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瓣梅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悠悠飘在梅树千万的超山北麓。唱歌的是位明眸少女,与她同行的是名样貌粗豪的少年。他们是江南采莲人的儿女,今日舍了小舟,上山赏梅去也。

这曲子是北宋大词人苏东坡所作《西江月》,写的正是梅花的仙姿玉骨。宋人擅唱词,无论达官贵人,或是市井小民,皆作此消遣。唐人爱牡丹华贵,诗里尽是国色天香,一派大唐气象。宋人底气不足,不喜牡丹娇嫩,万紫千红最爱凌寒犹开的梅花,便写其孤高清逸,铮铮傲骨。这首《西江月》算得其中翘楚。

行了一阵,少女央求少年折枝梅花给她,少年依言而行,正待动手,少女又拦阻他。

少年道:“怎么又耍起小性儿?一会儿一变。”

少女摇头道:“不变了。你折断树枝,梅树会痛。”

少年笑道:“树也会痛的么?它又没叫痛。”

少女柳眉一轩,道:“兔子也不会叫,可你想想杀它时它痛不痛?”

少年摆手道:“就知道你有许多道理。”他仔细思索少女的话,忍不住猜想梅树断枝的滋味。

二人说说笑笑,不觉间来到报慈寺门前。只见寺后山峦环抱,西面是风景秀丽的水乡平畴,好一块风水宝地。

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二位小施主,劳烦移步稍许。老僧晒晒筋骨。”

二人回头,发现一位体格瘦小的老人蜷缩在一株唐梅下,正好处在他们的影子里。

少女忙道:“老师父,对不住啦。”拉起少年的衣角侧过身去。

少年道:“喂,老和尚,要晒太阳何必躲在树下?我扶你过去。”说着就要搀扶老僧起身。

少女嗔道:“你要叫老师父、老伯伯!”

老僧不以为意,只是摇头道:“我坐在这里惯了,轻易不曾走动。”

少女道:“老师父,你坐在这儿多久啦?”

老僧眯起眼睛,出神地望着头顶的梅花,道:“十五,二十,三十……嗯,四十三年啦。”

少女惊异地圆睁双眼,道:“这……”少年则哈哈大笑,道:“老和尚故弄玄虚。坐在这里四十三年,不吃饭么?不睡觉么?不换衣服么?”

老僧并不置辩。少女暗忖莫不是遇见了世外高人?行礼道:“我二人意在赏梅,打扰老师父清修莫怪。”

老僧不答,自顾自道:“世上本没有梅树的。”

少年不耐烦地打断他:“世上本也没有和尚。更没有你,没有我。”少女瞪他一眼。

老僧微笑道:“此言非虚,看来很有慧根。”

少年做了个鬼脸,笑道:“别唬我,我才不做和尚。”

少女道:“老师父,不要听他胡说。你接着讲。”

老僧看她一眼,道:“施主很有善心。世上本没有梅树,女夷专司人间百花,却耐不住寒冷,以致冬天并无花草。她的弟子花姑动了凡心,想长留人间与心上人厮守。女夷大怒,施法除去花姑的人形,令她在正月开花,受寒风之苦。这才有了梅树。”

少年本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气,此时也听得痴了。少女怔怔道:“那,那她的心上人……找得见她么?”

老僧抬手,环指远山,道:“十里梅花香雪海。找不见她,处处是她。”

山上山下,梅花飘落如雨。

少女闻言,似是无意地瞥了少年一眼。少年道:“在此之前,我只道梅花花神乃大诗人林和靖。他隐居孤山,一生不仕。咱们仁宗帝赐溢‘和靖先生’,好了不起!”

少女拍手道:“你说的是林逋先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又扬眉一笑,道:“看你一板一眼,还不是我先前说给你听的!”

少年挠了挠头,道:“你说的话,一遍我就记住了。真怪。”

少女脸一红。

老僧目光幽远,喃喃道:“仁宗帝……和靖先生……现在怎样,世道太不太平?”

少年肃穆道:“山下闹得厉害。”少女也蹙眉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宋江、方腊领兵起义,西夏、金人虎视眈眈。”

少年愈听愈怒,奋力一击,撼动树干,梅花纷纷跌落。少年沉声道:“待得满了十六岁,我也要北上!一辈子待在江南温柔乡,算得什么英雄!”

少女望着他,目光里纯是敬仰之色。

老僧看在眼里,道:“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转瞬即至。安稳终老已很不容易了。”

少女默默咀嚼老僧的话,少年却笑道:“又念佛经。”

老僧轻抚梅树,道:“须得珍惜眼前才是。”

少女听他似有所指,不由得心怦怦直跳。少年仍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气,道:“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才是大好男儿所为!”

少女见日头西落,躬身道:“老师父,我们先行走了。夜间阴冷,你莫要染了风寒。”

二人就此下山。老僧遥望他们的身影叹了口气。头顶的梅花落了又开,仿佛这人间千百回,生离死别。

一年后。

少年随大军北上,正月时分,梅花开得正好。少女相送数里,低头不语。

少年见状,折下一枝梅花给她,笑道:“怎么这般不高兴。”

少女不接,嗔道:“谁叫你折它的!”

