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中清法的运用(1)——清宣郁热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写在前面的话

中医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奠定了中医治法的基础,郝万山教授认为还可以加一个“涩法”。其中在《伤寒论》中清法的运用主要有:①清宣郁热法,代表方剂栀子豉汤类方;②辛寒折热法,代表方剂白虎汤;③辛寒折热,益气生津法,代表方剂白虎加人参汤;④清胃消痞法,代表方剂三黄泻心汤;⑤清热燥湿法,代表方剂白头翁汤;⑥清余热,益气生津法,代表方剂竹叶石膏汤。

作为第一篇分享的文章是首都国医名师、当代伤寒第一人郝万山教授对“《伤寒论》中清法”的运用。由于篇幅有点长,所以需要分篇推送给大家。今天分享第一部分:清法中的清宣郁热法,代表方剂栀子豉汤类方


                 郝万山:《伤寒论》中清法的运用

                                   一、清宣郁热法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栀子(擘)十四个,香鼓(绵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切)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豆豉汤主之。(78)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0)

栀子 十四个(擘)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清宣郁热法代表方剂栀子豉汤类方,原文条目7条:76、77、78、79、80、221、228。

栀子豉汤组成只有栀子香豉两味药。《伤寒论》原文说,栀子14个(擘),现代临床10-15g。香豉即豆豉,四合(棉裹)。一合为20ml,四合即80ml;棉裹就是用棉布将其裹起来,现代临床运用10-15g。

原文条目提到: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内豉即豆豉后下。

栀子豉汤加减方有:栀子豉汤加甘草为栀子甘草豉汤;栀子豉汤加生姜,即栀子生姜豉汤;栀子豉汤去豆豉,加厚朴、枳实,为栀子厚朴汤;只有栀子、干姜两味药,即栀子干姜汤。这五个方剂,均用到苦寒的栀子。

栀子即可清透郁热,解郁除烦,又可导火下行,畅利三焦。他除热于下,还有通利血脉,止疼痛之效。豆豉气味俱轻,既能透表宣热,辛散在表稽留之邪,又能和降胃气。二药相伍,降中有宣,宣中有降,为清宣胸膈郁热,治疗虚烦懊憹的有效良方。郁热宣散,则气机畅达,气机畅达则血脉流利,其胸中窒和心中结痛两证自除。既不必加理气之品,亦不须增活血之药。

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以及栀子干姜汤这五个方剂,在《伤寒论》原文最后皆言“得吐者,止后服”。因为在发汗方剂后,常有“得汗后,止后服”,在泻下剂后,常有“得下后,止后服”一类的话,所以看到“得吐者,止后服”,容易使人误认为栀子豉汤一类方剂有催吐作用,实际上,栀子和豆豉都不具有催吐作用。那为什么药后会出现呕吐呢?这是因为栀子豉汤一类方剂,治疗热郁胸膈证,服药后火郁得开,胃气得升,正气驱邪外出,往往有一吐为快的机转,故有可能作吐而解。特别是在病人心中懊憹,欲吐不得吐得情况下,服药后更容易一吐为快。吐后胸中郁热随呕吐物得以外泄,所以就不必继续服药了。这正像表邪可随汗出,里热可随下泄,湿热可从尿液除一样。胸膈郁热越重,药后出现呕吐的机会也越多。不过临床上也常见服栀子豉汤后,病情好转或痊愈而不呕吐的情况,因此药后是否呕吐,并不能一概而论。

张仲景是如何运用栀子豉汤的呢?栀子豉汤一类方剂适应症为热扰胸膈证,也叫胸膈郁热证。其成因,从《伤寒论》的角度来看,是太阳病发汗吐下后,余邪胸中化热,或阳明经脉有热误下,余热留扰胸膈所致。但《伤寒论》中的热扰胸膈证是无形热邪蕴郁心胸,郁热扰心所致。什么叫无形热邪?就是邪热没有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合,郁热扰心。临床症状表现,轻症可见虚烦不得眠;重的可见,反复颠倒,心中懊恼,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心中烦恼,无可奈何的程度。火郁胸中气机,气机不畅,可见胸中窒,即胸中窒塞憋闷;郁热气机,气机不利,由气及血,血脉不利,可见心中结痛。在此,仲景对无形之邪不用“实”字,而用“虚”,这里不是指正气不足,而是热邪没有和宿食、淤血、痰饮等等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合,故与“实”相对应,仲景采用“虚热”这一说法。以上症候,运用栀子豉汤类方后,清宣郁热,郁热得以宣泄,气机通达,血脉通利,心烦、胸中窒闷,心中结痛等症状均可消除。如结合“阳明病篇”所论栀子豉汤证来看,本证还可见到饥不能食、舌苔黄腻、但头汗出等症状。

除了在外感热病后期可见上述症候,我们常常见到焦虑症的病人,部分抑郁症的病人也有心烦不得眠,坐卧不安的症状。这些病人有的也属于胸膈郁热,但此类“热”来源于气郁化火,或是痰阻化火,已经不单单是无形热邪。而是兼有气郁、兼有痰阻,需要结合疏气化痰的药物。

在《伤寒论》中,仲景还提到几个加减方。如果火郁伤气,兼见少气,可栀子豉汤中加入甘草益气,即栀子甘草豉汤。为什么不用黄芪、人参?这些都是补气之品。因为毕竟是火郁。补气时,不能用太过温、热,影响气机畅达的药物。故仲景轻描淡写的加了一味甘草。如果火郁下扰,导致呕吐,可加生姜降逆和胃止呕,方即栀子生姜豉汤。

如果火热下扰,出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仲景用栀子厚朴汤,清热行气除满。因热邪下行,其病变部位较栀子豉汤证更深、更下,故仲景不再用豆豉发散宣通,因为豆豉气味较清,其作用偏上、偏外。而用栀子加厚朴、枳实行气宽中消满。栀子毕竟苦寒,如果兼见脾虚,大便溏,仲景用栀子干姜汤清上热下,注意方中亦不用豆豉。

栀子豉汤禁忌证:《伤寒论》原文第81条提到: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意思是病人素体脾阳不足、大便溏薄,忌用栀子汤。(栀子汤指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等以栀子为主要药物的方剂。)栀子药性苦寒,施之于热证,可以清热除烦。但如果错用于寒证,则可能更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之阳。所以体内无热,反而阳虚中寒者,栀子汤类则禁用。中阳不足之人,多见平素大便溏薄,故仲景以“病人旧微溏”为例,说明对于中焦虚寒的病人,不可予服栀子汤。推而广之,凡腹满、腹痛、纳差、呕逆,只要是由于中焦虚寒所造成的,都不可轻用栀子豉汤一类的方剂。

不过,如果遇到上焦郁热,中下焦又有虚寒,可以仿栀子干姜汤法,用栀子清上热以除烦,用干姜温中阳以除寒。若药力不够,可上予栀子豉汤,下予理中汤。

现代临床单用栀子豉汤一类方剂的机会较少,但栀子配入辩证论治的方剂中,可用于治疗神经病、抑郁症、躁狂症、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火盛的心烦,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呈心前区灼热疼痛者。

                                                            (未    完    待    续 )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中医类公众号“ 左手经典右手临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郝万山:《伤寒论》中清法的运用(1)——清宣郁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