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你就是什么都做不了,这当然可以!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来源:冰千里(bingqianli520)


今天,我想谈这样几个点:

1、当下你的生活会有弥漫的不确定,不确定还会转移。

2、事实就是这样,这是可以的。

3、集体焦虑会缩小个人的执念,也会夸大原有的恐惧。

4、这也是可以的。

5、你总能找到让自己更容易掌控的事情来做。

6、你也许找不到任何可以更有意义的事情做。

7、这都是可以的。

确诊数字不断变化的当下,在信息无可回避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世外桃源,你就是身处其中,情绪各种变化。

这就是无常,而人生本无常。

灾难的过程绝不只有一种声音,我们会看到大爱,也会看到大恶,会看到勇敢,也会看到怯懦,会遇见善良,也会遭遇丑陋。

这就是人性,人性在危机前就是暴露无遗,而你也身处其中。

身在其中的你,不管愿不愿思考,都在思考,不管愿不愿面对,都要面对。

就在你考虑如何为口罩消毒的时候,就在假期一再延长的时候,就在翻朋友圈的时候,就在你去买菜的时候,就在被各种信息刷爆的时候,就在无聊的时候……你就正在面对。

死亡离你并不远,它绝不在遥远的武汉,不在一线的病房,不在被确诊的家庭中,它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心里。

死亡也不是最可怕的,而是对死亡的想象更可怕,更准确的说,是害怕死亡的不确定性。

是你不知道怎么死去、不知道死在春天还是秋天,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死去。

这种不确定包括关系的失去,包括此刻在你身边的家人,包括你肉体的丢失,甚至灵魂。

不确定还包括你看重的一切:业绩、生意、职称、金钱、容颜。还包括活着的意义、以前活着的方式,以及侥幸逃过一劫之后该如何活着。

而你,无力改变。

这是焦虑的根源:弥漫恐惧下的不确定,以及对这不确定的无能无力。

但你可能意识不到这些。

可能只是看到数字后短暂的焦虑,可能为英雄的离去而唏嘘,可能为很多善举所感动,也可能只是在为买不到口罩生气,在为做顿美食煞费苦心,为孩子没规律着急,再为自己吃成了个胖子而懊恼……

这就是人的聪明之处,人类潜意识进化功能之一就是:把自己不能左右的恐慌转移,转移为可控之事。

这种“转移”值得庆幸,因为这会让情绪变的“确定”。

就像犯人总能找到乐子、病人也总会找到兴趣点,哪怕玩弄一根牙签,哪怕一滴一滴数着药液,哪怕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划过的那一根根幻想。

转移让你获得了“替代掌控”,让你有了希望,让当下保持基本的意义感。

这种“不确定感的转移”也充满了个人色彩:

一大类选择了“回避”:

我不看新闻、不听报道、不刷手机,或我只看喜剧、只听童话故事、只爱正能量,我不认为灾难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就是幸运儿,我觉得生活和平常没啥两样,甚至还有点兴奋。

一大类选择了“直面”:

我只看疫情新闻、报道、资讯,我只关注病例,我热衷交流这些事,我每天都在想如果亲人病了、我病了该咋办,要准备什么才更保险。

还有一类选择了“逆行”:

除医护人员、战士们必须冲在一线,也涌现了许多爱心人士以各种方式进入灾区。也有人选择了“个人逆行”,依然不带口罩,依然去公园锻炼,依然遛狗、遛弯。

更多人则选择了“替代”:

变着花样研究美食、发明各种运动娱乐方法、创造多种亲子游戏、收拾屋子断舍离、看书学习听课冥想瑜伽追剧写作画画听音乐刷视频睡懒觉。

我想说的是,就你本身而言,这些都可以、都可以、都可以。

因为它们让你更有掌控感,更有确定感,更有安全感,缓解了恐慌、焦虑、无聊、愤怒、悲伤等多种复杂体验。

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做不下去,而这也是当下对你而言的意义,就是如此。

我再多说3点,它们可能会被意识屏蔽掉:

