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4个误区和4个破法。

        年轻人走出校门进入职场,都会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在学校中衡量好与劣的标准非常简单,通常就是学习成绩这类标准明确,能够量化度量的指标,某一个人成绩第1名,班上有一个推荐研究生的指标就给了他,如果有两个指标第2名就有了希望,因此大家想努力的话有方向,没有得到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每一个毕业后进入职场的人,恐怕都想能够通过努力被提拔,很多人更希望成为团队的管理人员,但是到了职场上,年轻人一下子发现了过去的规则都不适用了,甚至没有什么明确的新规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使劲,今天虽然大部分人都坐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的工作,体力上并不辛苦,但是他们却仍是感到工作的不易,除了工作量可能比较饱和之外,很多人更多的是感到心累,在办公室里勾心斗角,趋势逐利对上次后老板不以对象还接受新员工的挑战,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新人抢了位置,更有些不幸的人踏入了职场的一些误区成为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于己不利甚至对别人也有害,这里我要指出职业发展的4个误区给有心之士参考,希望能帮助他们尽量避免这些物质,否则即使因为一时运气好受到了提拔,将来也难以独当一面。

再讲这4个误区之前,我先要排除一种情况,就是一种根本不值得为之工作的单位,这种单位的领导只喜欢溜须拍马的下属,只提拔自己的亲戚,这样的单位今天依然存在,我就曾经见过这样一家知名媒体,某个重要部门的领导是首席执行官的亲戚,他如果是靠能力做到这个位置也罢,因为有举贤不避亲的古训,但是他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因为裙带关系,上位上位后依然不学无术,却最爱下属拍马屁,一些会见风使舵的员工为了巴结他,甚至到了替他揉肩捶腿的地步,这个部门的业绩年年下滑,偏巧首席执行官只相信自己人,继续任用他,而整个公司的利润也和这个部门一样不断下滑,我估计用不了多久,这家媒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我对这家媒体人讲,赶快找出路吧,你们即使巴结他,混个一官半职回到公司倒闭去,覆巢之下亦无完卵。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年轻人应该远离这些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是搞不好的,因此这类公司我们这里不讨论。

今天但凡稍微有点活力,发展还说得过去的单位,都不会任由一群马屁精或者亲属当道,所有单位负责人会在人前人后讲任人唯贤之类的话,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只有这样领导自己的前程才有长期的保障,随着国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经常拍领导马屁,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正向作用,其实越来越有限,因此与其将自己的命运都寄托在拍马屁上,不如在能力和业绩上多花点功夫,成为对老板对单位更有用的人。

当然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反驳我,你说的不对,我的专业能力强,对单位贡献也很大,却没有这道题吧,旁边的小张不如我却当上了主管,其实领导们眼中的这个弦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还是很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仅仅专业能力强贡献大,有时还不足以被提升,另外今天员工的专业水平都比较高,达到被提升的要求,甚至胜任领导岗位的候选人可能很多,但是怎奈人多中少,不可能仍然有机会,一个10个人的小组及诗经里的位置空出来,每个人也有1/10的可能性被踢吧,因此很多人十年半里当不上经理很正常,尤其是在稳定的大公司里,除了期望过高之外,大部分人得不到晋升或者就是速度很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陷入了下面这些职业发展的误区。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在英语里工作和职业这两个单词,分别是job和profession,含义的区别很大,工作是大家谋生的手段,一个单位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单位付给我们工资和奖励就两清了,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比如我们当一名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成为名医,这是职业。

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或者领域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做到能够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的有条不紊,这就是职业,如果我们考虑大家的工作指示,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的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是要做的,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在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工作不顺利,比如个人能力的局限,沟通不顺畅,情绪波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很多职场上的人都感到心累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事情做好就体现出是否具有职业素质的,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影响,避免采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当我们做事情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人不喜欢我们,也不得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误区二,把自己仅仅当做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

今天工作的流动性非常大,很多人平均30年就会换工作。刚毕业的人尤其会把前一两家公司当跳板,期望有了经验后找到一个好公司,因此从心态上就把自己当过客,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常常就对很多该完成的工作时而不见,也懒得建立和维护与同事的关系,虽然他们想的是利用这个工作做跳板,但是一旦有了过客心态,就容易不求上进,对自己最大的害处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丧失了锻炼的机会,直接给其他同事留下了换一下,那是必然的结果,怀着这样心态的人即使跳槽也难以被赋予重任。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都有一些同事包括上级没缘由的责怪你,批评你的工作,却不给出具体问题和有建设性的建议,并不是真心帮助你,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之为语言暴力

