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玲有一堆儿头衔:托福幼儿园团长、丹辉口才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客座讲师、国际IMHTC临床催眠治疗师,但她最喜欢的,还是绘画疗愈师这个角色。
做绘画疗愈已经十几年了,看着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如今快乐的生活,孟祥玲会很欣慰。“忙也值得,救了许多孩子,也救了许多家庭。”每到周末,孟祥玲都会很忙,我们的采访,也是在忙碌中见缝插针完成的。
(小标题)多次自杀的孩子开始正常地学习生活
记者:刚才电话中说的那个孩子是个什么情况?
孟祥玲:那是个中学生,以前治疗过的一个孩子,刚才孩子妈妈打电话来聊了聊。
记者:能说说那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吗?
孟祥玲:那是我去年做的一个个案,初中生,厌世,多次自杀。经过两次绘画疗愈,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
记者:这么神奇,两次治疗就能把一个不想活的孩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孟祥玲:第一次治疗,孩子画了两幅画, 一幅是他自己,另一幅是他们一家。第二次治疗他画了同样的画,但我们明显能看出前后两次的不同。第一次的小人带着帽子,五官模糊,神情呆板,第二次画的小人没有了帽子,五官清秀,而且动作是运动姿态。
看到他画的第一个小人,我说了一句话:“你的心脏有时会疼。”他楞着看了我一会儿,问你怎么知道的?其实,孩子所有的创伤都会从绘画中投射出来。只有了解了他的创伤,我们才能找到病根,对症治疗。这也是我喜欢绘画疗愈的原因。通过现场绘画,我会了解他得病的原因,给出治疗的方案。通过两次疗愈,孩子打消了自杀的想法,回到了学校。但他偶尔还有不良情绪,所以我会和他保持联系,有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疏导。
(小标题)绘画疗愈,打开受访者的心灵密码
记者:能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绘画疗愈吗?
孟祥玲:2002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儿童心理学,开始接触绘画疗愈,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门课。我是从事幼儿教育的,托福幼儿园是我一手创办的。学习心理学最初的想法是更懂得孩子们,让自己幼儿园的孩子有更好地发展。
投射是心理学的一种理论,是一种将自身拥有的或者难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质或行为归于他人的心理过程。绘画疗法以心理投射为基础,帮助来访者将自体不被接受的方面“转移”,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从而摆脱心理焦虑和问题行为的困扰。
记者:你接触的个案中,哪种类型的比较多?
孟祥玲:我接触的个案有幼儿园的孩子,也有成年人,青春期的孩子最多,像神经性头痛、眩晕,自杀倾向、抑郁、恐惧等,都比较典型。
治疗过一个神经性头痛、眩晕的,中学生,比较典型。这个孩子来找我以前,已经两个多月不能上学了,一上学就会晕倒,把老师和家长吓个半死。最后是从沧州转院北京,到了北京依然查不出病因,但已经不能走路了,走路不是扶着墙就是两个人架着,要不就会直直地摔倒在地。
来的时候是父母架着来的,当时我也吓了一跳,心里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记者:那怎么办?还治疗吗?
孟祥玲:这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为了朋友的那份信任,硬着头皮上吧。
这个孩子我是直奔主题的,我要找到那个引发他头痛的原因。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内心经历了挫折和痛苦,他只是用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这是他画的第一幅画,一个大大的头,没有肢体。那一刻我就想,是什么控制了他的思想?我在治疗中运用了催眠,请他回忆引起他痛点的事情,这是他画的第二幅画,他画了另一个头,说是英语课代表。
治疗中,他给英语课代表添了满脸的麻子,画了胶水,把她沾在椅子上。没有给她画嘴巴。
一周后,他第二次来。这一周的反馈是,药不用吃了,一周没有摔,但依然会头痛。
第二次来,又画了两幅画,这次,他给英语课代表画了头发,画了眼睛,画了嘴巴。这说明他已经接纳她了。这时,我需要做一件事,深度剖析她。这个孩子也是有问题的,我试着让头痛的孩子来剖析英语课代表。最后,我说,如果这张纸还需要添点什么,你怎么画呢?最后,他添加了他自己,他还给她献了一颗爱心。尽管这幅画看起来他的头依然还会痛,但我没有让他再来。
临走的时候,我暗示他,尽管遇到不开心的事,你的头偶尔还会痛,但我相信,那是你自己可以疗愈的部分。
一个好的治疗师,是让来访者有自我疗愈的能力。后来,我们一直有联系,他再也没有吃过药,再也没有摔过,我和他们一家也成了好朋友。
像神经性头痛,抑郁等,如果不是特别重度的,我都不建议吃药。每个人自身都有强大的自愈能力。
(小标题)绘画疗愈不受年龄限制,是打开儿童心理的“钥匙”
记者:对于小孩子,绘画疗愈适合吗?
