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

第二十四节 八十三天的“洪宪帝国”

袁世凯看到了各位议员以及各行百业的老百姓言不由衷的“推戴”之后,深受感动。他对身边的亲信说:“若辈虽为小民,颇知大义!”于是他下令嘉奖了这些人,同时对前清皇室再度下令:自即日起交出太和、中和及保和三殿!

逃跑未成的溥仪从陈宝琛的口中得知了这一消息,感到了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最深的恐惧!因为北洋政府此令相当于要对他这个前朝皇帝动手了……溥仪失魂落魄地对陈宝琛、罗振玉二位帝师说:“朕虽年幼,却也颇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道理。他袁世凯要登基称帝,还能容纳得下朕这个前朝皇帝吗?!很明显不可能嘛,朕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陈宝琛脸色铁青,他慢悠悠地说:“臣颇知袁世凯为人,其人‘不学而有术’,当年靠着精明强干和卓越的见识得到了孝钦显皇后的赏识,这才步步高升的。不过这个人极有野心,是个不能小觑的人物。要知道以孝钦显皇后之才略,对他都是不得不采取‘明升暗降’的迂回策略进行控制……如今袁世凯要做皇帝,势必会引起巨大反弹。皇上,臣以为袁世凯此人登基,时间必不长久。”

溥仪不敢当真,悬着的心压根就没放下去过。他对陈宝琛说:“陈师傅,袁世凯的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朕现在可是一点儿也分不清楚了。”罗振玉没等陈宝琛开口,他先说道:“当年闹革命的时候,袁世凯三番五次和外国记者谈话说要维护朝廷镇压叛党,最后还不是翻脸不认账背后一刀?等到中华民国建立,袁世凯是通电全国表示‘袁蔚亭将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吗?现在袁世凯不仅做了‘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中华民国终身大总统,而且还以大总统的身份要把民国一脚踢开!嘿,没他这么办事儿的。”

溥仪很无奈,下令交出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号称“前朝三大殿”,是紫禁城前朝部分的枢纽。这三殿是坐落在中轴线上的,一般是用来举行大的朝会以及国家典礼。但现在清帝国已经灭亡,所以没有什么“典礼”了,交就交吧……

很快,北洋政府的护卫军以及警察直接取代了原有的宫廷禁卫军。另外,三大殿的外侧围满了脚手架,开始进行油饰工程……看着那些爬上爬下的工匠们,溥仪知道那是在为“中华帝国”的登基大典做准备。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正式在天坛祭祀并登基称帝,改年号“洪宪”。此举一出,举国哗然!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蔡锷(字元白)率先通电全国起兵“讨袁护法”!接着,各地纷纷举起义兵,就连广州那个国民政府也做好了北伐的准备并且积极向北进军……

袁克定这个“皇太子”做得并不安稳,因为他的兄弟们也在争抢这个位子。袁世凯呢?他现在疲于奔命,只顾要镇压义军以确保皇位了。

不过蔡锷的兵可不是草包!他们奋勇冲杀,在各路义军当中属于一马当先的。溥仪则坐在紫禁城里,看着墙外的一切动荡局势的变化。他还不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战争一直在打,袁军败退的同时,东北军在大帅张作霖带领下杀入山海关,向北京进兵!而西北军也在玉帅冯玉祥的带领下过天津兵发北京!这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推翻洪宪政府再造共和。

然而袁世凯终究没能镇压“讨袁护国军”的进攻,而且被巨大的反帝反封建浪潮给淹没了……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六日,袁世凯——中华帝国皇帝、北洋新军大帅在中南海溘然长逝。随着他的死,那一妻九妾的报丧的哭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黎元洪最终杀入了北京城,宣布“再造共和”。而溥仪也十分高兴,他不用担心——至少暂时不用担心因“一国二主”而被杀了。所以,陈宝琛、罗振玉为了配合这一喜庆的气氛表态:今日不上课,放假!

隆裕皇太后此时早已于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二十二日驾崩了。清皇室给她上的谥号是“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简写为“孝定景皇后”。在紫禁城里真正当家管事儿的是端康皇贵太妃,这位是清德宗景皇帝的瑾妃,是镶蓝旗他他拉氏出身。

她心中的激动不比几位帝师少,所以她的第一反应是前往皇极殿、大高殿以及寿皇殿向大清帝国的十一代先帝拈香行礼,以祭祀他们并答谢他们保佑爱新觉罗家族躲过这次灾祸!

溥仪看着端康太妃的举动,心里却感到了再度的不安……他在养心殿的龙榻上喃喃自语:“朕下一步该如何走?又该如何面对民国政府呢……”毕竟推戴活动我们也是参与了的。

所以,清室内务府面向全社会发表了一份《清室内务府声明》。在《声明》中根据溥仪的“圣意”特别指出:

(一)清皇室病不赞成袁世凯恢复帝制;

(二)清皇室在袁世凯称帝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无辜的;

(三)清室支持中华民国再度得以保全,并希望人民安康、天下太平。

于是,黎元洪这个中华民国的第三任大总统满意了;国务总理段祺瑞也满意了;社会各界也满意了。因此,没有人再追究清室的那些王和遗老遗少走上街头为袁世凯摇旗呐喊这回事。

可是接下来,紫禁城的一场大火,改变了中国千年的封建体制,也改变了溥仪的心态!这是为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末代皇帝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