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猫

陈秀才是洛阳城里的名人。

三次考举不第使他在洛阳城内出了名。

可陈秀才不是不用功读书。夜夜挑灯苦读,眼睛都被熏瞎了一只,剩下的那一只也看不太清东西了,母亲每次跟人提起这事来,都难过得掉泪。

“儿啊,实在不行,咱不考了!”母亲一边用打听来的偏方熬的药膏给儿子的瞎眼上敷药,一边不住地劝说。

可知子莫若父,父亲总是沉默寡言,那萎缩得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来,只有每次母亲打退堂鼓时父亲的厉声大喝表明了他的立场。

受父亲影响,本来陈秀才从来不相信什么神仙鬼怪。去年考试革新,由重诗赋改为重策论,结果长年浸淫于吟诗作对的考生们深受其害,陈秀才就是其中之一。前年,考试题目则十分偏僻,让本来信心满满的陈秀才措手不及,大前年……总之,陈秀才屡试不第的不归路上,总是少了那么一点点运气。所以,一向“信实力而不信运气”的陈秀才这次打算两手都要准备一下,决定亲自去庙里参拜一下各路神仙。

那是一个洛阳城里十年难得一见的大雪天,北风呼呼地从北吹到南,丝毫看不到雪停风止的迹象。陈秀才就这样顶着大雪天出了门。

路上行人稀少,三三两两,都步履匆匆。路过的人都注目着陈秀才仪态万方地闲庭信步,环境虽险恶,读书人的气节不能丢,若是都像这群大老粗一般急头鼠窜,还像什么样子!陈秀才心想。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到了寺庙,香客十分稀少,陈秀才由和尚引着,气定神闲地向神位参拜行了礼。一会的功夫,下山的路就被大雪封住了,寺庙的和尚们生怕出了什么差错,要留陈秀才在寺庙内暂住,待雪停路通以后再行,陈秀才婉言拒绝了。

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总有将路走完的一天,陈秀才坚信这个道理,再次顶着风雪出了门。路上,天上,半空中,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陈秀才打起十二分精神,瞪着不太好使的一双眼,走得十分艰难,不知不觉竟迷了路。

四周全是荒山野岭,毫无人烟,雪似乎比刚才下得更大了,天气也越来越冷,陈秀才的心里开始后悔起来,他裹紧身上那件家中唯一穿的出门的披风,蜷缩着身子,蹲在地上。这时,他突然觉得摸到了地上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白猫。

这真是一只好猫!通体毛色纯洁,无一根杂毛,若不是黑色的胡须和鼻子,简直要与雪色融为一体。陈秀才仔细检查一番,发现这只猫的一条后腿折断了,雪天路滑,可能是从不知什么高处掉下来摔断的。可怜的小家伙又冷又疼,逐渐在冰天雪地里失去了知觉。

陈秀才爱怜地双手托起昏迷的小猫,扯下一截袖子把小猫的断腿固定住,用自己温暖的怀抱暖和着小家伙冰冷的身体。若注定今日命绝于此,就让我与这天地之间的尤物同葬在这里吧,陈秀才流下悲壮的热泪,不知不觉睡过去了。

温暖且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粥在炉火上咕嘟咕嘟地响着,陈秀才以为自己在做梦,猛然间惊醒过来发现,这一切竟然是真的!老樵夫看到陈秀才醒过来,欣喜地笑着,乐呵呵地一瘸一拐地忙紧忙出,把小小的屋子里烧的暖烘烘的。

陈秀才急于向老樵夫行礼报答救命之恩,老樵夫却连连制止。

“年轻人,你我相遇即是有缘,不必如此客气。快趁热喝一碗粥吧!”

陈秀才双手接过老汉端过来的热粥,顿觉香味扑鼻,直通五窍,马上就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不觉竟已喝到一锅粥见了底。

过了不多日,雪终于停了,天色大晴,陈秀才身体恢复大好,欲告别老樵夫回家,老汉拿出一瓶药膏赠与他,说是祖传方药,可治眼疾。陈秀才接过连连道谢。

沿着老樵夫指的路,陈秀才很快就下了山,回到了家。两位老人这几天里连日遍山寻人,始终不见踪迹,本已心如死灰,如今见到儿子平安而返,顿时喜不自胜,泣涕涟涟。陈秀才看到父母短短几天里多出的许多皱纹白发,顿时心如刀绞,为自己的莽撞无知懊悔不已。

说也奇怪,陈秀才将信将疑地用了几次老樵夫的眼药以后,两只眼睛竟奇迹般的都变得十分清晰。经历此番以后,陈秀才也觉得自己读书真正地开了窍,不夸张地说,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境界。

科举考试又要到了,二老打点好行装,高高兴兴地送陈秀才出了门。陈秀才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高中,不是像以前那样的无知者无畏,而是真正的自信。果然,放榜之日,陈秀才赫然头名在列。

陈秀才有时经常回想起那日大雪封山发生的事情,那个戴着一顶樵夫帽子的老人,他的脸在模糊中看去,仿佛如少年般纯白。有一次,已经做上县官的陈秀才派了几十名衙役,沿着他记忆中老樵夫所指的路上山去寻找那间小屋,却一无所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