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几天来,一直被一些小事情感动着。这些小事让我深深懂得:生活最好的状态,就是不停止成长。
那天下课后,打开手机看到老妈发来的视频,视频录制的是我们村新办的养鸡场。视频中,好多只大公鸡咯咯咯地叫着。那热闹劲儿让人透过屏幕都能感觉到农家人生活的热腾和富足。我能想到老妈录制视频的时候,心情一定是喜悦的。
视频内容是美好的,录制视频的老妈更是可爱的。
我的老妈80多岁了,她不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老爸在的时候,老妈非常依赖他,我们姐弟几个往家里打电话,每次都是老爸接。一直以来,老妈连接电话都不会。
后来,弟弟给爸爸买了智能手机。老爸开始用智能手机替换了老年机。我们姐妹几个手把手的教会了爸爸用智能手机。我还教会了爸爸写,爸爸在病中还用写成了他最后的作品《我的家史》。
有爸爸在,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教会老妈使用智能手机。我们一直认为老妈不识字,学不会这些先进的东西。不得不说,我们对老妈常常是忽视的。
父亲走后。我们把老爸用了不久的智能手机留给了老妈,本意是留给她做纪念,也没有指望老妈能够学会使用它,想着,她只要会接我们的电话就行了。
我们就教老妈接电话,后来看老妈对智能手机非常感兴趣,学得也很快,我们就想着教她拨打电话,万一有啥事可以及时的呼叫我们。
我把我们家六姐弟的电话设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笑丰(弟弟的小名)。教会老妈认识大,二,三,四,五几个字,告诉老妈,最后的字是她儿子的名字。再后来,我们在老妈的手机上加了我们几个孩子的微信。我们姐弟六人加上老妈的几个外甥外甥女,就成了老妈的全世界。
老妈很快学会了拨打电话。为了能够让老妈时常看到远在异国的弟弟,我们开始教老妈微信视频。弟弟每周都和老妈通视频,一部手机让亲情再无距离。
后来,为了让老妈一个人在家的生活不至于很无聊,我们开始教老妈拍照片,录视频,发送照片,视频。让我们惊讶和佩服的是,老妈一学就会,而且,还饶有兴趣的反复的摸索,不明白的地方就等我们回家了以后问。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老妈的老师,很快的,老妈就在反复地练习中学会了智能手机的基本用法。
在我们家东边的空地上,邻家大叔种了一些东瓜,前些日子,那些东瓜吊在瓜架上,长得特别好看,谁见了都会驻足欣赏。老妈经常拍照或者拍视频发给我们。后来老妈还很自豪的告诉我,她还教别人用手机录制视频。
我们村座落在莱芜八景之一的苍龙峡畔。苍龙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尤其是到了夏天,下大雨的时候,瀑布飞漱其间,雷鸣数里,非常壮观。我们没有时间回家观赏,老妈就会拿手机录制视频发给我们。
我们家院里的花花草草,院子周围地里的各种小菜,都是老妈录制视频的题材。虽然,老妈录制的视频并不完美,但是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已经让我们敬佩不已。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老妈活到老学到老,不停止成长自己的精神所感动。
父亲走后,我们对老妈一个人在家的担心和挂念,随着老妈的美好姿态和生活状态慢慢消除。不得不说,我的老妈是智慧的。她和父亲一起生活了60多年,老妈从不在父亲面前显露她的本领,她都是默默的充当着家庭的配角,顺着父亲的意愿,迁就着父亲的急躁脾气,照顾着父亲的饮食起居。老妈从不给我们讲什么大道理,也从不向我们发脾气。她管我们的手段就是:你爸爸回来了!不要让你爸爸生气,不要让你爸爸看到,不要让你爸爸听到……
在老妈的维护下,父亲就是我们家的天,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几个孩子的心中一直是威严伟岸的。母亲却从来没有被我们定义过,我们在母亲面前从来都是松弛的。各自有什么话都会和母亲聊,好的坏的母亲通通收纳,有的时候,简单的安慰我们几句,或者说说她是怎么处理家务事的。
父亲走后,母亲一下子在我们面前强大了起来,她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表现出难过,孤单和无聊。她时常会说:我得好好的,你们都有工作,有家庭,我实在动不了的时候再依靠你们,只要我能行,我就自己一个人,谁也不靠。
母亲就凭着靠自己的信念打理着她自己的生活。自己做饭,自己种点小菜,散散步,喝茶,偶尔和邻居聊点家常。
老妈作为一个生活在农村一辈子老太太,却并不满足于这些日常,她用不停止成长的状态,与时俱进,在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面前活出了文化人才有的最好的状态。
昨天晚上,萍妹给我发了她写的一篇日记。萍妹是我原来的同事,后来随着爱人去了大城市教书。临近退休,她做了学校年轻老师的顾问,不再在一线上课,有了些空闲。有一天,她发信息问我写作的事,我教她下载了。她开玩笑说要拜我为师,我当然非常乐意收她为“徒”。
