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关系: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共同努力!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长和老师一人一只桨,只有双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教育这艘船才能载着孩子驶向美好的未来。

      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导致船的失衡,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会导致船的失控,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

      所以,在教育这条路上,既然老师和家长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好。

      那么也该保持着最和谐的关系: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

第一:教育这条路上最不该缺席的是父母

教育最怕的是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什么都想管。

看过很多这样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忙于工作,缺席孩子的教育。

等到终于有时间管孩子了,孩子已经长大了,也管不住了。”

教育孩子就像种树,在幼苗的时候细心栽培,耐心捉虫、施肥、修剪。

等树苗长大了,才能坐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乘凉,仰望着它去更高的天空中沐浴阳光雨露。

幼苗的时候不管不顾,就别指望去改变它长大后的生长方向,勉强要改,也是伤筋动骨的折磨。

教育这条路上,比起一切教育资源,父母才是最不该缺席的。

孩子的童年无法重来,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孩子人生中的无法弥补的遗憾。

从孩子开始去幼儿园上学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你们开始了一场盛大的告别。

也许现在你嫌孩子影响你工作,可曾想到你以后只能望着他的背影,而彼此都在渐行渐远!

第二:老师只能陪伴孩子一程却能影响孩子一生

教育路上,老师就像是一个孤独的守护者,护送孩子走过他们人生中的一段路。

在到达这段路的终点时,把他们交给另一个人,继续前行。

而自己原路返回,继续守护另外一批孩子,相遇-守护-送别,如此反复。

在这过程中,相互的快乐和悲伤,欢笑和泪水都是最自然和真实的事。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一直从事着教育工作,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他在事业、爱情当中其实都碰过壁。

但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他和一群“坏孩子”短暂的相遇,却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

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仅仅是打开了“坏孩子”们防备的心门,走进去,在他们心底种下希望的种子而已。

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批评、一次表扬,一次鼓励,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若站上讲台,当为人师表,当尽心尽责;如果有一天做不到了,也没关系,那就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

第三:好的父母必定是言行合一,以身作则的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殊不知孩子其实更倾向于模仿父母的行为。

想管教孩子,就要通过行动,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把自己的遗憾强加给孩子,而是去引导、去促进孩子的发展。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投射的影子。父母尊崇知识,孩子就热爱学习;

父母说话算话,孩子就言而有信;

父母宽厚善良,孩子就乐于助人;

父母意志坚定,孩子就自律自强。

蒙田说过,作为一个父母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合格的父母,不需要多么有钱、有本事,而是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当父母成了照亮孩子一生的光,又何愁孩子的人生不会熠熠生辉?

第四: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或许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个老师:自己上课睡觉时,不会被他用粉笔砸醒;

自己作业不写时,不会被他追着要债;

自己不想学习,不会有他在耳边唠唠叨叨;

自己考试成绩糟糕时,不用担心他会找家长。

孩子以为遇到这样的老师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殊不知,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曾有篇名为《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的文章里写道:“孩子在学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绩差,不是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不是常被请家长。

而是老师不再注意他,他做了什么都不会在意,被老师完全放弃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绝对是灰暗的。”

学生时期的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换来的是一生的无能为力和被迫谋生。

所以,孩子,请珍惜那个严厉的老师,那个在你犯错时会批评你的老师,那个总是盯着你成绩的老师。

老师不是在为难你,正是希望你未来可以更好,老师才如此吃力不讨好。

第五:快乐教育是悬在普通家庭头上的一场骗局

教育最大的骗局,叫“孩子,你只要快乐就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越来越崇尚快乐教育。

孩子学习不好,父母说快乐教育,孩子作业不写,父母说快乐教育,孩子娇纵懒散,父母说快乐教育。

殊不知,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钱文忠教授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里,本来就包含着痛苦的成份,要说在教育里感受快乐,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父母现在纵容孩子快乐就好,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社会不会迁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

生活是公平的,孩子小时候不吃学习的苦,长大后就得吃生活的苦。

学习的苦,只有十几年,生活的苦,却是一辈子。

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孩子,但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

第六:最好的教育是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家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教育这件事,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努力,也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使劲,更不是父母和老师的互相对立,彼此拆台。

而是老师和家长各司其职,前者负责学校教育,后者负责家庭教育,互不打扰,但又彼此支持、彼此配合。

父母和老师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步子往一个方向迈,才能托起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家校配合,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教育路上,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同时拥有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和以身作则、永不缺席的父母。

父母懂得和老师肩并肩,共同为孩子保驾护航,孩子才会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的教育关系: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