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 Human Bondage-人生的枷锁》

Of Human Bondage中文译过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人生的枷锁,一种是人性的枷锁,我也并不知道这两个究竟哪一个更为合适,所以究竟还是尊重原文的好。

这本书真的超级长,我读了快二十个小时才读完,而且其中涉及到了很多我不了解的东西,比如他们的教育制度,等级制度,宗教等等方面的。但也因此引发了我的兴趣,我觉得自己有必要了解一下,好更能理解人物的内心思考和所作出的选择。

主要集中表现的是两方面的主题:一是幻想与情欲对人生的束缚;二是“机会是盲目的,人生无常”,然而人生却能编织成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图案。前半部分着重于表现“真与美”的主题,后半部分着重于表现“善”的主题。人生枷锁包括家庭、宗教、情欲、金钱、职业及寻求人生意义等诸多方面。【来自文中的解读】

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他都一直在思考,突破自己,实现自己内心的自由,找到内心所向。我认为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到文章结尾,我将他的一生划分成了9个阶段。

阶段1:在伯父家寄人篱下。菲利普失去双亲之后成了孤儿,寄居在没有孩子的伯父家,然而伯父是个脾气并不怎么好的人,而且对菲利普并不怎么关心,有时还会因为做礼拜,玩玩具的问题而责怪他;伯母虽然是个慈母,但一生都附着于伯父,基本毫无自己的想法,但对菲利普还是很好的。即便如此,菲利普的童年依旧是孤独的,也因此养成了一种不会和人太过亲近的性格。

阶段2:在特坎伯雷的皇家工学上学的日子。在这里上学的日子中,菲利普由于天生跛脚而被嘲笑,由于年级小而被欺负,但同时也在这里感受到友谊,又失去友谊。由此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对于好朋友的渴望,对于好朋友的一种占有的心态,又将自己的全部情感寄托在朋友身上,期望能和自己融为一体,分享所有的喜怒哀乐。当这个人和另一个人好的时候,就开始生气,愤怒。也曾因为老师的表扬而想要朝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这里,只有校长是真心的为了菲利普好,即便自己很忙,但仍旧有意耐心的为他指一条在他看来的明路,然而对于菲利普而言,他并不需要。菲利普的思想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只要是自己所想的,无论如何都要坚持,直到达到目的。最终在重重阻碍下终于顺利去了德国继续修学。

阶段3:在德国。来到新环境下的菲利普心情无比愉悦,他认为自己终于离开了那个一切都不如意的地方。来到新环境虽然仍旧孤独,但是自己独处的时候仍旧能感受到鸟语花香以及周围一切的美好。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人,沃顿、海沃德、威克斯等,这些人围在一起讨论的关于宗教的问题使菲利普接触到了不一样的思想,也终于明白了为何牧师的言行、思想有时候并不和所信仰的道义一致。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经历了迷惘、思考之后终于有了结果。以前他认为,宗教指的是英国国教,不信奉国教的教义乃是任性妄为的表现,肯定迟早要受到惩罚的。而现在他感受到人们只是由于顽固或是自身的利益才坚持信仰的,他们心里都知道这些信仰是假的,却故意欺骗别人;假如无论一个人的信仰如何,他的灵魂都能得到拯救,那么信奉英国国教也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了;认为自己正确毫无意义,大家都认为自己正确;信仰是从外部强加给人的,完全是环境和榜样在起作用,新的环境和新的榜样给了他自我认识的机会。最后他轻而易举的抛弃了儿童时代的信仰,好像脱去一件他不再需要的斗篷似的,也会感受到孤独,但内心兴奋,摆脱了堕落的恐惧,也摆脱了世俗的偏见 。从此之后,都能在一个更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自由的呼吸,也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突破了宗教的枷锁】【不仅仅是宗教问题,我以为这种方式可以延伸,也许曾经你非常坚定信仰的东西只是一种心安的方式,当你发现这种心安的方式成为束缚你,压制你自己的一种方式的时候,假使你抛弃掉也并不会有什么不一样,反而会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自由。】

阶段4:在伯父家短暂的停留。在伯父家的这段日子他初尝了爱情的美妙,同时又对自己接下来的打算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对可能年近四十岁的威尔金森小姐并不是爱情,而是菲利普内心的懵懂、冲动、爱恋等铺天盖地的冲昏了他的头脑。在德国所亲眼见过的关于爱情的故事,海沃德所讲述的各种风流韵事都让菲利普对爱情充满了幻想以至于只是迫切的将这种情感暂时寄放在威尔金森小姐那里。这里主要思考点落在究竟什么样才是爱情?一是针对恋爱对象本身,是刚好因为爱情的思想萌芽,只要给了自己一种恋爱的感觉,而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还是只是因为是这个人,这个人给了自己一种恋爱的感觉,而别的人都不会有;二是针对恋爱过程中做的事是出于爱以及气氛烘托情不能自已而无法控制,还是仅仅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或者证明自己能够做到。因为文中清楚的描述菲利普对威尔金森小姐并不是爱情,同时在与她幽会的过程中菲利普想的都是如何证明自己可以,向海沃德写信时也虚构了这段关系并刻画的非常浪漫但又与事实并不相符。显然,这些东西都清晰的成为了我自己脑海中对于爱情的界限。