孟祥玲:绘画疗愈是心理健康恢复的手法之一,不受年龄限制。绘画疗愈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因为小孩子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涂鸦能很好地让孩子表达。
绘画心理学运用了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行为主义等心理学基础,绘画疗愈作为心理诊疗的工具,可以说是“无声胜有声,说不清看得清”。
记者:你接触的个案中,年龄最小的多大?
孟祥玲:有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记忆深刻,那是去年夏天了。
记得是一大早,孩子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坏了,孩子魔障了”。原来,孩子每天晚上都会纠结一个问题“妈妈,关门了吗”,一晚上问无数遍,而且睡到半夜会突然醒来,一遍遍地问这个问题。一开始,家人认为孩子是吓着了,还请了收魂的来,却没有效果,去医院也查不出毛病。一家人愁坏了,来的时候,妈妈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拿出一张纸,一支笔,让孩子随便涂鸦,结果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头,两个小圈圈,头和圈圈是分离的。我问他这是什么,孩子说是蜘蛛,一只坏蜘蛛。看到那只蜘蛛,我就明白了,孩子心理恐惧的那棵“钉子”找到了。
我问孩子,咱们用什么方法能治服这只蜘蛛呢?孩子想了想说,把它绑上,于是孩子在蜘蛛身上画了许多线,又想了想说,把它的腿砍了,把它的网剪断了,它就不能爬了,于是,孩子又在纸上添了重重的几笔。最后,孩子又说,把它的眼睛弄掉,它就看不见了。可是,孩子叹了一口气说:“还是让那只坏蜘蛛跑掉了”。
第一次治愈就到此为止了。作为治疗师,我找到了孩子心里的那棵“钉子”,也有能力把它拔出来,但我不敢硬拔,孩子太小了,怕硬生生地拔出来,对孩子伤害太大。于是,我结合治疗经验,给了孩子妈妈一些方法,让回家去试试。
一周后,一家子又来了,这次,妈妈的脸上有了笑容,我知道我的方法有效了。第二次治疗我就更加深入了,直击孩子心里的那棵“钉子”。有了上一次的治疗,这次自然是水到渠成。
两次绘画疗愈,孩子如今可快乐了,是我们幼儿园的“开心果”呢!
(小标题)孩子的问题源于家庭,希望家长做优于孩子成长的那个人
记者:做了这么多个案,接触了这么多所谓的“问题孩子”,你有什么想法吗?
孟祥玲:其实,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存在一个问题家庭。这么多年的感受是,家长的成长更重要,我们的家长要重视学习。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现出来的叛逆,突显的是6岁以前的家庭教育。如果一个孩子6岁以前家庭和谐,夫妻和睦,到了青春期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家长要走上课堂,要终身学习。
记者:这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且许多家长并没有学习的意识,或者说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孟祥玲:是的,这也是我开讲家长课堂的原因。从2005年开始,我就在自己的幼儿园开设家长课堂,给家长们讲课。这么多年下来,前前后后讲了上千场,我的幼儿园的家长都是受益者。我现在开讲,许多家长都是从泊头、献县、天津等地赶来,目的就是听我那2个小时的课程。后来,我就走进学校、社区,给更多的家长讲。3年多了,每月一次,我去献县第五中学开讲“家长课堂”。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走进更多学校开讲家长课堂,让家长成为优于孩子成长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