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魔鬼和《高老头》的伏脱冷

浮士德在德国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他被那个时代的人视为占星家、数学家 ,后来在炼金爆炸中丧生人们误以为他是被魔鬼带有于是延伸出了很多民间传说。在教会统治时代,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是一种罪孽,所以这个形象是一直与魔鬼为伍的,在民间传说中浮士德为了探索宇宙奥秘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但是也死于魔鬼之手,在这类作品中其实中心是在说明为什么要信仰上帝,同样的取材,歌德《浮士德》的伟大之处在于故事真正的内核变化,即使依然有《约伯记》的故事框架,但讨论的核心已经转变为人类的未来究竟该如何发展。

浮士德与魔鬼的交易其实象征着西方文学里非常有名的“浮士德难题”。在这部作品里歌德借用浮士德人格当中的善因素与恶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发展,来讨论人类发展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与道德所需要的控制和约束相协调,也就是康德讨论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当然康德哲学意义上是把二者对立了,但是在歌德这里是寻求其融合性,对于二者的关系是分歧也是比较多的),这个问题是难以回避也是难以解决的,我们当然有不断的向真理和意义追根溯源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会不断地面临“靡非斯特”的诱惑。

  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人物。

他出身没落贵族,正直,谦虚,善良为了改变自己的贫困境地,他只身一人来到巴黎攻读法律,想做一个清正廉明的法官,但繁华的城市与残酷的现实让他迷失了方向,“还没学会欣赏,就已经学会眼红了”,在接受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极端利己主义,伏脱冷的金钱法则,以及亲眼目睹高老头的惨死这“人生三课”之后,他彻底意识到“美好的灵魂是不能在这世界上呆久的”,“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隐蔽在金钱珠宝底下的罪恶”。至此,他的善良人性逐渐被金钱所扭曲,他抛弃道德、良知,利用各种手段,不顾一切向上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被旧封建社会腐蚀的贵族青年典型。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其中有个反派角色极具人格魅力——伏脱冷。他给人一种侠义感

伏脱冷对欧也纳说:“你知道这里人怎么闯前程的么?不是靠天才的光芒,便是靠腐蚀的手腕,不像炮弹一样轰进这个人群,就像瘟疫般钻进去。诚实正派毫无用处。他清醒的看清了世界。

他很注重江湖义气,从来没有出卖过人。他对拉斯蒂涅说:“说我是恶棍、坏蛋、无赖、强盗都行,只是别叫我骗子,也别叫我奸细。”连抓他的暗探也说他是条好汉。

社会生来就是这样,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想捞油水就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就行,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道德仅此而已”。

——伏脱冷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士德》的魔鬼和《高老头》的伏脱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