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读后感(2022-10-27)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观念,很容易让人想到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做为一个教了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师,从一年级孩子的身上,我总是能明显感受到,面对数学学习,有的孩子展现出超人的天赋,而有的则表现的非常困难,差异似乎从入学就已经非常明显。从教师的责任感出发,虽然我极力地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慢慢追上去,或者尽量保持不掉下去,但我还是明显感受到“教和学”的难。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人,听说我是数学老师,就会有一种特殊的评价,一方面夸我很厉害,认为女老师教数学很了不起,另一方面则会不吝言辞的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恐惧,小时候学数学时的艰难,以及成年后与数学的分离。我想,“数学学习很困难”,“数学学得好的人一定很聪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数学”,“出了学校数学就跟我没有关系了”,这一类的观点在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当我拿到《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本书时,内心是矛盾的,既渴望了解又充满了怀疑,在如此广泛而又深入的社会认识面前,作者是如何让人能接受“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观点呢?带着这样的好奇,拿到书的当天晚上,我一口气读到了第三章。虽然还没有读到作者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觉得数学不难,但我已深深被作者对数学的认识和热爱,对自己所探索的数学教学法的自信所震撼,我觉得不管是否能做到,一名好的数学老师应该有这样的热爱和自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数学教育的道路上,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寻求让每一个孩子变得更好的理想和愿景。

本书的第一章,引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在一生的任意阶段都可以学习和发展”,“绝大多数儿童生来就具有学习任何事物的潜能”,“专家是学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因此,作者认为“在这个世界里,几乎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可以学习与喜欢任何科目的潜能---包括看似困难的的数学与科学”。也就是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学好数学的潜能。然而在现实中,根深蒂固的“智力层级”促成了不公平的数学学习环境,而“比起这门课程本身固有的难度,我们对自己能力的态度,还有老师的态度,都更有可能阻碍我们作为孩子或成人去学习数学”。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智力层级”观念的影响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是更为深入的,这个社会可能绝大部分人都认可,有的人可以学好数学,而有的人是学不好的,很多人学不好是天生禀赋所决定的。但无论如何,从作为数学教师的职业使命出发,我们应该尽量克服这种观念,建立“人人都能学数学”的信念,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被天生禀赋所限制,将学不好数学的同学归为不可改变的一类,从而降低要求,或者放弃。当然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这是件很难的事,教育本身就不是容易的,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认知基础、认知风格等等,都决定了每个人学习数学的方式、进程和结果是有差异的。但正因为“难”,这份工作才充满挑战、富有意义,当我们面对学生学习数学时出现的问题,不断思考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如何让数学学习更为有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付出了更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但更容易感受到职业的乐趣,而不是“躺平”式的接受现实,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教学过程。

第二章“数学那不可思议的有效性”,从“数学与社会”、“数学与思维”以及“数学与心灵”三个角度讲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读完有些汗颜,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一位高中学生的家长,我不可能不知道数学有多么重要,但我理解的“重要”是模糊而不深入的,因此对数学的情感是匮乏的、无力的,因此也很难将“数学”的价值传递给学生和家长。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这些例子有些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些则涉及社会重大事件,例如“计算能力差的人,其失业概率是计算能力强者的两倍”,“如果人们在参加竞选之前必须通过基础数学推理课程,那么我们的政治辩论将会变得更加合理、更富有成效”等,都说明了数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者甚至说“几乎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中,它们(数学)都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经常会说数学好的人,做事有条理,逻辑性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这是数学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其实数学对思维的影响,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还以更加深刻的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者认为“从遗传学到量子力学,现代科学几乎每一个分支,都建立于数学家50年前至500年前发现的概念之上,数学家提出这些概念时甚至还没有人想到这些科学领域”,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力量。美国著名企业家马斯克曾将自己成功的一大部分原因归于他愿意运用数学从“第一原理”去分析问题。有时候,我们经常会从消极的层面思考数学对心灵产生的影响,例如有的家长抱怨“数学这么难,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学好数学呢”。作者在书中提到,“相信自己能力的孩子,会像喜欢从事艺术或体育那样喜欢做数学”,“弱势学生从学好数学里获得的自信,能够鼓励他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做得更好”,从积极的方面看,我们在数学上做出的任何努力、产生的任何改变,都将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一名以数学教师为职业的人,书的前两章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要不断拓展对数学的认识,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始终保持对数学教育价值的强烈认同,并在教学中将这种认同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能体会学数学的价值,从而获得学好数学的持续的动力。另外,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要摒弃“智力层级”的观念,要相信每一个教育对象都能“学数学”,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而富有挑战的数学学习环境,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在人生起步的阶段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为终身发展奠基。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读后感(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