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呐喊,不再彷徨

      进入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之后,课程表里多出了几门陌生的课程,这些课程都让我十分感兴趣,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现代文学这一门。

      想要学好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是多读现代文学名著,所以在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就告诉我们:“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能不跨越的高山,想要学好现代文学,就一定要读懂鲁迅”。老师还建议我们读鲁迅要先从《呐喊》、《彷徨》两本书入手,为此,我便走进了这两本既陌生又熟悉的书所构造的鲁迅的世界。

      这两本书的很多篇目其实都在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所以我对其中的大致情节还是有所了解的,但说起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却又感到陌生。这就说明我没有真正读懂鲁迅,读书还是要重在精读、细读。

      一打开新买的集子,头一页便是鲁迅的自序,他讲到写这本书主要是介绍自身经历,但还有几句话引人深思,概括起来说的是:在鲁迅生命中有些事情是不能忘记的,而这本书就是记录的他不能全忘的一部分。

      从第一篇《狂人日记》开始,我就深深迷恋上了这本集子。昆仲“迫害狂”发作,记录幻想大家都想把自己吃掉的日记,呼吁救救孩子,救救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作者的“革命主义”立场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再到满口“之乎者也”,下场极其悲惨的孔乙己,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毒害,又给鲁迅的反封建事业蓝图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药》中的华老栓为给小栓治病,不惜用革命者夏瑜的血做成“人血馒头”,体现的是人民精神的麻木与愚昧。展现中国妇女孤立无援图景的《明天》、塑造城市苦力工人的高大形象的《一件小事》、揭示旧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的病态之中的《阿Q正传》、探讨和剖析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形象的《在酒楼上》、批判国民“看客”心态的《示众》……无不体现了鲁迅深沉的爱国之情。

      鲁迅,中国现代史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无畏封建与保守,在救国救民的路上奔波劳碌着,正如他自己在《故乡》中所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他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了几乎整个现代史,用自己的勇敢呐喊,终让国人不再彷徨!

你可能感兴趣的:(勇敢呐喊,不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