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善与恶,罪与罚

        上次去书店的时候看到这本《朗读者》,刚看封皮的时候还以为是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集结而成的书籍,再一看作者是本哈德.施林克,他不仅是德国小说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法学家、法官。起初就是因为这种不经意的好奇心买回这本书,从昨天晚上开始阅读,到今天上午看完,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就如卡夫卡所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本哈德笔下的故事单纯而简单,但又不能单纯的理解一个爱情故事。15岁的中学生米夏恋上了36岁的女电车售票员汉娜,就这样年龄相差二十一岁的他们开始交往、并发生了身体关系,每次汉娜都会要求米夏为自己朗诵,就这样维持了三年的超出伦理的恋情后,汉娜突然不辞而别。男女主人公再次相遇是八年后,汉娜作为被告出现在纳粹战犯的法庭上,此时米夏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大学生列席法庭,旁听并见证了完整的审判。

        在辩护的过程中,汉娜的身份渐渐地水落石出,她曾在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担任监狱看守,主要负责将犹太人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说她是一名冷血的刽子手一点都不过分。在监狱中,她会挑选体质羸弱的犹太女孩为自己朗读,她没有解释这是出于对将死之人的一丝丝善意,还是为了让她们在被送上刑场之前自己内心能够好受一点。在法庭上,她被其他女看守指认为指挥官,是汉娜书写了向党卫队的书面报告。

        看到这里,仿佛觉得情节很平实,没有任何波澜,但是,汉娜是一个文盲,她根本就不认识字!她为了隐藏这个秘密,接受了法庭终身监禁的判决,期间米夏依然会为汉娜朗诵,并刻录在磁带中邮寄给监狱的汉娜,却从来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但是汉娜在狱中历经千辛万苦学会了写字和阅读,她经常会用歪斜有力的字体给米夏简短的回信并致谢。直到十八年之后汉娜因为表现良好而提前释放,监狱长根据邮寄地址找到了米夏,希望米夏帮助汉娜适应监狱外的世界。出人意料的是,汉娜却在释放的那天早晨选择了上吊自杀。

        读罢《朗读者》,让我想到了之前的一部电影《烈日灼心》,它们都想诠释的是人因为曾做过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善与恶总是交织着,作为亲历者,如何评判过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苦苦思索至筋疲力竭之时,会发现想要真正领会这些东西,只能从内心深处去寻找。

        当法官宣读完审判结果,汉娜从被告席被带走的那一瞬间,米夏原以为她会看自己一眼,但是她没有。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的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又无限疲惫的眼神。这一幕深深的烙印在米夏的心中十八年,对于曾经的“恋人”,他不知道如何割舍这种复杂的情感,而是默默的接受了事实。

        汉娜被释放前一周,米夏去监狱探望她。此时的汉娜身材臃肿、白发苍苍,早已风韵尽失。米夏还是尽心尽力的给她安排出狱后的住处、工作,以及制定了帮助她融入社会的计划。就在释放的当天早上,汉娜选择了自杀,带走了永远没有说出口的秘密。米夏遵从她的医嘱,把她积攒下来的7000马克捐给了犹太人“扫盲联盟”,米夏带着的联盟的感谢信笺到了汉娜的坟前,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站在她的墓前。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在以后的日子中,米夏还是会经常想到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岁月的长河并没有涤尽汉娜的模样、气味,甚至她偶尔的柔情似水、脾气暴躁。这些记忆会黯淡,更会伴随着米夏走过余生。

        男主人公米夏象征着德国战后的第二代人,汉娜象征着曾犯下累累罪行的第一代人,子女如何看待父母的过去并接受这样的事实是德国曾普遍关注的问题。最终,作者在书中也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因为内心崇高的法则无法完全用一些具体的道德和常识来衡量。当无法完全接近真相时,善与恶的界限又应该如何去界定?那些掩盖过去的人,是为了逃避过去,还是害怕面对未来?不同的人看过《朗读者》应该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或浅或深的答案。

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记忆中触碰到过去的旧痕,而过去既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的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