷大江南北的郫县豆瓣、泡菜,吃一顿就超出了正常人一天的盐分摄入量。

从马家堡社区便民早市、千白家菜市场到北甲地草桥集贸市场,以及散落在各社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大红门菜市场,乃至美廉美、永辉、华联等大小超市,接连走访了好几个蔬菜交易市场,发现过去大车小车排队抢购冬储菜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了。

“现在几乎没人冬储大白菜了,淹咸菜的也少之又少……”马家堡社区便民早市一位专卖大白菜和萝卜的摊主,苦笑着说,“像这正宗的青口菜,不过7、8毛一斤,一下买十几颗的也不多了。”

“住楼房有啥好,阳台上囤不了冬储菜,用了十来年的酸菜缸和大石头,也可惜了……”马草河南北甲地市场北口,一位大爷和老伴儿一边往三轮车上装白菜,一边嘟嘟囔囔叹气。

“这是最后一次汲酸菜了,明年一搬楼房住,可就没地儿了。”大爷红润的脸庞上带着遗憾,“到了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靠个小火炉,吃一筷子淖酸菜,滋喽一口二锅头,那才叫个美呐……”

如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往往成了“鱼与熊掌”的关系,许多老传统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就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城市甚至是三四线小城市的大多数家庭,也都没有囤冬储菜的习惯了,可正如那位大爷所言,“不是缺菜吃,主要是图个念想儿……”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今年,您还会囤冬储菜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眼又到囤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