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丨如何面对无力与荒芜

111111111.jpg

要去看懂村上春树,需要一种贯穿所有年龄段的眼光和高度。他了解每个时代的人的内心世界,无论是一步步成长的少年,还是一个伸出援手的过来人,都可以在他的故事中得到自然的流露。

这也是这样的故事能对广大的读者群体造成巨大的引力漩涡的重要因素,其他原因,如平易、丰满、有缺憾美,都是他的作品中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的感受。

与中国故事的强烈和正面化不同,日本故事中大量被翻出的隐秘事件、内心的脆弱与原始欲望之间的勾连、琐碎肮脏的社会环境等等因素,总是在点滴地刺痛读者或者说,是这些东西,首先深深地、大面积地刺痛着作者本人。在《挪威的森林》中,他同样把眼光放在这些事情上,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内容被用以非常柔和、美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冲击力不那么强,也就更加容易深入人心。

在《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经历着脆弱的爱与欲的分离,渡边曾游离于乏味空虚的肉体欢愉。在偌大的世俗风景中,低俗泛滥,大众的内心世界普遍荒芜。作为平凡的人,看到这些让人无言以对的场面往往悲伤难以自持。在此村上春树找到了一种巧妙地与世俗博弈的手段。他通过残酷的洞察,找到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然后将它们并排放在一起,让我们清楚地看见二者之间的一步之遥。故事、人物、理想之间完美的融合,塑造出的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是一个存在着,并且时刻发展着的多元世界。这世界不完美,这里什么都有,这里还很真实,很容易理解。

可以说,读完故事的时候,我也一股脑地将好几个人的人生轨迹经历了一番,可谓痛快至极。最开心的莫过于这些不同的人生,没有一个是老死的。

不为了生而生,我想这是个不错的主题,真实的人生如果能为此渡过也是一大乐事。然而现实的残酷不是真刀真枪的打杀,而是水滴石穿。什么样的水滴石穿?这就像一个人无论如何走不出一种困境——一块石头在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巨变后,仍可能被那柔软纤细时有时无的水给洞穿——非常的无助。村上的成功,在于他将水滴石穿这件事,完完整整、毫无遗漏、细节尽显地表达了出来。这种表达进退自如,就像音乐一样,有着美妙的节奏。同时,有的人是能从这样坚硬的困境之中走出来的,就像玲子和渡边,而一些不被束缚的灵魂可以自由驰骋,这是我们都在向往的,这就是绿子。

思考生死是一件绕不过的事。

在故事中,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生死的思考。直子的姐姐死了,直子的爱人也死了,因此,死就埋在了她生命的土壤里,与她相生相伴。

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都知道,当脚站在死亡的门槛上时,只要能回头一望,走回来,以后的路都是生,而最大的问题就从要不要死变成了怎么去好好的生。突破重围回到现实,或者干脆再转过身一死了之的都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很多人走在生的路上,却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而生,不知道怎么生。

直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多次站在生死之间的门槛上,回过头,走几步,努力思考,努力求生,最终还是走向了死的一端。可以想到,在挣扎求生的路上,她承受了多少痛苦。

从直子的死中,可以看到作者为故事赋予的柔情。直子很美,温柔而且坦诚,非常聪明,开起玩笑大方、地道。

对于这样的人物,许多作者会用一种残忍的方式去打破塑像一样,对着读者“敲响警钟”——别以为美可以持久。但村上提出“死是早就孕育在生之中”这样的理念,让我们每一个读者都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这样的柔情,是很罕见的,在文学中也是凤毛麟角。

值得仔细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在这些凄凉唯美的故事中,总是有一些占据着主要位置的脆弱灵魂,在生死线上来回缓慢地挣扎。

《挪威的森林》这本书对我有着不完全的强烈的吸引力。在正式读完之前,我曾三四次拿起过,可每一次都没有读完。这期间,我读了一些其他的书,也喜欢了一些被称为“现象级”的作家的杰出作品,可是这些都没有抹去我对《挪威的森林》的莫名的向往,我总是想把时间分一部分给它,可是又有更加确切不移、非看不可的某一本别的书占据着我,这种向往就像永远不能停止的一种来回击球似的跳跃,时远时近,时高时低。

在小说中,木月、直子、玲子都有无法磨灭的精神病史,而渡边和永泽代表了两种不被理解的孤独灵魂。他们互相接触,发生简单的现实关系和复杂的内心关系,因为情感的流动的澎湃或平静引起不同程度的爱与伤害。介于正常与非正常之间的背景人物就更多,在现实中麻木不仁和在内心世界里默默承受孤寂。也许这才是真实。

在直子自杀的前后,分别摆放着是直子本人的豁然和主角渡边的痛苦。直子用更快的时间在生的部分孕育出了死,而渡边在木月、直子的死之上得到了生。如果说这个故事想要给出某种启示,我想这种启示至少是要让人首先看清这个世界,把该放下的放下,放不下也没关系。但我想这不是一个类似于儿童读物的教育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热乎乎就像绿子一样明明白白活在许多人身上的真实。

小人物背景的村上春树,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写了自己。他的人物总是有一些类似的个性,有点边缘化,虽不能片面地说这是因为他自身具有边缘化的特质,但他对人群的观察确实具有独到之处,这种独到的视角让他将作品的规划做到了极致,每一部作品都不带有个人标签,却飘散着一股村上气息。他的人物十分内向,虽然各自不同,却喜欢用相似的口吻说话,就像一个人不时地和自己聊天——时空接续无缝,思想也是连续的。

“遗憾的是,其他地方,医生始终是医生,患者一直是患者……但这里是互相帮助,互相引以为鉴。”

《挪威的森林》是一本书读十遍还不觉得腻烦的小说。在文学阅读娱乐化的时代,一本小说几乎只存在于一个星期的电子文本中,经过一次酣畅的阅读后就成为一堆数据垃圾。但《挪威的森林》可以清晰、层次化的得到每一次阅读的收获——第一遍获得故事,第二遍欣赏文字,第三遍追溯细节……每一次阅读都很愉悦。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上春树丨如何面对无力与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