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道德仁义,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据说这是最理想的答案

奉行道德仁义的人生态度,只要心存道德仁义,那也是积善之人,当然命数就控制不了他。我们再复习一下孟子说的,「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上天给你的福报。上天给你的,谁都抢不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为善觉得自己很快乐,愈做愈欢喜都不疲惫,乐善不倦。「此天爵也」,上天给你爵位、福报。

故事一 、

《三字经》当中有一个故事,就证明了他是义理再生之身,整个人生命运一百八十度转过来。哪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重点在这个义字,他是义理再生之身。窦燕山,燕山是他的出生地,因为他后来太受尊崇,人家不叫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直接用他的出生地来称呼他,叫窦燕山。

他从小丧父,结果当他三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有一天梦到他死去的祖父告诉他,他爷爷告诉他,「你命中没有儿子,而且寿命很短,应该要赶紧及早行善事。」诸位朋友,哪两件事不可以等?行孝跟行善。祖先爱护子孙,在梦中启发他。结果那一天以后,他念念想着多做一些善事。

他有一个仆人偷了他两百千钱。两百千钱不少,结果这个仆人心里也很害怕,就写了一个契约,把他的女儿留下来,说我卖掉这个女儿来偿还我拿走的钱,挂在他小女儿的手臂上,然后就远走高飞。而窦燕山并没有生气,也没有迁怒于这个小孩,他烧掉那个契约,把她抚养长大,又帮她选择了一个好的对象。以德报怨,难得。我相信这个仆人最后知道了,也会感动得忏悔自己。这是举了一个例子。

包含他整个家族婚丧喜庆,人家假如没有钱,他都会去帮助这些族人;而且他很重要的是办学校,给亲戚的后代,还有没钱读书的小孩,哪怕跟他没有亲戚关系,他都给他们读书,造了数十间的书院。造福的人,以至于时间就很长,可能是好几代的人都受他福荫,然后他还买来数千卷的圣贤书。

结果他这样不断积德行善,后来有一天又梦到他祖父,他祖父告诉他,「上天因为你积了很厚的德,所以延寿你三纪」,一纪是十二年,延寿三十六年,「然后赐你五个儿子,个个都是贵显荣耀,而且你一定会得善终。」后来他五个孩子全部很有成就,他活到八十二岁,延寿三十六年,本来才四十六岁的命而已。结果他八十二岁临终以前还洗澡,然后欢欢喜喜跟他的亲朋好友道别,然后谈笑风生,最后眼睛一闭就走了,就say hello之后就走了。好不好?五福临门,最后就是死了没有痛苦,请问大家你现在一百个人找几个人死的时候自在?「我走了,拜拜」,就走了。那是功夫、那是造化!现在一百个有九十个在哪里走?大家好好努力。晚年在医院,任人宰割,他给你割一下、插一个管子,你那时候连说NO的权利可能都不一定有,是不是?人要五福临门,窦燕山是好榜样,可以效法他。

所以孟子也期许我们要养天地的浩然之气,从此的人生就是情义,夫妻要有情义、朋友之间要有情义;恩义,不忘父母、不忘所有对我们有恩的人;道义人生,对下一代好好教育他们,心量再扩大,对整个民族世界的下一代,我们能做多少,尽力做多少。

用心将圣贤文化带给全世界,造福全人类,感恩学习!


陈大惠老师用心将圣贤文化带给全世界,造福全人类,感恩学习!  能见到老师传播的圣贤文化者,真是大有福报啊!

故事二 、

明朝有个人叫袁了凡,曾经遇到一个算命很准的人,说他未来的事情全部验证。当时袁了凡心里就有了一种“顺天应命”的人生态度,觉得人的一生全部都是注定的,所以随它去,自己也不去努力。有一年,他去拜访一位名叫云谷的禅师。云谷禅师对他说:“你知道吗,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修养内心,增加道德,就可以改变命运。”并跟他说了很多过去的经典。袁了凡告诉禅师,按算命的说法,他自己考不上进士,而且没有儿子。云谷禅师问:“你自己想一想,你能考上进士吗?应该有儿子吗?”袁了凡想了很久,说“不应该”,并承认他自己性格上有很多缺点,性格急躁,心胸不够开阔,不能容忍别人,有时还仗着自己的聪明来压别人,非常任性,说话不注意,脾气不好,冷漠,喜欢喝酒,经常不睡觉彻夜玩,不保养身体等。他认为这些都说明自己道德水平不够,也不应该在人间有福气。云谷禅师说:“孔先生算你不登料第、不生儿于,这是天之作孽,是你前世所作的业报,是可以违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尽力去作善事,多积阴德,聚集自己所作之福气,哪里自己会得不到享受呢?《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书》也说‘无命无常,修德为要’,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很长的寿命、没有很好的福分,如果修自己的德,可以延长寿命,可以让家里变得很富有。古人不欺人。所有幸福都是我们自己求得的。祸福不是天掌握,也不一定完全是天注定的,一定要靠自己去改变。很多人家里一天到晚吵架,学佛修心之后,念经了,脾气改好了,大家相互尊敬,就改了自己的命。”袁了凡就开始忏悔自己。他原名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名叫“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堕落“凡”尘当中,所以叫“了凡”。并且他说要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云谷禅师给他一个功德本,让他每天记录自己做过的事情。从那天起,袁了凡每天都提醒着自己不放任。多年以后,袁了凡改变了,不仅儿孙满堂,而且功名满满,是历史上少有的“文理全才”。


陈大惠老师圣贤文化讲座会拍照
圣贤古训文句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存道德仁义,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据说这是最理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