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揭示了一个人生真相:每个人的活法是其内在精神需求的选择

毛姆晚年的作品《刀锋》,笔法更见老辣,运笔纯熟,行文自如:读来不像传统风格小说,却像对面讲述者,在闲侃真实人物故事。毛姆先生置身其中,“穿针引线”,将一干人等逐步展开。人物虽有主次,却个个鲜活,能见其人,可闻其声,他们的活动表现也都如在目前。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物的社会阶层上天入地,即上流贵族和底层小民。在壁垒森严的层级社会中,众多人物之间时有交集,有时联系紧密,越是想不到,越觉吸引人。

书中出现的每个人物,不论他们的社会身份、地位、财富等是怎样的,但一生的活法也算是遵从了其个人意愿,由他们各自的内在精神需求做出选择。正如毛姆在小说结尾说,“书中所有与我有关的人物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强烈感觉到每个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明确而执着的人生追求,绝不妥协,更不盲从。不论过得好坏,他们都活出了自己。故而,试着从书中选取几个重要人物,看他们的人生,给予我们启发。

拉里——一个背离世俗世界的“寻道者”

《刀锋》中的男一号——拉里,是个孤儿,跟随父亲的朋友纳尔逊医生长大。和富家女孩伊莎贝尔青梅竹马,情深意笃。“他的声音多么悦耳。它能令你陶醉,像是散发着香味的仙丹。想到这一点,想到他迷人的笑容、黑得发亮的富于表情的眼睛,我便完全理解伊莎贝尔为什么那么爱他了。”拉里的声音、笑容、眼睛都惹人喜爱,若是在生活中遇到,或许也能赢得“掷果盈车”的惊艳效果呢。

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一对小情侣,却不能顺利完婚,原因在于拉里一方。他不想工作,不想上大学,只想靠每年三千多美金的年金生活。读到这里,不免有点“怒其不争”了。仅二十来岁的年纪,就选择躺平吗!

这个形象正面的拉里,会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他似乎缺少男人的责任意识,没有上进心,不接受任何规劝。一切帮助——现成的好工作——都被他果断拒绝:他要先去巴黎“游荡”两年后再说。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年轻的拉里,有过一段不平常的经历:曾在空军做飞行员,战争中亲历生死,目睹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了救他而悲惨离去。这个事件冲击着他的心灵,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此后,拉里苦苦探索——“人生到底为了什么?”

拉里不上大学,却拼命读书,从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起步,每天达十个小时,他想从书中寻找答案。在巴黎住最廉价小旅店,吃穿简单,形如乞丐。他做矿工,当卡车司机,捐出自己的积蓄。这是个自讨苦吃到自虐程度的人。

世俗人无法理解拉里的“求索”:基督无法解释他的困惑,上帝不能说明一切;印度五年,拉里终于获得真知:“世界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常驻的,我们要让什么东西永驻的想法是愚蠢的;可在我们有机会享受一切美好时而不去享受,那就更加的愚蠢了。”

他在对未婚妻伊莎贝尔描画婚后蓝图时说,“我希望让你看到这一精神生活多么令人振奋,对它的体验又会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你陶醉这寂寥无垠的空间。你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

然而,拉里的“精神生活”与伊莎贝尔的“物质崇拜”,就如同延伸向天际的两条平行线,再也没有交汇的可能。他们的分手已成必然。

拉里,一个完全背离世俗世界的人——“被赋予了高度精神力量的人,过着思想丰富、多姿多彩、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意义的人生,其自身就承载着最高尚的乐趣之源。”拉里是历经苦难,“求得真经”,越过刀锋的人,其灵魂世界成为他唯一财富。

一生致力于成为他人眼中上层人的艾略特•坦普尔登

艾略特是个可悲人物,执着于“让别人高看自己”,哪怕是人生最后一刻。但,那就是他想要的。这个喜欢旅居法国的美国人,只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感兴趣,即使是愚蠢贵族。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势利眼”。

