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论怎么从书中读出颜如玉

我不喜欢“看书”这个词,觉得这个词不够严肃。“看”字多指视觉互动,“读”则需要心脑互动。读书作为一种最廉价的学习方式,我自己已大获其益。最初开始大量读书的时候各类杂学都会买回来读,一年多后才逐渐对图书各类目有了自己的认识(不是单纯的小说、传记、社科、青春这样宽泛的分类),也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图书类型(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本书讲述一个世界的、专业的人写专业的事情的、窥视事物本来面目的、揭露社会真相的、解刨真情实感的、构建底层逻辑的等)。而且这个过程不要指望假手他人,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必须得自己亲自走一遭。

 “开卷有益”

书籍是人类史上无数文人骚客的智慧结晶,也是文明传承的载体(借用很水但很普遍的概念)。你所经历的事情、遭遇的困惑,别人早有成型的N种选择和对应结论可供参考,问题在于是否能够找的到。读书就是和无数优秀的人碰撞思想的火花,积累点点滴滴可复用的散点知识,这是很基础也很重要的点,很多人牛人讲的比我强太多了,在此不赘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可以作为对心智不足的补充。

这是近期在罗振宇新书《阅读的方法》里面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作为人类,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由于我们身体构造不足而无法完成,必须借助工具。需要切割,但缺乏这种能力,所以发明了刀子;需要远行时候携带水,但缺乏这种能力,所以发明了瓶子。不仅身体,人类的心智也有不足,需要用工具来弥补。比如人类的记忆有限,就要借助绘画来留住美好的瞬间等;认知天然不足,阅读做为一种工具,可以汲取养分来滋养把“自我”养大。

这个观点我很有感,但自认为词穷太low,拿不下这样的话题,推荐可以自己去品一下。

 览古今、踏山河、阅人世、晓天下,读书可以撕裂时空,是成本最低的阅览方法

先不论环球旅行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是普通人负担不起的,新冠疫情的阴霾下郊区一日游都忐忑不安难以成行。

30元买一本《带一本书去巴黎》就可以领略法兰西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在博物馆里咀嚼文化的成果,品味艺术的盛宴,倾听历史的诉说……即便此生无缘巴黎,也能够感受一下巴黎这座历史的缩影的神秘城市。

80元买一本《地图3000年》便可以跨3000年历史从罗马时代卡莫尼山谷的神秘符号到今天精密的谷歌地图遍览时空。

在北京已经呆了十多年了,25元一本于谦的《玩儿》所描写的那种浓浓的北京味儿还是让我觉得很陌生。北京文化不是逛一趟胡同,吃几串王府井小吃,听几段相声就能理解的。除了北京文化,书里写的一些特别好玩的事情也能诠释玩心很重的谦大爷这个人,比如有一段写到谦大爷给狗灌啤酒,得出了一个结论,狗喝多了也上头!

 猎取未知,升华已知

不说宽泛的的大道理了,讲一个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点。《红楼梦》确为一部奇书,我还真没有通读过原著,仅仅看过电视剧而已。其中元春省亲时候斥巨资建了大观园,规模之宏大、景致之精美连身居皇宫的元春娘娘都惊叹不已。看电视那会儿仅仅停留在了封建时代的社会文化层面看热闹而已。

成大康的《荣国府经济账》一书中很小篇幅,就能让人茅塞顿开。要知道元春探亲的时候荣国府已经开始落寞了,原著中明确讲了贾府势运已衰,这笔巨资从而来呢?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只看到王熙凤刻“刻扣开支,变卖俗物”为贾母解忧,可如此宏大的工程而言,这不就是杯水车薪么。原著中讲到,元春省亲消息传回寻贾琏携黛玉匆匆赶回。这时候的贾琏正在陪着黛玉料理林老爷子的后事,并且贾琏并无爵位在府内页无决策权,要他回来做什么,还强调要带着病秧子黛玉一同?有任务在身的回程中,十来天的路程却走了三四个月,说明贾琏一路上在盘点接手林家资产。种种迹象表明林黛玉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修建大观园动用了林家财产。

这么一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黛玉作为一个居人篱下孤苦伶仃的孤儿,在贾府这么受器重。不管原著中怎们粉饰前尘往事的宿命,黛玉可是赤裸裸的金主爸爸,怎么能不被器重呢。

同样联想到疫情时的SH,有人为了一根葱追出好几公里的时候,一众奢侈品大品牌在动用各种资源想方设法为客户赠送各种美食,客户还嫌LV的送的套餐里咖喱自己不喜欢,明天要试试爱马仕便当……甭管什么封建还是文明(SH)时代,人性的视角都是固定的,只是换了一个呈现形式而已。

前面这些是我自己这些年读书的些许感悟,在阅读中找乐子,是让自己真正喜欢阅读的动力所在。读书不可能马上解决缺钱、缺爱甚至缺德的眼下问题,但时间长了必然有变化。

曾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读的书会忘掉也没啥用……读书读傻了……其实,谁说读书必须得逐字细品,更别扯要逐字背诵。相信我,这么说的人从学校毕业以后,压根就没有完整读过几本书,不管什么类型哪怕是休闲小说,读过几十本以后必然能够找到乐趣,选出适合自己的类型。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如是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论怎么从书中读出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