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学新知识少不了做笔记。我自己是从最开始划线、摘抄,到加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写想法观点。到后来,也用过思维导图、鱼骨、康奈尔笔记法.......总希望笔记简单清楚、一目了然,能够一下子记得住,记得牢。仿佛记笔记就是为了帮助记忆,记住了就学会了。直到遇到申克*阿伦斯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会学习。记住了并不等于学会了,有效的学习是在知识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学会用思维模型框架存储记忆与提取,并随时检验是否真的理解了,学会了。只是为了单纯记住而写下的笔记,往往松散无序,并不能让我们日后真正的学以致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记了很多年的笔记,却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用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用起。
一、记笔记,记的是知识,而非信息
我个人记笔记,通常记录那些触动我的、有想法的、刷新认知的内容,也有一些特别美的金句、段落划线摘抄。一本书读下来,往往想法也很多。七零八散的记了很多,当时觉的收获很多,但是实际可能并没有多少。因为我并不知道它们日后会被用到哪里,怎么提取它们,只是想着有朝一日可能会用到,就先保存下来。现在回头看,当时记录更多的可能信息,而非知识。比如一些观点、金句,只知道它们好,保存下来日后可以搜索引用,也仅限于此。而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是能够被迁移利用的。它的存在从开始就是为了输出,应用在不同的场景里。
《卡片笔记写作法》在我看来,正是一本教授如何把笔记写成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工具书。它介绍了 20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卢曼的写作方法。他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写几张小小的笔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让自己从一个朝九晚五的普通公务员,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一生出版 58本理论著作的社会学家。他这些成就的取得所依赖的就是笔记+卡片盒。
在卢曼的笔记里,有三种类型笔记:1、一闪而过的念头笔记,即闪念笔记;2、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写的“文献笔记”,有上下文有出处,有自己的思考,3、经过编辑加工可以脱离上下文语境成为一个独立元素模块的永久笔记。
闪念笔记随时记录,会被在当天或者次日review后迅速处理,有用还是无用?按照作者的思考逻辑与需求分配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阅后即焚;文献笔记会在卡片的一面写书目信息,另一面对内容做简要的笔记。文献笔记虽然简短,但与最后手稿中笔记的风格无太大差别:都是用完整的句子,并明确地引用他从哪些文献中获取材料。永久笔记是以书面形式包含实际思想或观点的文本,一张卡片只写一个问题。文献笔记与永久笔记最终都会被存放到自己的卡片盒中。
可见,卢曼卡片盒里的笔记包涵了观点、论点、引文、已写好的长段落、完整的参考书目和文献等,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篇文章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有,是现成可读的。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组织,将这些想法放串联起来变成连续的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
因为是信息完整的知识点与句子,可以随时的被提取,易输出,写作再也不必面对一张白纸,临时在头脑中拼命搜索记忆,绞尽脑汁。实际上,写作在写笔记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二、有效的学习是在知识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卢曼一生写了9万张卡片,他写作的秘密就是在这些卡片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每当卢曼添加一条笔记时,他都会检查他的卡片盒中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笔记,以便在它们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直接在一条笔记后面添加新笔记只是方法之一,另一种方法是在这条笔记和(或)其他笔记之间添加一个链接,另一条笔记可以在系统中的任何地方。”P56
写作,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为了某一个主题搜肠刮肚去找相关资料,而是沿着兴趣思考像大树一样去生长。在写新卡片的时候,不需要去想所谓的宏观主题,这个内容的产生是否与主题相关,要怎么写,这些分散消耗脑力的工作都被删掉,只专注于眼前、当下的思考。当卡片的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某些问题上的思考会出现集聚效应。再把卡片提取出来,拼接组合,与之相关的思考加以整理,看它最终的主题是什么,它走向到哪里。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的事物上,并对自己的知识发展过程进行书面记录,题目、问题和论点就会自然而然地从材料中涌现出来。”这就是卢曼卡片笔记盒的魅力。
三、搭建思维模型框架,助力存储记忆与提取
卢曼卡片盒的内在联系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网状的知识结构。对于学习者来说,有联系的、有结构事物比孤立的事物更容易被理解记忆。但比结构更便捷的是模型。信息进行压缩后,通过将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创建一个模型。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就主张“在每一门学科中寻找最强大的概念,并尝试去彻底理解它们,使其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如果你只记住了一些孤立的事实,并试图硬凑起来使用,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任何事。如果事实不能在一个理论框架中互相联系,那么你就无法将它们派上用场。你的脑子里必须有一些思维模型,你必须把你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运用到这些模型里。”——查理*芒格
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多去研究一下各个领域存在的原理、模型、定律,把它们吃透,做一些积累。在记笔记的时候,我们会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背后的原理理论支撑,模式,无疑将会使我们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存储记忆和提取上更加的牢固与快捷 。
四、写下来,是对学习成果最好的检验
“写作是检验我们是否理解所读内容的最简单方法。在阅读时随时记录,不仅能更好得地感知到自己地理解能力,还能提高自己清晰简明地表达能力----这反过来又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抓住想法。”P102
卢曼笔记法,强调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详细阐述”。我们很多人以为学习是一个输入的过程,事实上能够输出才是在真正的学习。因为输出真的有难度,写或者讲,会让我们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清楚了。将头脑中跳跃的思维整理成白纸黑字,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思维的漏洞。那些以为自洽的逻辑在文字的检验下破绽百出,才是思考的开始。
恐怕卢曼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通过写卡片,一年就通过大学的招聘考试,得以在大学任教,也没有想过一生可以写下58本著作。他能够取得这样地成绩,全是因为他发现了学习知识的诀窍,利用卡片笔记写作法在知识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每天几张卡片,把头脑中的问题写下来,通过写不断地检验自己的所学,形成一个积极正向的反馈。
对于我们普通人,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真的很重要。不要小看了一张卡片,每天写几百字的这样一个动作,每天写几百字,由一点到一面,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概念浓缩成用思维模型学习记忆、提取,总有一天,你也可以写出很大的成绩 。
日拱一卒,功不搪捐,把功夫花在平时。人生每一步都不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