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几个知识付费的软件,我把其中关于读书类的项目拿出来,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购买这类的服务。
不难看出,其中的亮点是大咖讲解、知识浓缩、碎片阅读、种类齐全、好书总结、会员专享。只要你付费就可以链接到大咖,学到人家高密度的知识,专业的老师为你讲解知识,不怕你不懂。
我自己就购买了得到的365听书,当时也是朋友给我推荐的,他说你在空闲时间可以听听,多多少少也能了解点知识。
我还记得他给我分享的几节关于刘慈欣《三体》的解读课,分了十几个思想实验,逻辑清晰,语音清脆,听完我就购买了。不为其他,只为多一些好书推荐。
那天之后,我每天散步时都会听一听书,但我没有把听书当成学习的全部,而是把音频看成了一个个推荐介绍。听完觉得不错的书,我会下单购买,书到了之后,细细品读。
听书只是获取信息,想真正得到知识,需要自己去啃。如果只是止步于听讲,那学习的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
于是2018年,我看了《三体》、赫拉利三部曲、《千面英雄》、《刺杀骑士团长》等书籍。听书服务给我最大的益处是帮我拓展了读书的门类,然后成了我了解书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听书类的知识付费,你们是怎么看的?”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小伙伴时,他们分别做了以下思考。
@米伢叶子
买过壹心理的付费听书,记忆中好像是49。已经听过的有一半还有印象。如果听的时候提到了我感兴趣或者困扰的话题,以及是作者自己分享自己的书,记忆很深刻。
听书对我来说是认识一本书的渠道。它可能提供了架构,但有骨无肉。除非我思考过和经历过,不然不好吸收,它可能介绍得好,让我想进一步去看书;也可能介绍得不好,让我感觉这本书也没啥价值。
但是我还是会有担心,担心听书可能让我错过一本好书。因为听书稿也只是个人的解读,如果结合其他渠道,比方说豆瓣书评去认识这本书会更全面。
听书是否有用还是取决于书本身的质量和听书稿是否足够吸引人。
@悦己
没怎么参与过,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看书,通过公众号,小程序,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的推荐也听过一些简单免费的课程,个人觉得不适合自己。
听书的时候感觉干货满满,但是反过来再思考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听到的是别人过滤过的知识,所以还是会重新读一遍书籍,这样就降低了效率。
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都不一样,讲书的人肯定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大众希望得到的知识而进行讲解的。我们如果不自己看看书,只听别人的干货,其实还是跟着别人的思维走,嚼别人吃过的知识,这样对自己的发展没什么感触。学知识还是要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从书里走出来。
对于想要读的书,我通常是自己读一遍做笔记,如果觉得自己理解比较吃力,再听听别人的分享,加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去理解和实践。
@木易
之前用微信读书时会经常听讲书,前面几集免费收听,一旦听兴趣来了后面就得选择付费,例如我之前听《明朝那我事儿》,花的都是自己读书累积的币去兑换,所以舍得。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男朋友之前非常喜欢听《摸金天师》,晚上听着讲书入睡,早上一睁开眼就打开喜马拉雅听书。最开始我还很讨厌,当我慢慢习惯了并且适应了他却不再听了,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收费了,不听了。等后面全部免费了再去听。
其实大部分人的思维就是“期望天下掉馅饼”,也就是总是会去疯抢免费的东西,贪小便宜。并不是没钱去购买,而是如果有免费的我为什么要去付费呢?从骨子里没有去接纳或者尊重别人的价值。
也不是说付费的东西一定就是好的,免费的东西一定就是差的。像我们买书,以前贪便宜会买盗版,后来一个老师给我们讲:如果你真的热爱读书,那就请买正版书,这不但是尊重作者也是尊重自己!中国这个社会,慢慢会发现越贵的东西其实越好,因为有80%的资源掌握在20%的人手中。
如果时间精力有限,可以选择付费听书,支付别人产出的知识。如果有时间,自己去读完整版的书籍,自己思考,产出。
@静静
曾在【得到】听过一些付费达人的拆书,将一本厚重的书拆解为若干小块,讲给大众。
首先,从知识的吸收程度上来看,我个人觉得分解式的读书方式,带给自己的阅读体验也是碎片化的,吸收的并不是源于作者最原始的知识,而是被若干旁人分解的知识,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次,知识付费确实能够带来知识的共享,但是知识付费的弊端也清晰可见,作为消费者而言,选择知识付费,一定是从时间成本考虑的,那么最好的吸收办法是输入+输出相结合,别让【得到】变成什么都【得不到】。
最后,我想说,知识付费的本质是一种商业模式,它确实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充实碎片化的知识,但最好能够深入地思考和扩展阅读,使碎片化知识成为自己内在的系统化知识,我想这也是知识付费对于个人的最大价值吧。
@白狼
关于听书类(只试听过樊登免费版)
这个时代总是不断地去迎合消费者,满足他们内心的渴望与需求,而消费者就渐渐养成了一种思考惰性。你给他什么,你怎么说,他都全盘接受,却从未去辨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
让我想到了这几天共读的高效能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是主动的创造者,不是被动接受者,只有自己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再拓展或者推翻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暗仔小亮亮
听书类的知识付费产品,我目前在用的有两个,一个是《得到》的每天听一本书,还有一个是《樊登读书会》。个人感觉这两个产品都是很不错的,因为免费的听书产品接触的少,无法具体比较。
但是像得到和樊登读书会的优点,我还是可以说一说的,他们关于一本书的讲解从文字、音频到视频,还有课后习题甚至讨论区都是有的,是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讲书人都比较专业。(PS:个人比较喜欢的讲书人有成甲和樊登)
