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笔记4

1.觉察日记

那个孩子一整天状况百出,要么眼神发直,要么呵欠连天,要么手上不停地耍东西,要么去找其他同学说话……我看到他又找旁边的孩子说小话,那一瞬间,一股无名之火就窜上来:“刚刚才提醒他,马上又去影响别人。一个班级46人,我不可能丢下其他孩子只管他一个人啊!怎么办?”他找旁边的同学说话的同时,又看向我,正好和我四目相对。我拉下脸,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马上闭上嘴边坐正,故意作出认真听同学发言的样子。我一边组织同学互动,一边观察他。很快,他的眼神又移到同桌那边。我不想用“吼”的方式解决问题。现在是他在影响他的同桌,如果我吼,就会影响到全班同学,谁也没有权利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包括老师。学生出现开学综合征,说明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好,需要跟家长多沟通,在班级生气发火,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我不动神色地快速移动到他的身旁,有意无意地摸着他,引导他朝向正在发言的同学。然后请他重复刚才的发言。他顺利地重复了要点。我给了他一个微笑,然后回到教室前方。后面的时间,我看到他在努力克制自己的走神,想要投入到学习中。我再一次走到他跟前,跟他耳语:“认真听,不着急。如果实在没有听明白,下课后老师可以给你补上。”孩子放松下来,后面的时间没有再去干扰别人。我想,自己克服了生气,还能想到用具体行为去影响孩子的2.行为,进而改变了孩子的上课状态。源于《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一书里反复提到“情绪”一词,虽然我才初读几页,内心已经有了关注情绪、用行为去调节情绪的意识。

2.《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笔记4:第一章:元认知高效学习五维调控技术理论概述(P006)

读到第六页提到的老师找孩子谈话的相关句子,我想起了徐莉老师写过的一本书《没有指责的教育》。其实,大多数老师都知道要尊重学生,要理解学生,不要去指责学生,但是在现实中遇到那种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难免不起情绪,而一旦有情绪,就容易陷入批评与指责之中。所以,要调节好学生的情绪,首先要训练老师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觉察自己情绪的异样并主动进行自我调节。

学生在学校信誓旦旦地说回家就学习,可是却做不到,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面对学习情境有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即厌学情绪,二是学生在家不学习的习惯导致的自动化反应。习得被潜意识支配,形成优先提取的信号。想要改变这种行为,就要用我们期望的好的行为习惯去替换掉旧的不好的习惯。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跟孩子对待学习的情感有关,也于孩子的知识结果和思维方式有关。比如,孩子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他可能会主动学习语文,也可能会主动逃避学习数学。但是,光有正向积极 的情绪不够,如果孩子因为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或者思考的方式、学习的方法不对导致学习低效或无效,就无法形成满足感和价值感,无法从学习本身获得快乐,也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追寻满足与快乐,是人的本性。书中的案例提到那个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就是没有办法控制潜意识里的对知识加工产生的负向情绪,所以无法突破学习瓶颈,从而产生放弃和逃避心理。如果他能够得到他人帮助,学会自我觉察,学着去面对失败,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就是另一番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笔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