实施语言暴力的人当然不对,但如果处理不好受伤害的是你而不是他们,这种语言暴力最大的危害是打击你的自信心,诱导你偏离工作重心,对语言保留了是吗?回去还是百般进攻,会让你疲于奔命,从而脱离了工作的重点以及错失成功的机会。

判断是善意的批评,建议还是语言暴力并不难,前者你采纳后明显对你工作有利,后者则是无理取闹,因此一旦判断清楚对方是语言暴力,我们要不为所动,一方面继续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让施暴者有个交代。

一些人是无意中施加的语言暴力,这时给他们明确指出即可,让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而有些玩权术的老手则是故意为之,与他们则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反击,还要想法化解,等事情过后,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让他们知道你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语言暴力,让他们今后做事情有所顾及,更具体的方法我下面还会提到。

误区四,疏于沟通

很多人因为急于做成某件事,生怕一些相关人士有不同意见,事先不打招呼,自己就匆匆做了主,指望生米煮成熟饭后大家接受既成事实,当然很多时候一些必要的环节最终绕不过去,其他同事知道后会认为这个人对自己不尊重,缺乏团队精神,甚至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

其实大部分时候提前打招呼都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做事方式,如果合作方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协调和谈判解决,只要有利益可以分配,无非是设法确保各方利益就可以了,更何况,很多时候征求别人意见,对方未必一定会反对,反之如果事先不沟通,其实想法和同事一致,一些同事也会故意鸡蛋里跳骨头,最终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进行善后。

怎样避免陷入这些误区呢?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可以有这样的4个方法来破局。

第一,任何时候人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更有效的沟通,也只有这样当别人表达意见时,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从各种角度去理解,但是对于事情并不能因为自己态度谦卑就不发表意见和看法,一个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的人,最让人钦佩。

第二,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这里我给出操作的三个步骤。

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怒了别人,或者是把自己情况想歪了,把别人想坏了,别人的言语其实并没有恶意。

其次再确认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不公平的对待我们之后,我们要把周围同事分为三种人,第1种知道这件事情无关的,不要让他们卷入纠纷,通常这些人在人数上,但大多数第2种是在这个问题上,会站在我们这边的这些人自然不需要担心,第3种是给我们施暴的人,他们要我们认真的对待的。

最后要搞清楚第3种人,即施暴者这么做的目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首先我们要和他们沟通,达成谅解和妥协。对于那些真正想和我们作对的人,依然要和他们主动沟通,但是沟通的目的可能不完全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看法,也知道他们自己的问题,美国人在这种问题上比较主动,该说就说中国人比较蔫儿,有时就忍了,但是我们的大度应该表现在,指出施暴者错误后的宽容,而不是在非问题上没有原则。发明电话的亚历山大贝尔曾经和伊莱莎格雷,就谁应该获得电话的专利,打了10多年的官司,最后以贝尔获胜而告终,他提早几个小时提交了专利申请,最后贝尔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表示对方可以免费使用这个专利。但是在谁发明了电话这个非问题上,贝尔并没有让步。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贝尔这样的主动性,在沟通中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要坚决明确,我们经常说以正压邪,实际上如果没有行动以镇压写是不会实现的,我在前面讲上帝喜欢主动的人,即使上帝想帮助我们,我们也要通过行动得到这种帮助,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带个人色彩,聚焦事情本身来解决问题,同时凹显出大度和境界,这样不仅会带动团队整体健康发展,而且这样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团队的支柱。

第三,态度要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职业发展这个既定的大方向,任何想借的人都不应该被动的工作,就像蒜,租房子,拔一拔动一动,想成为领导者,要平时的学习做一个领导者,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主动的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帮助他人。这是自己的老板和团队,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想一想,当我们离开这个团队是留下了什么

第四,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是我们对他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回到在一开始提到的那种任人唯亲,马屁精横行的公司或者单位,如果我们不幸处在那种公司怎么办?如果你觉得他的经历对你将来有用,不妨抱着学本事的心态干两年,即使有些委屈也认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公司也不要有过客的心态,如果你觉得他对你的进步已经没有关注了这种单位,哪怕再管了,还也不如趁早离开,孔子讲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上的4个误区和4个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