愿意收她为徒,是因为我敬佩萍妹是个非常善良,非常勤奋的人,我相信她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好。
我和萍妹同事多年,但彼此在繁忙的工作中,并没有太过密切的交往,只是忘不了当年,在我家里特别困难的时候,萍妹给我了很多帮助和指点。后来,我也慢慢了解到萍妹很多吃苦耐劳的故事,也了解到她养育孩子辛酸和不易。敬佩她是一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萍妹离开学校很多年,我们并没联系,但是一直忘不了她的美丽,善良,刻苦,勤奋。
现在的萍妹生活的非常幸福,爱人是中科院教授,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做了清华大学的老师。她自己也面临退休,有了自己的空闲时间。闲下来的萍妹,不甘心于做做家务,得开始寻求成长的方向,加我为好友的她,时常读到我的一些小作,开始把读书写作作为自己的目标。
我鼓励萍妹,告诉她写作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有啥写啥就好。萍妹发过来的文章简单朴实,并无文采。但她能够坚持用读书写作成长自己就已经很了不起。我相信凭着她的韧劲,她会很快的成长。我给予了萍妹很多鼓励,同时也没有忘了一个“老师”的责任,我告诉她:写作不只是记录现实,还需要有感情,有色彩。就像树,不只是为了长成树,它还要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和绚烂多彩的美丽。所以,你需要进步,我的建议是你看一些名家散文,比如毕淑敏的,丁立梅的,这些女性的散文很适合我们去读,看看她们怎么写生活。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也会了,写作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萍妹告诉我,她已经读了好几本书,这让我看到了她不停止成长的信心和行动,真的高兴!
霞姐,也是我原来的同事,她在陈毅中学的时候,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工作上,我们互相鼓励,生活上,我们彼此温暖。那时候,我们俩经常去学校的阅览室寻找报纸上登载的大城市的一些学校的招聘信息。后来她去了上海,我因为有多种家庭方面的顾虑,始终没有走出去,在陈毅中学一干就是三十年。
现在的霞姐已经退休在家,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我们时常会聊聊天。我们都有一个感觉:虽然时隔多年,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但是我们都没有感觉到老,心目中,依然是彼此昨天的模样。只是我们都褪去了一些浮华,显得更加稳重,淡雅。我想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成长自己。
昨晚,我和在浙江大学读博的外甥女在微信中展开了关于人生话题的讨论,我这个外甥女非常有才华,能文能理,是文科中最好的理科生,也是理科中最好的文科生,可以算得上是博学多识。她喜欢看书写作,人因为优秀而孤独这话是有道理的。优秀的外甥女因为喜欢多思多虑,的确是比别人多了些纠结,迷茫和痛苦。我们聊了很多,很多。我希望外甥女能够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并不赞同年轻人过早的有中老年人的优雅,坦然和淡泊。她们应该有他们这个年龄样子,完全可以有冲动,有疯狂,甚至允许自己有冒冒失失,跌跌撞撞的青春。因为外甥女的学识和境界已经可以保证她不会误入歧途。
我甚至建议外甥女少读中老年人的心灵鸡汤,哪怕是周国平的。我觉得人生从来没有谁可以借鉴着别人的名言,警句少走弯路。人都是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中,明白路该怎么走。纠结,迷茫和痛苦,也是人生的养份,就像一棵树,不仅要有阳光沐浴,还要历经风吹雨打,才能够抵御更大的风雨,很好地成长。经历痛苦和迷茫也是一种成长的方式,是属于年轻人的成长方式。一个人没有好好地年轻过就不可能好好的老去。
我非常欣慰的是,我的外甥女无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来不停止自己的成长。我相信,这个孩子是可以的,她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老年,中年,青年人,用不同的成长方式呈现着最好的生活。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不停止成长的人。他们时常的给予我力量和勇气,让我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无论何时,不放弃成长就是最好的活法。我会永远臣服于这样的力量,它是真正具有直抵灵魂、修复创伤的力量。
天气日渐寒凉,去发现和拾取日常中细碎的小事吧,星星点点的激励流淌起来,也能温暖我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