少年小心翼翼道:“你向来最喜欢梅花的,给你留个念想。”

少女抬头,泫然欲泣,一伸手把少年拉至僻静所在。她从怀里掏出一方锦帕,递给少年道:“我并没有什么金锁、吊坠之类的饰物可以赠你。这锦帕是我娘的遗物,上面有我的姓氏,望它佑你平安。”她顿了顿,又道:“也许你看到它,会不致忘了我。”

少女说罢,一片哀伤神色。少年愣愣地接过,只觉微风阵阵,幽香扑鼻,眼前少女一下子生动起来。少年忽然大声道:“等我回来,娶你当老婆吧!”

少女大羞,转身跑开。少年忍俊不禁,把锦帕收好,听见随风飘来的一声:“等你回来。”

这一等便是九年。

宋时军队孱弱,少年空有凌云壮志,站在时代巨潮里只有跌跌撞撞。与西夏战事刚止,金军大举南下,终酿成靖康之难。开封被攻占,康王赵构于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后迁都临安。

少年又回到了江南。

马已经老了,少年走得很缓慢。他拿出锦帕,只觉王朝浮沉如梦幻泡影,好在不远处仍有故乡。他想到故乡,其实只惦记一个身影。

他没有找到她。

他遍访故人,终于得知她的所在。少年飞奔至超山上,又是正月,梅花开得正好,他找到她的坟墓。

少年想起七岁那年,二人两小无猜,上山赏梅。从此年年花相似,人却长高长大了。如今梅花仍在,自己形单影只,不禁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少年猛地转身,又见到十年前坐在梅树下的老僧。他使劲擦了擦泪,强笑道:“老和尚,是你。”

老僧起身,行至少年面前。他走路轻得像是花瓣落在泥土。

老僧递给少年一封信,道:“这是女施主给你的。”

少年闻言大震,道:“何以在此?”

老僧道:“她执意葬于此处,先通报与我。那时她还能自行上山。”

少年打断老僧道:“她是得了什么病?”

老僧道:“风寒。”

少年默念道:“风寒,风寒。”

老僧道:“你在北方打仗,想必不很顺利。她听见大军屡次撤退的消息,因忧成疾也是有的。”

少年心里一酸,展信看去:“程家哥哥,我可能等不来你了。但我知道你总该回来,还会成为大将军,好威风。”

少年抬头道:“这不是她的字迹。”

老僧低眉垂目道:“那时她手抖个不停,已提不了笔,由老衲代替。”

少年看他一眼,复低头看信:“你只道我爱梅花,却不知我爱的是同你一起赏梅。以后天人永隔,不能同行,甚是遗憾。若我能与花姑一般该多好,失去皮囊,化作梅树。她是天上仙子,十里梅花香雪海,我不行的,我只有凌寒一枝为君开。”

其时白梅烂漫,方圆十里遥天映白,甚是壮观。少年再也忍耐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老僧双手合十,道:“那坟墓里只有她的骨灰。据她父亲说,走时很安详。”

少年定了定心神,道:“大师,她真的能变为梅树么?”

老僧看少年伤心到极致,点化他:“信其则有,不信则空。若女施主心念足够,未尝不可再轮回。”

少年微笑道:“你这么好口才,我真疑心你不是和尚。”

老僧也微笑道:“信其则有,不信则空。”

少年笑了几声,指着信的末尾道:“她道我随军那天,说的话令她很欢喜。可是欢喜最是易逝,如何维系数年。”他又悲哀起来。

老僧不答,只道:“近来出了奇事,大明堂前忽生一株梅树,花开六瓣,甚是奇特。”

少年一怔,道:“六瓣?不是五瓣?”

老僧道:“六瓣。”

一个念头如电光闪过,少年忽然跳起,大喊:“带我去看!”

老僧指引着少年进入报慈寺内,只见大明堂前俏立一株梅树,花色淡雅,果真是六瓣。

少年颤抖着抚摸它的枝干,道:“这定是她。”

老僧讶异道:“何以见得?”

少年将手探入怀中,摸索出一方锦帕来。他细致地把它系在六瓣梅树的枝头。

那锦帕上绣着一个“陆”字,字迹甚是娟秀可爱。

少年回头,凄然道:“这是她的姓氏。”

老僧如梦方醒,上前拾起一朵落梅,喃喃数道:“壹,贰,叁......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少年追忆往事,想起少女对花姑的担忧,柔声道:“我找到你了。”

很多年后,这株梅花树下总坐着一位僧人,向上山赏梅的眷侣诉说:“世上本没有六瓣梅的。”

直到今天,那株六瓣梅依然伫立在超山报慈寺内。若逢好时节,游人如织,不吝赞叹。

只是当年坐在梅树下的人,再也不会出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