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随感

今天的朋友圈特别有意思,摘录几条:

“宝马让女人坐在车子里哭,奔驰让女人坐在引擎盖上哭,想车的女人啥时候能不哭?”

“想换车了,要没开出门就漏油的那种,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想坐在引擎盖上哭”

“奔驰事件结论:这个社会讲道理没用,泼妇行为有用!这个我反正会的”

……

奔驰女车主坐引擎盖上维权事件,从4月9日到4月11日,因为互联网的作用发酵的过程有点超乎想象。

热点事件之所以能热,基本上是戳中了大众心里的痛点。这几年老百姓心里的痛点,维权算一个。但凡涉及交易的维权,基本上是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更多的维权最终都以不了了之收场,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对手比我们牛(Wuchi)。利益面前无下限!

奔驰女车主,本想给自己买个生日礼物,不曾想买了一段糟心的回忆。本来打算好好讲道理,人家硬是不和你讲;本来打算和领导好好协商,人家硬是没打算见你;本来打算通过合法途径讨一个说法,人家硬是不把你当回事(道歉也不走心);本来打算只是为大家发声,却被说成了演戏,炒作……

本来很简单就是能解决的事,退钱或者换车,硬生生作成了全国新闻。奔驰这次的损失,怕是要以亿计算了吧。

普通老百姓在消费过程中,一般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而有些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把原本简单的事演化成大多数普通人不愿意触碰的事。

维权,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但维权道路艰辛程度,令很多人放弃了维权的念头。所以,在中国,一个普通人若是想维权,肯定会被身边的人劝,算了吧,太麻烦:算了吧,你斗不过他们的;不要去惹他们,你会有麻烦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让维权之路又蒙上了几分阴影。

纵观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我们会发现,若不是互联网的力量,若不是互联网推动舆论传播,奔驰女车主就算坐在引擎盖上哭一年,事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发展。

当地工商部门连夜介入;奔驰方面高管出面调解;奔驰官方微博发表声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件事,但事件真的会朝大众期待的方向发展吗?

舆论是舟,可以载人也可以毁人。目前的情况是已经有人开始黑奔驰女车主了。有人打电话骚扰她;有人说她是演员,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策划好的;有人她她刻意炒作……

请问,如果说奔驰女车主策划好这件事,想要炒作自己一番,那么请问,她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她需要做的是,在4S店找一辆漏机油的车,而且还要付钱给他们,然后再等待事件发酵。请问光找这样一辆漏油的车,就得突破从厂家到4S店的重重关卡,女车主既然有这样的本来,何苦找奔驰“背锅”,为何不找其他车?

阴谋论历来是商家用来掩盖自己真实目的的裹脚布,事情有利于自己一方,便大肆宣扬,反之就会扣帽子。

由此而得,在互联网时代,想要维权必须 学会借鉴新媒体工具。因为个体的力量是薄弱的,任何时候消费者都是弱势群体,没有舆论的介入不会有人搭理你。

对多数愚蠢的大机构来说,事情总是发展到无法掌控的局面才试图去解决问题和道歉。永远和消费者打擦边球比耐心耐力时间,最后消费者耗不过,他们就赢了。

如果说奔驰女车主公开坐在引擎盖上的视频,换了个一个坐下来沟通谈判的机会,那奔驰女高管的官腔,令奔驰方手中并不多的砝码又失掉了一些。

听了18分钟的录音,大家都为女车主的逻辑叫好。

女高管:刚才和您讲了国家三包规定,您这个发动机漏油应该是只能换发动机的。

车主:国家三包不背这个锅,三包是保护消费者的,不是您推脱的理由。

按照国家三包规定,修车超过5天,必须提供备用车,中间我4次联系奔驰400客服电话,应该都有录音,他们说的是,配不配备用车根据各店情况而定。

你现在来和我谈国家三包,三包有利于你的你就拿出来搪塞,有利于我的,你说看情况而定。

有利于你们的,你们就拿出来搪塞客户;有利于客户的,就看情况而定。而三包法的出台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商家用这个三包法来搪塞客户,首先诚意上就是打折扣的。

关于“利”字的名言有很多,“天下熙熙无不利兮,天下攘攘无不利往”“无利不起早”,不论“利”字的结果是什么,“利”字的本质肯定不是以坑人为目的的。所以,不管奔驰最后用什么样的态度善后,大家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不要走得如此崎岖。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