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人到生意人随笔(二)

1)关于“认知”,我们往往都会高估了读书的作用、方法论的作用,认为书中有大牛,书中有智慧,读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是捷径。读了书、记住了方法论便可以实现对不读书的人的降维打击。

但实际上,我发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才是关于“认知”的至理名言。读书和实践不冲突,但实践的价值权重远大于读书,而不是相反。书和实践间隔着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之大,是让人绝望的,是让方法论显得苍白无力的。。。


2)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这道理我很早就懂了,但还是很多同学尽管年纪不再年轻仍在追求“公平”。我对这些同学感情很复杂。

一方面我觉得他们很好很善良,另一方面我很心疼他们的天真。公平不是“求别人给的”,公平是你强大后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别人的”。你有多强大,你就能创造多大范围内的公平,如果你仍然善良的话。

被动得到公平,可遇不可求。勿执念于公平不公平,会更容易心情淡然。


3)如果有得选,做富人的生意,别做穷人的生意。穷人虽然人多,但价格敏感,毛利低,付费率还低。相反,富人对价格不敏感,从一个富人身上可获得的利润远超一群穷人。

互联网产品很容易让人混淆“用户”和“客户”,用户很可能只是白嫖党,而客户实际上还是富人。例如网游中不买道具的玩家是用户,而人民币玩家才是客户,用抖音刷视频的几亿人是用户,广告主才是客户。

爱奇艺、QQ音乐之所以难挣钱,最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出在了“想挣穷人的钱”这点上。想挣穷人的钱,很可能一开始就是错的。。。阿里挣的是商家直通车的钱、百度挣的钱是商家竞价排名的钱、腾讯挣的是少数大R玩家的钱、美团挣的是店家的广告和抽成的钱。谁有钱挣谁的钱,才是正确思路啊。。。


4)看到朋友深夜发了条朋友圈,内容如下:

“睡前读书

成为领导所需要的素质:思维、毅力、体力、情绪控制!

只有做到这四点,才有可能成功!”

我忍不住留了条评论:

“洒个毒鸡汤:以上四点只是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这4个必要条件加起来,占成功权重可能不超过20%。另外80%也许是天时地利人和,也许是风水,也许是投对了胎。”

我坚信毒鸡汤和鸡汤得同时服下,才是济世良药。


5)如果没有暴利的利润空间,就没有钱去烧营销推广,也就做不出"品牌"。如果没有品牌,就很难定高价,也很难找分销商,用户付费转化率也不会高。

但玩品牌就是玩钱,得烧一大笔钱,得暴利的利润率。如果品类没办法玩品牌 —— 也许是品类客单价低还红海竞争,利润空间不够,也许是启动资金不够烧市场,就会陷入有产能,没品牌、没利润空间、没分销商的恶性循环里。

当下国情产能过剩、消费力低迷、渠道流量高度垄断导致极其昂贵。绝大多数的厂商和经销商日子都很难过,几乎是无解的。


6)有趣的灵魂真的太少。大多数人喜欢搬运别人的观点和看似正确清醒的道理,但行动上却仍是温水煮青蛙的中规中距,或浅尝则止的自我感动。[叹气]有趣的人多一点就好了。


7)打工做个偏科但薪水不错精力有盈余的专家,和创业成为操大盘但精力透支财务操碎了心的全才,很像黑客帝国里的经典选项:红药丸还是蓝药丸。

红药丸代表知识,自由,难以预测,以及残酷的现实。蓝药丸代表快乐,安稳,美好,以及幸福的虚幻。

真的很像。


8)低成本获客,是我工作以来遇到过的最大的挑战。其次是付费转化与毛利间的平衡。广告投放、crm、scrm、私域、新媒体运营、seo、aso、老拉新、koc、bd、地推。。。真的是办法想绝了,虽然收效甚微,但经验是真增长好多。

我的心得是:

1、最好做高客单的生意,其次是复购周期短的生意。高客单ROI容易大于1,拉新预算宽裕些。复购周期短,是因为功夫下在老客运营上比花在拉新上轻松不少。

2、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是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怕就怕撑不过苦的阶段,没等来甜。数据是客观冰冷的,用户是用脚投票的,运营手法得往细致了想,动作有没有效果数据会直接给出答案。口嗨用户体验、营销定位的人怕是很难理解“数据的冰冷无情”,主观上的自high是容易的,客观上的成绩单却是相当不易的。

从技术到产品是一道窄窄的鸿沟,从产品到运营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可以内部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向外取得胜利才是真的大挑战。很锻练人。


9)中国的经济问题,感觉本质上就出在"生产技术变强,产能过剩" + “互联网平台太强”,这两个问题上了。

当产能过剩了,卖方市场就转向买方市场,商家陷入价格战,东西卖不出价。东西卖不出价,就没有利润空间给分销商,没有分销渠道愿意卖了(淘客、腰腿部的mcn这种割商家韭菜的不算)。真有流量的渠道,就会拼命压商家的价格,以讨好用户,例如拼多多和李佳琪; 或者尽最大能力压榨商家的推广费,例如淘宝对天猫的流量倾斜,对C店卖家的放弃,具体表现在天猫年服务费+每单抽成+直通车,C店完全无力存活。同理的还有信息流广告,竞价排名+cpm/cpc计费+数据造假,大B小B通杀,大B也许还有接秒针、admaster的谈判能力,小B说多少就多少不服别投。。。

线下流量不像网上那么集中,呈正态分布,是否可以缓解渠道为王的恐怖垄断?标品恐怕很难,得益于方便快捷的物流,电商会极大地抢占线下渠道生意,而非标品中的餐饮和其他服务业也许会好得多,但一方面美团这样的O2O平台,会弱化线下流量的正态分布,也呈现流量集中的趋势,另一方面当标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无论是厂商,还是经销商)生存困难之时,去服务行业消费的人也会越来越少,所以线下生意的日子也不好过。

产能过剩就会不得不卷,公司与公司之间卷,公司内部员工与员工卷。加拿大、欧洲为啥可以不卷呢?我想不是因为他们"发达",可能恰恰因为他们不发达,他们人少,同质化竞争不激烈,整个社会产能不足,所以仍是卖方市场,商品利润率够,同时,没有高度发达的电商,线下有足够的流量和消费力,线下正态分布的流量导致没有绝对垄断的渠道,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大家都能挣到钱,挣得很平均。

要么,强输出,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生产制造业,全部向外去卷别国,让别国的互联网产业、生产制造产业无路可走,挣外汇,能换美元或者能买到稀缺资源的那种外汇。如果出口这路不通,只能通过内循环来提升经济,那么,一个很反直觉的答案是 —— 去互联网化、降低产能,反而才有可能变成发达国家那样不卷的生存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产品人到生意人随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