第一,个人原有焦虑容易被夸大

比如平时困扰你的是亲密关系。

此刻就可能思考更多:他为何这样,为何如此,为何发展到现在,我们的关系怎么了。

也会过度“自我归因”:都怪当初我不用心,都怨我没能再努力点,我若那样会更好,接下来要如何补偿。

再比如平常让你有价值感的是工作。

此刻或许给自己更大压力,去反思那些没做好的事,并为此刻什么都做不了而担忧,为原有状态不在而苦恼,为失去客户与金钱而担忧。

此类反思会加重自责与愧疚,会更让你心神不宁。

想要追悔的东西越多,改变的动机就越大,除了反思也可能见诸行动。

你会更努力改善关系,更周全的制定工作计划,更想变好,然而事实往往相反,你搞得更糟了,这又会让人更挫败。

这时要明白,当前背景下,你放大了自己的恐惧,而放大的目的在于逆转恐惧。

当集体恐慌你没法左右,仅仅换花样炒个菜并不能让你心安,心安的依旧是曾看重之事,必须要在那个点上费心思,才能逆转恐慌。

举个例子:

当把对疫情的恐慌转化为对失业的担忧,那么听音乐就无法让你舒适,你必须找到解决失业的办法,才真感觉安全,至少要有希望感。比如朋友告诉你可以去他们单位上班,比如可行性较大的自主创业,这才会抵消恐慌。

好像在说:“你看,我左右不了生死,但我可以左右工作,这也不错”,而不会说:“你看,我左右不了生死,但我可以左右做什么菜”。

近期倘若平常压力大的东西变得更困难了,你就要考虑,是否出现了“转移性夸大”。这根本上是为了转移“巨大的不确定感”。

要理解它的保护性,是为了把不确定转为具体的确定。

事实上,日子回复到平常,事还是那个事,没你想的那么糟,也不会有太大挫败感,或者说日子本来就那么糟,你依旧会有挫败感。

第二,与“夸大”相对的是“宽恕”

集体焦虑会大大缩减个人的恩怨。

比起全国人民的焦虑,你个人那点得失好像不重要了。

你们的争吵、孩子的厌学、你的奖金、业绩、你与他人那点误会根本不值一提,你会说:“只要人还活着,这都不是事儿”。

参照物变了。

人在临死前是不会考虑晚上吃什么的,更不会想孩子的考试成绩,也不会为不优秀而耿耿于怀,那些嫉恨与烦恼、那些伤害过你的人、那些爱恨情仇只不过是幻梦一场,还有什么是不可原谅的呢。

此刻的你,更容易原谅他人,也更容易自我宽恕。

是灾难、是对死亡的不确定让你释怀了,如圣经所言:“我赦免你一切的罪”。

我想,当前被封城半月之久的武汉同胞,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一定也放下了许多事吧。

珍惜宽恕,这是更高级别的掌控,会让你看清究竟什么才是活着的意义。

自我宽恕的本身,就是最大的确定感。

第三,你就是个普通人。

历经了夸大与宽恕,你会更接纳自己。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有很多同行加入了心理援助队伍,他们在用自己的知识和关怀,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很感动,这些事就发生在我身边。

同时,我也很忧虑。

也有几个组织邀请我,我拒绝了,原因是我思索了自己精力的边界。

当下我能做的是把自己、把家人安顿好,把本职工作做好,我的本职就是依然和我在一起的来访朋友,他们需要我,我也需要他们。

我会来到工作室,坐在从前的老位置,绝不轻易更改任何时间、地点、背景,我知道此刻我的稳定就是安全感,我的连续性就是最好的姿态。

而我也会通过自由书写、团体小组、个人体验、冥想小组、心灵绘画等方式稳定我本人内心觉察到的任何情绪。

灾难面前需要大爱,但更需要我们每个普通的存在与稳定。

遗憾的是“助人”队伍里,也有盲目加入者。

尽管初衷是好的,但助人前提是要有助人的能力。甚至有人并没任何个案经验,也没有个人体验,当不明晰内在需求和动机,仅凭一腔热血非常容易伤及无辜,以及自我创伤。

当前就有几个新手咨询师找我,称在接救助热线时难以维系自身。

那么,你也一样。

做好自己,稳定自己,就是对灾难的贡献,或者没那么伟大,你本不就该如此吗。

话说回来了,做不好自己也正常,任何无意义感,任何低价值、低自尊,都是你本来就有的,而不是危机所致。

此刻,你就是在集体危机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不需要特别舍己救人,也无须为国家做多大贡献,世间没那么多悲壮,也没那么多可歌可泣。那些少数者,我们表达仰慕倾佩,献上祝福即可。

你依然是你,是最重要的自己,若有可能,别去伤害他人。

无论奋战在一线的还是蜗居在家的,你需要的是找到让自己稳定的方式,找不到也没关系,因为任何思索本身,都在试图稳定。

最后,为自己加油!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需要授权。欢迎留言

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自我接纳。可接受视频咨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下,你就是什么都做不了,这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