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远嫁的女孩……

婚礼记(一):徐州,你好


image.png

1、徐州话和重庆话的交锋!
远嫁和结婚这件事,我的真实感一直不强。

因为我们俩都是在上海的缘故,家中婚礼的操办便一切交给了王同学的父母,我们偶尔想起来‘奥,国庆就要结婚了’,便会微信上问上几句家里操办的进度和准备的一些东西。

王同学父亲王爸爸一脸的淡定,让我们不要担心,到时候只需要参与流程。听到王爸爸这样说,王同学也默然接受,独留我一个人纠结‘啊,我要不要买头纱要不要买手环’。

除了准备一些物料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参与婚礼的亲朋好友们的车票路程和酒店的预定。

本身因为距离原因,很多娘家人和好友来不了,又恰逢遇上八月份福建疫情的复发,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最后临了买票的日子(差不多正好开始抢国庆高铁票的那几天),才确定只有我妈妈能够来。我心里安慰自己,没事,一个人也是一个团。

买票当天,我妈告诉我大姑也要一起来。

好!娘家娘子团,正式成立。(最后出发前几天,大姑爷也心痒痒加入了队伍。我二姑也从另一个地方出发。)

几近波折定了人买了票补了票,又开始操心两位闺蜜的出行。讨论的时间历经很久,最后同样临行前一周才买了票。而我哥嫂因为身处福建的缘故,是国庆当天才决定出发的(低风险地区可出省)。

婚前,仅这件事就花掉了我一半的心神,独留下来的只有婚礼期间穿漂亮衣服的期待。

婚礼前些天,我们有条不紊的准备着一些流程和事项,完事后躺在床上美美敷个面膜畅想当天的盛世。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幻想!

接到了娘家代表团,还要经历双方家长在接风宴席上的你来我往,觥筹交错。

一方操着徐州话,一方说着不那么川普的川普,且还有新增其他亲戚陌生的面孔,这个场面会怎么样?

单看王同学在宴席上的表情,真的可以尬地抠出三室一厅了,他如何做到头发丝和毛孔都在尴尬的。即便知道他是个不会交际的人,我也没想到他一个人能尬出一桌人的气势。

其实还好啦。就是吃饭的时候多留意费心看看哪方家长那句话没听懂,飞快插嘴翻译一下,或者哪位家长的话没有得到回应,赶紧附和似的点点头,嗯嗯嗯。(虽然尽管可能一时之间我也没有听懂,但这时候需要不懂装懂。)

就算偶尔席上冷场十几秒,也无可厚非嘛,毕竟已经到这儿,总是有这个过程的。

除了我配合之外,王同学的哥哥也是被支配并配合的一个,我对此稍微有些意见,这个时候不是应该你表现更多一点,为何让你哥忙内忙外端茶倒水。王同学红着脸一脸紧张,“北鼻,我不知道怎么搞嘛。”说完,战战兢兢地拦住他哥接过茶壶,声若蚊蝇,“我来我来。”

接风宴席吃了两顿,几位娘家人表示……想吃大白米饭。

因为徐州靠近北方,他们的主食更多选择面食,而少选择米饭。饭馆里备有面条、馒头、饺子,唯独没有米饭。关键他们这边的田里地里一片一片都是稻穗,产米却不吃米……这……

诶……终于在第三天,我跟王同学特意出门寻了一家川菜馆,问了问是否有米饭,再听到肯定回答的瞬间,我心里也开心起来,我也很想吃米饭了。

image.png

2、才两次就把你骗走了?
二号晚上,我哥他们从福建自驾出省,三号中午就到了徐州,从省道再行驶至县道乡道很快,我们刚找到有米饭的菜馆时就到了酒店楼下。

接到他们我们就先行去吃午饭,吃香喷喷的大白米饭,即便都说菜品味道比不上没有米饭的那菜馆,但米饭带来的快乐此刻还是天大的。

吃饭等菜间,我哥喝了点椰奶后,倏然双手撑在腿上认真的跟我说,“你要想好以后怎么回家过年?得这边过年一次,家里过年一次,万一又一次没有准时回来,那你以后都不要回来了。”

我咽下嘴里的茶,忙不迭点头,“一定。”而后话题很快被其他的岔开,我埋头吃饭余光中却总能碰上我妈看我的眼神。

她是个不善言辞很内敛的人,那个眼神已经有了她要跟我说的所有话。我心里有些难受,只能继续灌着我自带的养生茶。

……

这顿饭王同学没有一起吃,他饿着肚子被叫回了村里的家去完成一些婚前仪式。

这个仪式是【打果果】,即吃由表嫂端出来的刚出锅的小面饼,吃的时候有人问‘生的?熟的?’,然后要说‘生的’,表嫂再问‘生几个’,王同学吃了两个叠在一块的饼,便说‘生两个’。

本来还担心他饿肚子,这也不错嘛,吃了两口寓意极深,福气绵长的果果饼。这边家人们吃完米饭,我便喊着我哥帮忙接重庆飞徐州机场快到沛县的两个闺蜜。

我问,“你开车去还是嫂子开车去?”

我哥抻着我嫂子的包挎在脖子上,懒洋洋道,“一起,老司机开车。”嫂子开车比我哥厉害,是老司机。我笑了笑,爬上了车。

接到了两位小仙女,我们开始回程。刚上车,一位仙女就说感叹说这边的车开得好慢,从机场过来的大巴开了两个小时才到县里。

我笑眯眯回应,“不是这边开得慢,是重庆开得太快。在我去上海一段时间后,再回重庆打车的时候,我觉得重庆的司机们……真的那是飞……”

后来,我们闲聊几句后,忽然听到开车的嫂子问,“你来过他们家里几次了?”

我心里特认真的算了算,“来过徐州两次,但只去过他家里一次。”

嫂子轻笑了一下,“才两次就把你骗走了。”

一时之间,我心里各种想法和情绪都涌了出来。再次想起来我曾答应我妈和我大姑的,最远也就嫁到成都。

谁能想到,最后是这千里之远呢。

因为我妈晕车和我家里几位其他姑姑远嫁常年不回家被奶奶念叨的缘故,我从小对自己说的也是不远嫁……后来奶奶不在了,我远嫁了,妈妈以后出门的机会也屈指可数。

如果可以,不要远嫁。

如果可以,工作其实就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因为异地上班远嫁的概率就很大了。

如果可以,就算远嫁了也要定居离家近一点。这是我现在奋斗的目标。

现在写起来回想这件事,其实仍然还会唏嘘。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吧,我们下篇再见。


image.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个远嫁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