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志 • 许攸之死

                              许攸之死

        许攸这个人,有才略有智谋,但操守不怎么样。袁术认为“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荀彧也评价“许攸贪而不治。”做人不守本分,做事没有分寸,看来许攸遭逢凶祸好像不是偶然。

        作为袁绍帐下的幕僚,常常逞口舌之能,搬弄是非,争长论短,陷害忠良,致使上下不睦,谋士离心。袁绍本来就对赐死田丰心怀愧疚,再加上审配的谗言,家人的犯法,许攸失宠便成必然。怀恨在心的许攸,竟在官渡决战前夕叛变投了曹操,因其掌握着许多核心军事机密,故而成为左右官渡之战胜败的一枚重要棋子。

        向晚时分,曹操正在泡脚,听闻许攸来,大喜过望,跳出脚盆,赤脚跑着出去迎接他。但这时曹操的做法,可不是什么“效周公之吐哺,使天下人归心”,曹操太了解自己的老同学许攸了,其人不是可以倚重,只是值得利用,此刻不为人才,眼中只有官渡。

        许攸见了曹操,为突显自己的重要,不断地兜圈子,卖关子,一定要探出曹营军粮底细,曹操心如明镜。最后,许攸才出卖了袁绍屯粮乌巢这个具有战役决定性作用的军事情报,献了偷袭乌巢之策。

        进冀州城后,许攸可能自觉功劳颇大,志得意满,竟然张狂无比,言嚣语妄,令所有人不容。归结其表现,有三必死:

        一是妄揭人短,必死。许攸仗着曾和曹操是同窗,知道一些曹操过去的事,便借酒大庭广众胡言乱语,且直呼曹操名字,并把“阿瞒”挂在嘴上,丝毫不懂为尊者讳。许攸不明白,曹操已经今非昔比,有些事只能永远烂在肚子里的,为人主者,岂能容忍自己微时之破事被人重提?

        二是居功自傲,必死。当着众将士,对曹操说:“阿瞒,你说说,没有我,你能进的来这冀州城吗?”还真以为老同学之间,随口胡言无所谓的呢!不知内敛,逞一时之快,罔顾人主脸面,小人心态尽显。曹操虽不好发作,但内心之愤怒,可想而知,以曹操的性格,许攸不死才怪。

        三是高估自己,必死。许攸一边笑骂,一边怼上了虎侯许褚,说:“莽夫,有本事,你杀了我呀,来呀,杀我啊!”他赌定许褚不敢杀自己,一者自己是曹操同窗旧友,二者自己刚立新功,刚得大胜便滥杀功臣,传出去对曹操名声不好。可许褚是什么人啊,他哪管得了那么多,手起刀落,许攸身首分离。许攸死得不冤,他高估了自己与曹操的同窗情分,高估了自己在曹营的地位,他不知道,许褚是曹操最得力最喜欢的警卫司令,名将之翘楚,曹操宁可死一百个许攸,也舍不得死一个许褚的。

        但是,场面还是要做一做。许褚为杀了许攸前来请罪,曹操“暴怒”,喝令推出斩首,众将惊惧,不明就里,纷纷求情,曹操“怒不可遏”,不准。荀彧洞察一切,知道曹操需要一个台阶,于是提两条建议,一是厚葬许攸,赐封许攸后人,二是勒令许褚到许攸坟前磕头赔罪。曹操方才应允,暂贬许褚为马夫,并且禁他饮酒,许攸被杀之事这才了结。

        荀彧后来告诉许褚:你杀许攸是对的,杀得好,你只是做了丞相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丞相心里高兴着呢!许褚这才明白曹操心意。

        在曹操眼里,许攸本是卖主求荣之徒,并非贤士,根本就看不上他,官渡大胜之后,许攸剩余价值已经不大了,其仕宦前景不被看好,可惜他竟没有自知之明。难怪罗贯中评价说:“堪笑南阳一许攸,欲凭胸次傲王侯。不思曹操如熊虎,犹道吾才得冀州。”

        倘若许攸换一种姿态,在曹营夹起尾巴做人,处处小心谨慎,那么谋个一官半职,求些荣华富贵,或许是不成问题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人物志 • 许攸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