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吗?

图片发自App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卡里·纪伯伦

01

每一个父母都关心孩子的成长,每一个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也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是倾尽全力培养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都深深相信,父母的教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我的认知里也一样,孩子的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很大,父母的身体力行,对孩子成长教养也是息息相关的,我始终记住那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也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的影响。

而《教养的迷思》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关于父母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它毫不迟疑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那就是“没有”。

正是看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答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才毫不迟疑地买了这本美国心理学作家朱迪斯.哈里斯的作品《教养的迷思》,想要一探究竟,解答心中的疑惑。

正因为这本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它也因此被称之为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学研究,作者的观点还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乔治.米勒奖”。

事实上,这本书的作者只是一个失业的大学教科书作者,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教养的迷思》1998年出版后,就成为了十多年来有关研究儿童发展与人格方面最为畅销的心理学著作,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

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观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专家们”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

02

书中的观点“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没有长久的影响”,显然对传统心理学观点是一个挑战。

传统心理学认为,决定孩子成长的两个要素是天生(基因)和教养(抚养方式)。大家也都相信,大自然赐予父母一个婴儿,但孩子的成长取决于父母的教养,良好的教养,能弥补孩子先天的不足,缺乏教养会毁掉大自然美好的馈赠。

而本书的作者却认为,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但作者用了很多事实,试图让人信服。

比如,儿童学习语言方面。日本儿童说日语,意大利儿童说意大利语,这些是遗传父母的原因。但也有例外,许多人是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父母对移民国家的语言、风俗、习惯、专业知识一无所知,但他们丝毫没有受父母的影响。作者用这个事实说明儿童并不是被自己父母社会化的。

《教养的迷思》这本书提到,在儿童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基因和同龄人起作用,而父母不起作用。

有一家人,父亲酗酒赌博,母亲整天沉迷于麻将,在这样一个问题家庭里长大的兄弟二人,他们会如何呢,作者接触到了这个家庭,很不幸的是,长大后的弟弟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酗酒赌博小偷小摸,是警察那里的常客。而哥哥呢?却非常上进,大学毕业,考取了律师,在当地小有名气,俨然成了社会的精英。

同一对父母教养下的兄弟二人,竟然有完全不同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际遇,作者认为这完全是基因和同龄人的作用。

03

《教养的迷思》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作者的观点的确颠覆了传统心理学的观点,也的确极富争议。

我十分认可作者“在教养中基因和同龄人所起的作用”的观点,但也相信传统心理学的观点,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中还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视野父母的思维,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路径;父母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作为父母,还是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

正如民国时的那些名人,没有父母思维方式教育方式的超前,就没有宋氏三姐妹的享誉中外,也没有梁思成、林徽因这种让人乐道的建筑大师。民国时尚且如此,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家长又怎么舍得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同伴对孩子的成长的确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父母挤破脑袋,想法设法也要让孩子读名校的原因,在一个好的环境下,在高质量的同伴陪伴竞争下,孩子成长的脚步会更快!

对孩子的教养不能迷思,孩子就是父母的责任,投资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孩子的成长最长情的告白就是父母的陪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