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狙击手-最冷的枪

《狙击手》是由张艺谋、张末联合执导,以抗美援朝时期的狙击英雄张桃芳为人物原型,讲述狙击五班与敌人遭遇的一场狙击战的故事。

我从《水门桥》直接转场过来,误了开场的半个多钟头,不过挺庆幸能够观影,因为第二天影院就因为疫情停止营业,全市开始核酸检测。

1故事背景

老谋子之所以改成偏大众化人们耳熟能详的“狙击手”这个名字,想体现片中志愿军战士枪法如神的突出效果,大繁至简,直抒胸臆。

朝鲜战争的很多战役人们耳熟能详,仁川登陆、五大战役、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等等。

其中有一个“冷枪冷炮”运动,意义重大却又鲜为人知,它虽没有决定性地彻底扭转战局,但其深远影响和启发意义绝对值得称道。

我们梳理一下朝鲜战争总体的时间线索:

1950年6月25日,朝鲜进攻韩国,3天拿下汉城,8月几乎把韩军赶出朝鲜半岛,差点下海。

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一个月之后攻克朝鲜首都平壤。当天晚上,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正式开始抗美援朝。

长津湖战役属于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具体可以参考我写的影评《长津湖-致敬最可爱的人》(点击即可阅读)。

这里需要说明,朝鲜人民军在苏联授意下进攻汉城,想尽快统一朝鲜半岛,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美国。

从志愿军入朝,到五次战役结束,总共8个月时间,战场逐渐开始逆转,双方初步形成战略相持。

此后就开始谈判,从1951年7月一直谈到1953年7月,用了两年时间才签署了停战协定。

这期间虽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但联合国军起初根本没有谈判诚意,希望通过制空制海权、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资源消耗拖垮志愿军。

毛主席就此还起了个名称叫“零敲牛皮糖”,意思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小歼灭战,化小胜为大胜,最终目的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志愿军司令部还通报各部队战绩,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的狙击热情,联合国军则闻风丧胆。

这种小规模袭击和狙击战斗有高密度、低强度的特点,到什么程度呢?

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志愿军共毙伤联合国军5.2万,其白天活动基本被我方控制,如此辉煌的战绩足以使志愿军的狙击手们载入世界战争史册。

至于什么射手培训、枪炮结合、狙击战术等等更是通过实战演练得炉火纯青,因为我们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延伸阅读]张桃芳

「这里必须提一下狙神张桃芳的战绩:作战32天,用436发子弹,毙敌214人,平均每天约7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后来张桃芳从熟悉阵地周围地貌特征入手,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将敌人常出没的道路估测好距离,在战壕中寻找理想的射击点。

两个星期他就适应了这种节奏,开始崭露头角......」

2设计展示

因为影片没有在故事背景上做什么铺垫,而只是从微观入手,从狙击兵的视角展现冷枪冷炮运动。

 (1)设计

所以就剧情场面的设计遭人诟病,在历史背景框架下植入不论个人英雄情结,还是再现集体主义精神,我觉得从大的方面都可以理解。

美军活捉志愿军侦察兵亮亮,将其打伤作为诱饵,试图以此逼迫志愿军神枪手班长刘文武就范,类似桥段在《战狼》当中也出现过,毕竟战争是残酷的。

美国士兵驾驶坦克抓走朝鲜小孩以此逃避战场责任,想把自己塑造成英雄,双方为争夺情报上演生死对决,也情有可原。

亮亮虽只是个线索人物,但五班战士因此相继受到伏击,死伤惨重却是事实,这个剧情设计有逻辑硬伤吗?

与其说有,倒不如说人们反感这个他们看来有点老掉牙的“梗”,大家总想着能不能来点新鲜的,否则让人感觉有用力过猛之感。

其实围绕这个情报争夺才是双方斗争的焦点所在,片中最后交代这份情报足以扭转朝鲜战争的成败,明显有夸张之嫌。

我们且不说一个普通侦查兵在敌后得到情报的真实性和参考价值,但战场的形势发展仅仅取决于情报这点就有待商榷,或者说不够严谨。

(2)展示

I演员

我们不太好用演技如何来形容饰演刘文武的章宇,以及饰演大永的陈永胜,他们片中表现不俗。

虽然主演张译的名字赫然在列,但他在片中明显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II细节

影片评论口碑的两极分化完全可以理解,张艺谋想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缩影传达出精神传承的主旨谈何容易。

对于导演过2008年奥运和2022年冬奥开闭幕式的张艺谋来说,他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调度场面来证实自己对电影质感的把握能力。

跑题太多,赶紧回来。

因此老谋子在《狙击手》中对故事情节以及细节打磨上的镜头运用着墨很多。

不必说白雪皑皑与志愿军绿的鲜明的色彩对比,也不必说狙击双方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更不必说敌我对决过程真实场景的再现,仅仅片中的四川话对白,就让人听着亲切过瘾。III升华

有人说,本片五班战士即便暴露在美军狙击手视野之下,也无所畏惧,舍生忘死,体现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还是欲扬先抑?

张艺谋虽在此叙事过程铺垫的有点用力过猛,上文提到过,但刘文武(章宇饰)以炸药包完成牺牲以及大永最后成功消灭敌人点名主旨:精神传承。

肉体消灭,但精神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这是使命的守护和超越。

片尾韩红的《回家》响起......

3结语

与其说《狙击手》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倒不如说它是展现精神传承的情怀电影。

如果说稍有遗憾,影片展示出狙击英雄们的群像,但张桃芳的原型故事基本没有用上。



(特别说明:本文纯属观影后的个人观点,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谢谢观赏。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 | 狙击手-最冷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