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草稿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作品简介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不仅涵盖了原书的理论框架及译文翻译,而且,在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的同时,在后面的“解读”中对原文进行了辨析,能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收获更多人生的智慧。

个人感悟

中外对于个人唯心主义都有不同的认识,有着相似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比如说,苏格拉底说,从心出发,任何事情都是心的演化,在认识某一个事物之前,心里面已经存在了。而王阳明的心学与他有着很大的相似点,但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的地方。

王学的内核都是围绕着致良知来讲,心即是理,心外无物,最终会达到做人做事知行合一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王学本质源于儒家却比儒学多了更易实践和操作的普世意义,关键点在于阳明先生提倡修炼本体,定要“必有事焉”,也就是在事上磨,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持志如心痛,如此方能养的“此心不动”,此心不动“本体”才不会被外物和私欲蒙蔽,然后才能在任何时间空间从心所欲做出最恰当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王阳明,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对于任何事情有愤慨,愤怒的话,或者有分歧。 最好从自己的内心去出发,去认识这件事情。所以看待问题的一些角度就会变得不一样,从心出发的话,心中的良知自然会给一定的方向。致良知,我的心就是万物的道理,心外无物,所以说如果不懂的话就要从自己内心出发。要学会控制自己内心,就像天人合一一样,只有那达到那种境界,才没有善恶之分。心即是理,格物致知,致良知才能够达到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种境界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用一颗圣人的心去对待平常的事情,你就会少很多烦恼。用这颗心去看淡平常的事情。心态高了,境界自然就高了,做事情看东西的格局也高了。

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这本书讲的就是知和行的关系,王阳明就是要将格物致知。从外界的事物中探寻到理,怎么探寻呢?就是通过研究调查的方法,对于今天,做好多东西都是有同样的道理。格物,穷究其理。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够做好,才能够从实践中得到事物的客观真理。才能够将行为转化为知识。


他人评价

王阳明的伟大自不必叙说,虽然心学是唯心主义,但到今天仍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知行合一的思想永放光芒。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在良知的指引下,遇到任何事情,也就是“知”,就去怎么做,也就是“行”。知和行之间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没有先后之分。在空间上是重合的,之间没有任何空隙,不掺杂任何个人观点。

何谓“良知”呢?书中举例:看到孩童掉到井里便动了恻隐之心就是良知。孟子曰:性本善。一切符合人本性的东西,不包涵个人私欲、思想观念即是良知。大道至简,复杂的掺有私欲的东西不能定义为良知。

践行知行合一能使人聪慧,当一个人清除了私欲杂念,那么他的内心将归于寂。自古国人就有静能生慧的说法,做到知行合一自然能耳聪目明,应付自如。王阳明能做到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与这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用兵如神令人拍案叫绝。当代很多人学了心学后如此敬仰王阳明,也是发现了心学的这个功能。

知行合一也是一种境界学说,它能提高你的认知及做事的高度。王阳明前半生一直郁郁不得志,但龙场悟道后一切都大为改观,从而走向人生的颠峰。当今社会很多成功人士都崇拜王阳明,就是因为他们从心学中汲取营养,帮助他们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心学何尝不是成功之学,知行合一何尝不是成功的钥匙。

当然,心学也有它的局限性。

一,如果有人掉水里了,按知行合一的观点你要救他,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你虽然不习水性也要跳下去,结果你们俩都可能死翘翘了。如果此刻你多想了,就动了私念(我若救他连我都可能搭进去),就不能践行知行合一,这是否有点别扭!

二,如果你做到知行合一了,那好吧,你该干嘛去干嘛,要安于现状,有点宿命观。在当时这可能没错,必竟当时的认知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人只有不断的进取才能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摘要
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3]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之一。王阳明所说的“心”不是指生理上的血肉之物,而是指主体的个体意识,即“心”既是人的身体主宰,又是天地万物的主宰,“理”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源于人的本心。心与理的统一是阳明心学思想鲜明的思维路径。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天下纷乱的原因,正在于盛行浮华的文风,求实之风却日渐衰败。人们标新立异,各出已见,为了取得功名不惜哗众取宠,扰乱天下人的思绪,混淆大家的视听。使得天下人争着崇尚虚文浮词,在社会上争名夺利,忘记敦厚实在、返璞归真的品性。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
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远,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功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就像是用镜子,学者们所须只是先下功夫使自己这面镜子保持明亮。学者只应担心自己不能心如明镜,而不须担心自己明镜般的心不能应付发展的变化。
一个人倘若连自己的心都不明,做事没有自己的准则,那么他一片漆黑的心里,就会浑浑噩噩,无法做好任何事情。
一个人只有在事上磨炼,才能对事情应付自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得住脚跟,才能不论动静都能够心定。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破山中贼实易,破心中贼难!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一个人只要心思纯洁无邪,就不会被贪念所诱惑;他就能将眼光放长远,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只要心思纯洁无邪,就不会被贪念所诱惑;他就能将眼光放长远,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我们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就复得一分天理。
“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习录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