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道德经》学生活(69)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1],而为客[2];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3]无行,攘[4]无臂,扔[5]无敌,执无兵[6]。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7],哀者[8]胜矣。

注释:

[1]为主:主动进攻。

[2]为客:被动退守。

[3]行:行动。

[4]攘:举起。

[5]扔:把持。

[6]兵:兵器。

[7]抗兵相若:两军相当,势均力敌。

[8]哀者:仁慈之兵,心存忧患时刻准备之兵。

译文:

兵家说:我不敢主动出击而宁愿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

这就是,虽出动跟没出动似的,虽举起臂膀跟没举似的,虽面临敌人跟没有似的,虽手拿兵器跟没拿似的。

祸患莫过于轻敌,轻敌就会丧失“三宝”。所以两军势均力敌时,哀兵必胜。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战争的最高境界是被动退让,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胜;战争的最大祸患莫过于轻敌,说明哀兵必胜。因为怀德,因为先谋而后动,所以能不战而胜;因为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众志成城,所以哀兵必胜。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这个道理。

2.本章是从军事学的角度,谈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意在阐明哀、慈、柔的道理,以明不争之德。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以守而取胜,表现了其反对战争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其处世哲学中的退守、居下原则。

3.很多时候,面对竞争对手,主动不如被动,前进不如后退,进攻不如防守,而不是凭着一股意气或热情奋不顾身地主动挑战。为什么?因为竞争的时机更重要,不得时机,只能是白费气力。只有了解对手,才能战胜对手。而且,不能轻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

仅从这一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他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他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并不是就军事论军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道德经》学生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