樊登读书会还有各个城市的线下分会的读书会活动,本人参加过湖北分会和荆州分会的活动都是很不错的。所以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类读书产品的。现在有用的知识太多,根本接受不过来。但是当下有用的知识其实是很少的。我一方面采用的是“断舍离”的方法,但是另一方面又害怕错过以后可以用上的知识。怎么办?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知道知识在哪里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于是我想到一个统合综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听书类产品当成一个搜索引擎来使用,需要的时候就在大脑里搜索有没有听过相关的内容,是哪本书里的?加上这些产品一般都分了类的,即使你不记得书的全名,只要还记得它是属于那一类的书就很容易被找到。
毕竟搜索的唯一弱点就是你不知道要搜什么。这就是我个人对读书付费产品的个人观点和使用技巧。
@简晓痕
如果用比喻,听书类软件像肯德基、麦当劳快餐,我们平时自我读书像一日三餐。
听书产品适应了当代社会信息大爆炸的趋势,社会精英、上层人士工作繁忙,快节奏获取高级的精神需求。就比如樊登读书会一年365。他的大部分会员是已经步入社会的上班族,也算社会的中层阶级,“得到”可能更多年轻人大学生群体以及创业人群为主。
以前李尚龙微课说:“现在当当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各类听书软件[捂脸],我不反对听书,但是不能以为一个小时听完这本书,你就以为你读了这本书。”这一点我很认可。
当下拆书稿、讲书稿确实带动了一批热爱读书的人,可以自己读完书写拆书稿、讲书稿一举两得。
但拆书、讲书的前提是自己好好读书。
@素年
我没有尝试过付费听书,但是对“樊登读书”这个平台体验比较多。因为只能全年付费,我又觉得没必要,因为不是每一本都想听,就用遍了周围人的手机号来注册
一开始听书这个形式对我很欣喜,因为可以用来消磨路上无聊的时光,讲的有趣的我会在路上自己乐起来,无聊的直接跳过。但每次连续一周就会厌倦了。
我个人感觉有时候只能听个乐子,接触一些新概念,当时觉得恍然大悟,事后什么都记不起来。听书的内容和思想是他们的,与听书人无关。
更要命的是有时听多了,如果不过脑子,就可能会将不同书里的内容混淆。所以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愿意将金钱和时间投入到纸质书上。
@宝玉
我有在喜马拉雅和微信上报一些讲书类的课程,当时就想着在路上或者晚上躺在床上,不想看手机的时候,可以听一些讲书,而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听下来整体感觉更焦虑了,会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一个音频讲书时间大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每次听完的当下觉得自己一下子增长了好多的知识,会有一种满满的充实感。
但过一天或者更久之后去回想这本书几乎就没有任何的印象了,然后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行或者没有认真地听。但真实原因是自己没有真的去看这本书,然后自己去理解吧,讲书都是别人消化过的东西再给你,所以“营养”比不上原版。当然我觉得可以通过听讲书来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如果值得读的话还是自己读一读得更好。
下面来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罗振宇说过:“这个社会都在为用户赋能,都变成为皇上服务的角色,滴滴负责他的出行,百度外卖负责他的御膳房,每一个被赋能到极致的用户,将来会不会需要一个翰林院”。所以得到是想做为用户赋能的翰林院,聚集一大群领域上的“老师”,如李笑来、李翔等一众大V,为得到的翰林院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是罗振宇的产品观,是他琢磨透用户与市场需求之后而聚焦到的一个点。但这不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不应该完全让别人替我们来思考。
知识付费的这两年,仔细想想,你真正学到的了多少东西呢?
再换个问题,你报了那么多课,认真听完并且去仔细实践的,有几门?
关于知识,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呢?
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我想学什么,我应该学什么,然后为了习得和提升我应该如何去做。
想学的东西是我们真心喜欢的,应该学的东西是面对未来必备的技能,这是选择问题。
如何去获取知识,吸收知识,然后把知识运用于思考和实践,这是执行问题。
先选择,再执行,或者先认真选择再踏实执行,这是很多问题的解答,也是一个人作风的形成。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知识付费有它高价值的一面,它可以帮我们把一些知识归纳成一个个系统,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以我们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根本无法接触到的知识。举个小例子,比如我想做一个产品经理,放在以前,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读哪些书,学习哪些技能。但现在如果有一套高质量的课程,我就能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这是知识付费好的一面,它帮助了目的性强,并且学习能力强的人,实现了知识的跃迁。
但是知识付费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或许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知识付费毕竟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好与不好,还得看用户本身。很多人为了焦虑而买课,又因为焦虑而无法认真听课,走马观花一样的听课学习,最后收获的也只是几张门票。
手里拿着门票,眼里满是急躁,心里装着下一课,最后收获浮躁。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写了个段子。(哎呀,si和zi又押韵了,不错!)
没必要骂知识付费,我突然发现一件事:其实所有的无能,最后都是指向自己的。
是不是应该做一些断舍离?先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然后把不必要的通通扔掉。
是不是应该有一点工匠精神?在一个领域内持续发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专业的人。
是不是应该有一点主见?把天下大势留给别人,把小趋势留给自己,做一个能慢下来的人,安安静静去学点东西。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