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1

【文章思考脉络与思考问题的分析】

曾曈曈|作为文化展演的乡村社区再造实践——

圣修武县大南坡村的人类学观察

一、本篇文章的思考脉络

本篇文章首先提出了中国乡村人类学的概念与乡村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乡村人类学开端起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汉学家与人类学家对于中国的乡村的关注,当时的研究模式是教授带领学生进行的田野调查。进入到30年代,中国本土的人类学家开始了他们对于中国乡村的主动探索。到20世纪80年代,乡村人类学呈现出了繁荣的局面,涌现出了大量到专著,较有代表性的是《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银翅》《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私人生活的变化: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当时写就这些专著学者都是在乡村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所得来的资料。

乡村社会研究的对象:社区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地域、生活方式、文化组织。在这里社会与社区并不是相同的概念,社会偏重于指称社会的关系。社区则是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呈现。社区是将时间与地域共同纳入进研究的范畴的某地人民生活的呈现。

学者王铭铭曾就社区这一概念的相关研究化分的三个具体的阶段进行说明。

其后,笔者具体谈论了她进行田野调查的地点河南省的大南坡村,依次介绍了村庄的人口与民族的构成情况,村庄人口的年龄分层情况,村庄的文化与信仰的建筑情况。此外具体勾勒了村庄的发展阶段,大体作者提到了四个阶段。

在对这一村庄进行大致介绍后,开始进一步讨论关于社区再造的实践这一问题。社区的再造实践又分别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方面是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的再造。另一方面提到了自组织和社区活动的两造。建筑的改造包括老建筑的改造,传统公共建筑的赋能两方面的层次。

自组织和社区活动的再造相对于建筑的再造而言是一种“活态”的再造。这里就所括了地方戏以及艺术团的再造。

在提到了社区活态的再造时,就引入到了人类学中的“文化展演”的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人文科学的“表演”这一概念,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表演存在两种看法,一种理解为特殊的艺术交流方式,另一种则是特殊的显著事件。进一步从“表演”谈到了“仪式”这一概念,仪式则是带有这种表演形式的对于社会关系的一种表演与戏剧性的呈现。经由仪式,来呈现社会的结构。

接下来,笔者进一步谈到了“文化展演”这一概念的概念的提出情况以及与仪式这一概念的联系。

“研究文化展演”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文化展演来理解社会文化的主题变迁的一个过程。

最后笔者谈到了文化展演的五个特点,文化展演与其他事件的时空区隔性,文化展演的象征性,其属性是作为公共的事件,异质与多元性。以及升华与强化人的情感的功能。

接下来笔者将他所描述的社区活动,定位于文化展演的原因所在。

二、本篇文章的思考问题

本篇文章所思考的问题就是将社区营造作为文化展演的一种方式来进行思考。这种文化展定作为一种来自一起走社区生活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刻地洞悉社会的生活本身。

文化展演是一种社会地生活的带有“形式化的浓缩”。通过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乡村文化阐释的另一个独特的视角,也是乡村社会的变迁的一种折射。

                    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张兆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