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到了岁末年初、阖家团圆的日子,各大公众号又开始对“远嫁的女人”发表煽情演说了:“远嫁的姑娘,你今年回娘家吗”、“致将要远嫁的姑娘:有些痛你不得不自己承受”、“远嫁的姑娘,除了要有爱,还要有钱”......无一例外都是苦哈哈的远嫁姑娘暗自垂泪的画面。
可是,都2019年了,还盯着“远嫁”不放吗?都什么年代了,我们还要固守“父母在,不远游”吗?
让我们看看唱衰远嫁的文章里都列了它的什么罪状吧!
首先是生活习惯的不适应。
南方人吃不惯北方人的大饼大葱,广东人吃不惯四川人的麻辣火锅。饮食上的不一致是婚姻中经常要出现的问题,不能为了避免这个矛盾就固定要找一个地方的人。
夫妻间的口味差别可以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慢慢调适,实在不行,吃辣的一方常备一碟辣酱不就行了吗?有爱的人总会不断调适自己,为对方而改变。
可是,由饮食引申出的问题就不仅仅是远嫁的问题了。比如有篇文章中说道:“因为饮食不合、水土不服,姑娘遭到婆家的白眼,常年生病,却要承受村民的恶毒议论,暗自悄悄流泪。”
这就不是远嫁的错了,生活不适为什么要平白无故遭受指责?丈夫为什么不能站在她这边鼓劲加油?如果有知疼知暖的爱人,怎会有这些遭遇?
其次是遭受婆婆小姑的欺负。
从重男轻女的婆婆故意指责,到任性挑刺的小姑故意为难,远嫁的姑娘总会遭遇婚姻里的拦路虎。可是,恶婆婆坏小姑不是远嫁的标配,就算在本地结婚也会碰到这样的人。
如果你是个经济独立的人,如果你有挺直腰杆的勇气,如果你有相知相爱的丈夫,这些问题就都不会发生。
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旧时代没有赚钱能力的小媳妇,嫁入人丁兴旺的婆家,不得不低眉顺眼、忍气吞声。
可是,这是新时代了,新中国成立都七十年了,女人可以工作,可以挣钱,为什么不能大胆地说“不”呢?
最后是对娘家的亏欠,不能承欢父母膝下,不能时时羹汤伺候。
这个倒是实情。可是,时代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如果我们如古人所言,“父母在,不远游”,何来今天的高楼大厦,何来今天的网络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故步自封,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大的天空。
而交通运输的日新月异,也让远方的亲人可以及时出现在我们面前,不能不说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远嫁的遗憾。过去一天的路程,现在几个小时即可到达,远嫁也就不再是亲情的绊脚石。
说到底,嫁人最重要的是那个人。
如果你找的人对了,那么,一切困难就都不是困难。我们看到很多婚姻里的困局,诸如习惯不同啦,婆婆刁难啦,甚至老公出轨啦,都不是远嫁的错,而是你找的那个人的错,或者说,是你们经营婚姻不善的错。
把婚姻的问题丢给“远嫁”,远嫁表示:不背这个锅。
甚至,我觉得“远嫁”这个提法都是错误的。
都2019年啦,还有那么强烈的嫁娶观念吗?两个独立自主的人,因为爱情的魔力走到一起,建立一个新的家庭,经营一份新的婚姻,哪有什么嫁娶的概念?
我理想中的婚姻,就是这样,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携手未来的人生,照顾双方的老人。
正如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写的那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