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教学的困惑

今天上午第三节下课,我一走进办公室,就忍不住慨叹:我终于成为了那个我最讨厌的教师形象!

下课后拖堂8分钟,实在是可恨!

今天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课前我就发愁:小时候自己学过这篇课文,当时感觉真无趣!所以我就发怵,怎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我反复阅读文章,读着读着,竟不由自主跟随叶老先生“游览”去了,仿佛也看到了路上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还有那或浓或淡的新绿……仿佛也听到了时而急时而缓的溪流声……

咦?这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这篇文章枯燥无味!

后来我就想,要想让孩子爱上这篇文章,必须让他们多读,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读中爱上这篇美文。

所以今天上午,我带着自己设计好的内容走进了课堂。

刚开始还好,一切按照我的预设在进行着。可不知怎么回事,节奏就慢了下来。哦,想起来了,在教学生字那一环节,我花费了比预设多得多的时间!

唯恐学生记不住田字格中的生字,我带领着孩子加上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带着词语读,知名读,齐读,比赛读,边书空边读……一时间竟忘记了把握课堂节奏。

昨天才阅读过韩素静老师的《统编小学语文,可以这样教》中关于生字的教学一节,田字格中要求书写的生字,都是以往学过的,只不过当时这些生字是会认字,不必会写,而再次出现时,是循着统编教材的编排规律,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提升了要求:会写。其实针对这些汉字,真的有必要像教学会认字那样一遍又一遍得巩固读音吗?或者还把它们当做完全没有见识过的新字去教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当我拿出这个问题在办公室讨论时,很多老师无奈地说,田字格中的生字大家都想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书写上而非读音指导上,可是如果那样的话学生们对读音掌握得不太理想,所以为了让学生更牢地掌握这类汉字,大家都不遗余力地从零基础进行教学。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差?还是老师们的过于担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字教学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