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之教学反思

        执教完了这节《分数的再认识》,顿时心中舒畅了很多,似乎就在宣布下课后的一瞬间,我突然找到了如何去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捷径”——站学生的前知上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想学生的需求上,着知识的重难点的突破上;也找到了如何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窍门”——关注儿童课堂的每一次细微的变化,及时做出回应、评价和修补;更是获取了数学课堂所要追随的“本心”——不为光鲜靓丽、热闹非凡的表面,为的是沉静思考、静待花开的豁然开朗。

        纵观整节课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比较到位:

        1.把一个学习素材用活、用透了教学第一环节,通过对一个物体(1个正方形)、多个物体(4个三角形、12根骨头)进行取“¾”的活动,学生对分数“¾”的意义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探寻另一个隐藏着的分数“¼”,对分数的意义再次得到强化;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对这些物体(1个正方形、4个三角形、12根骨头)进行不同平均分,创造出新的分数。在这个环节中,始终围绕着这些基本素材,开展了3个小体验,学生明白了不仅可以对一个物体,还可以是对多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一个整体”的概念已赫然呈现,随之而来的分数意义的理解早已水到渠成了。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还是紧扣“1个正方形、4个三角形和12根骨头”的这一素材,引导学生找寻出“¾”在这些图形中分别表示的是“3小块正方形”“3个三角形”和“9根骨头”,由此引起了学生浓烈的探究兴趣:为什么同是“¾”,而表示的部分量却不一样呢?只因整体不同罢了!

        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素材“用活了、用透了”,那么知识的深度就有了,数学的本质属性也就凸显了。在这节课上,素材与教学的相得益彰让我心里无比甜蜜。我甚至有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我的数学教学之路怎么走?就让我“从一个点往下深挖”开始吧,因为,属于我个人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正慢慢形成……

        2.问题串贯穿了整个教学环节。本节课,教学目的性非常明确,始终围绕“体验分数的意义;感知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为重点展开“收”与“放”的教学。整个教学环节大致的流程:取图形的“¾”,感知“”在这些图形中的意义——找其他的分数(¼),再说分数的意义——借这些图形自创分数,体验“一个整体”(单位“1”)的概念——思考“为什么同是¾,表示的部分量却不一样呢?”,引起对“整体不同”的思考和探究——动手“画一画”:部分量如果一样,整体会怎么样呢?再次升华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猜一猜:取了所有铅笔的½,铅笔的支数会一样吗?——想一想:如果铅笔的½分别是6支、4支、2支,那这一盒铅笔有多少?再一次对整体、部分间的练习进行巩固。可以说,整节课脉络清晰,尤其在突破难点上特别有成效。

        3.真正开始关注了学生的习得,应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感知充分。对这节课,最让我震撼的不是知识点的渗透有多深入、多到位,也不是重难点的突破多少的巧妙和美好,而是我从内心深处真正开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习得了,我能够在课堂,在巡查学生的课堂练习中取思考:接下去在交流汇报的环节,什么样的交流和讨论是学生所能听懂和接受的,哪些点的强调是学生所乐意需求的?怎样的深入才能让学生感知更加充分?这节课,我不表演,我不做作,因为我要真实的课堂效果呈现,我要学生真实的自我呈现。也正是从课始到课末,我都一直站学生的立场和需求之上,所以才能及时捕捉住学生的动态,做好及时的辅导;才能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因此,从知识层面上看,这节课成功了;从情感的唤起和态度价值观上看,我和学生都成功了。

        但细细回想起来,我反问自己:当学生的已有认知离我们的预期有落差时,我们该采用怎样的手段,尽快唤起学生的旧知呢?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也明白了分数是从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的。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惊讶地发现在5个学生中有3个在表述分数的意义时,总会把“平均分”这几个字丢弃,此时,我们是否要停下脚步,强调“平均分”呢?毋庸置疑,这当然要先解决了“平均分”的问题了。于是,借助“正方形”的模型,通过“折一折”,强调了“平均分”的重要意义,学生也感受到了“平均分”这几个字的分量。这样的处理背后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遇到学生对知识模凌两可的情况时,我放下预案,采取措施先行解决方向也是正确的。但如果,再来上一次同样的课,再遇上相同的境地时,我的处理会更加的干错利落,不会像这次这般有些拖泥带水,占用了一些宝贵的时间。因为,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既然有快捷、更有效的途径,我何必纠结于慢中出结论呢?再者,在一些点上可以更为深入些。比如,在最后的“猜一猜,所有铅笔的支数一样吗?”环节,我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引导和总结:取出的铅笔支数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当铅笔的整体一样时,所对应的部分量也是一样的;当铅笔的整体不一样时,所对应的部分量也就不一样。如此,主干更为清晰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数的再认识》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