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与“看得见”的

一个关于“看不见”的故事。小说不是特别吸引我,却让我有思索。

我们很多时候,都期待自己能看清一切,能过的明明白白,能得心应手,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盲区,有些东西我们永远无法看见,也不需要看见,一旦看见,就会大吃一惊的。

视野盲区是很容易理解的,其实人还有思想盲区。

我们很多时候受到惯性思维或者自己固有的知识认识局限,而本能的避开或者逃避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就是思想盲区,这是会造成我们对问题认识的不全面。

例如:我们经常用反复督促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就是用强制性语言或者强制性行为来试图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但是我们发现往往适得其反,于是有人就站出来说“你陪孩子写作业三年,孩子此生必废”。可是我们有个惯性的思维——孩子不自觉啊!靠他自己不行,那我只有看着啊。

这其实是在用一种“有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在班级管理中,这种方法会背反复使用,而且还能上升到敬业爱岗的高度。把这个当成唯一方法和主要对策其实是不理智的。“看”不出一本生,“育”才能出人才。

思想的盲区让我们用习以为常的方式应对各种复杂问题。

我们上课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的用一些论断式权威语气。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唯唯诺诺,只知道记忆,不知道思考。

每天傍晚都焦炉自己失眠的事,结果就必然失眠。

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但是却也是能“看得见”的。要想让自己的思想盲区更少,只能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坚持深度思考,

喜欢阅读和思考,

相信思考的力量。

迷茫的时候读书,孤独的时候写作,独处的时候思考。

这是自古以来伟大人物,尤其是伟大作家的人生写照。

借鉴过来,

这也会让我们“看不见”的越来越少,“看得见”“看得透”的越来越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不见”的与“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