这个一生活在“别人的眼中”的艾略特,以结交社会名流为荣,享受被重视、惹人羡妒的虚荣。“社会交际是他的命根子,宴会与他休戚相关。哪一家请客没有他,就是对他的冒犯,一个人待在家里便是一种耻辱”为此,他做足了功夫,花费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每天不是在举办宴会,就是在赴他人请客之邀。他收获虚假的荣光,热爱打听些“高贵”人们的加料糗事,作为混在名流中的例证。临终前,艾略特曾为没被邀请赴宴,痛苦不安。

想起叔本华的一段话,“一个人若不能在自身内在本质和外在财富资源中找到幸福,而硬要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来寻求满足,那真的是太不幸了。”

以艾略特的富有和极好的艺术修养,完全可以活出自己,不假外求。然而,他不想!他拼尽全力追求的只有一个:借他人的高枝炫耀自己。不如此,毋宁死。这么看,艾略特也算是活出了自己。顺带说一下,艾略特尽管庸俗,却不妨碍他善良,还是有可爱之处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伊莎贝尔

小说中的女一号伊莎贝尔,是艾略特姐姐的女儿,她“清新欲滴”,美得放光,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富有爱心,和世俗世界里的人有着同样的追求,喜欢过富足的生活,在巨大的财富中享受奢华与尊崇。毛姆说,她离不开“方形钻戒和貂皮大衣”。

伊莎贝尔无法接受拉里给她的“精神生活”,她急切地喊出自己的心声,“我当然想要旅游。但不是像你这样。我不想坐二等舱,不想住在没有洗澡间的小旅馆,不想在廉价的小饭店里吃饭。”

这是对拉里“蓝图”的否定,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尽管彼此深爱,却只能最终分开。在伊莎贝尔眼中,拉里“追着云朵,拂着彩虹,留给我的只能是跟着他吃苦受累的过日子。”她要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伊莎贝尔嫁给了狂热的追求者——富家子弟格雷,过上了一心向往的生活。在经济危机来到时,格雷的家族企业破产,突遭变故的伊莎贝尔表现出了大气、善良、坚忍等优良品质,夫妻两个共度寒冬。

后来在拉里的“意念疗法”帮助下,治好了格雷的头痛顽疾。舅舅艾略特留下的巨额遗产,得以助伊莎贝尔夫妻东山再起,重回富人圈。

伊莎贝尔虽然牺牲了爱情(深爱的还是拉里),但生活看起来还是完美的:她努力保住了自己的美丽容貌;获得了孜孜以求的有钱人生活。每天在设宴、赴宴中切换忙碌着,并乐此不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取熊掌而舍鱼者也”

享受堕落不能自拔的妓女索菲•唐纳德

拉里和伊莎贝尔的同学、儿时玩伴索菲•唐纳德,也曾经是个热爱读书写作的“文艺青年”,小时候寡言少语,性格内向,和拉里颇为投缘,常在一起谈论诗作。

据说,索菲婚后夫妻恩爱,形影不离,有一个共同的孩子。只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车祸中,她身体严重创伤,同时失去了她曾经拥有的一切。身体复原后,她成了人尽可夫的风尘女子。

当成年后的三个老同学,在法国的一个小酒吧里再次相遇时,索菲就是个形象花哨,举止放荡,满口污浊的妓女。她自身不以为耻,大方地抽着烟,喝着酒,招呼老朋友。伊莎贝尔心生厌恶,拉里却要“舍身”就索菲于水火——娶她!

拉里的“意念疗法”用在索菲身上,竟也奇迹般的见效:她戒烟戒酒,但形象变得枯槁,失去了生气。在他们婚期临近时,索菲逃婚了——她要回归堕落,那是她想要的生活——自由的吸毒、酗酒、卖笑。

索菲最终裸死于水中,被打捞上来的是令人厌恶的遗骸——到死也没有得到人的尊严。但人各有志,索菲深陷堕落而不愿拔出泥潭,不是什么“意念疗法”可以拯救的。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活?各人心中的答案不一,标准不同,会有不一样的追求,才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人,最终应当全其志,才是顺乎自然的做法,不可加以勉强。《刀锋》让我们懂得:不要以自己的想法衡量他人,竭力“矫正”他人,可能是妨害而非拯救。要知道,人内在的精神需求是坚不可摧的力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活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刀锋》揭示了一个人生真相:每个人的活法是其内在精神需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