阶段5:在伦敦当特许会计师学徒。菲利普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为了能顺利去伦敦,只能听从伯父以及牧师的建议,去伦敦当学徒。在这里当学徒的时间内,菲利普经历了没有朋友的孤独、在巴黎短暂出差之后对巴黎的向往、对单调乏味的核对审查工作的厌恶等等情感。我以为菲利普最终讨厌伦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伦敦他并没有感受到和之前不同的地方。在这里他没有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关爱,没有感受到来自工作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没有感受到来自伦敦这种城市的接纳,自然而然便想要逃离。引发我思考的是对于人选择自己未来工作方向的可能以及下面这句话的正确性与否【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应该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我们对于自己喜欢什么确实是不那么的清楚,但是我们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假想一下,如果把自己所热爱的当作谋生手段,那么这种热爱一定会变质,所以在选择谋生手段的时候何不选择一个自己并不讨厌,但确实也能从中找到乐趣的工作呢?对此我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但我想我可能表述的并不准确。我以为我会热爱我将来的工作。首先工作的内容我一定带有兴趣,其次我一定带着狂热的热情去工作,从中感受到把一件件的事情从杂乱做到优秀的状态或者说是极致,再者我一定从这份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感并有为之奋斗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现实可能并不如我想的如此乐观。在后面菲利普最终终于决定去学医的时候可以说是加深了这种看法。我们对于人生的迷茫从来都不只是当下的,而是时时刻刻的,只是迷茫的问题不同而已。

而对于【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应该坚持不懈,善始善终】这句话很明显是片面的。这将在菲利普在巴黎学画得到论证。

阶段6:在伯父家短暂的停留。为了去巴黎学画和伯父以及牧师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激烈斗争才得以最终去巴黎。我每次都把这个阶段单独作为一个阶段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这些时间段的停留都使菲利普不断的在总结过去发生的事情,思考未来的可能,是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段,同时也是和伯父伯母之间的仅存的一点相处的时间。对于伯母,菲利普是感恩的,但是却丝毫没有任何亲人之间的情感。这次回来看到伯母苍老的容颜,心里无不动容。但相对而言,菲利普只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以为这是菲利普最普通的人性,虽然略显丑陋,但是无比真实。                                                                   

阶段7:在巴黎学画画。菲利普感受到了来自身边学画画的朋友的大量文化输出的冲击由此认真的思考了艺术和生活,领会到艺术的本质,同时遇到了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及第一次见证朋友的死亡。普赖斯小姐是个怪异的人,但我认为这种怪异归咎于内心的敏感,她一定认为菲利普是和她一样的人,所以才不可抑制的爱上了菲利普,但是菲利普本身是个十足的绅士,绝不可能作出一点与此相违背的事情。普赖斯小姐本身对画画并无天赋,而且她也不自知自己根本画的不好,自身经济窘迫,却仍旧坚持去画室画画,最终活活饿死在自己租的小房子中。是件悲惨的事情,心疼但是却又无可奈何,这能算的上是对艺术的献身吗?我也不知道,但当时确实给了我一种莫大的触动,在后期我仍旧看到了类似的事情发生,比如克郎肖的死亡,我并不是很明白他们为所谓的艺术献身究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还是愚蠢的行为,我又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资格对此评头论足,因为我对艺术一无所知,对他们的文化背景也一无所知。【真正的画家、作家和音乐家身上有一种驱使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力量,因此他们不可避免的要让生活来服从于艺术。】【生活是为了体验,而不是为了描绘】为此,菲利普终于对自己是否还要继续坚持学画画产生了怀疑,在得到老师福内特的答案自己并没有天赋之后毅然勇敢的放弃了学画。在这也许就可以解释阶段5中【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应该坚持不懈,善始善终】这句话的涵义了。我想这就是选择大于努力的另一种说法。这句话对于方向不正确的人来说就是毒药,因为你根本看不见任何未来,你再努力下去永远也看不见太阳。当人生阅历,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对于某个可预见结果的目标,这句话一定是适用的。

【再没有比不断地为自己的生计操心更丢脸的了。我蔑视那些瞧不起金钱的人。他们不是伪君子就是傻瓜。金钱好比人的第六感官,没有它,你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其他五个的作用。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中能办到的有一半你就办不了。唯一须加小心的是,不要入不敷出。你常听到人们说,贫穷是对艺术家的最大的鞭策。其实,他们从未亲身体会到其中的严酷,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他们不懂得贫穷使你变得多么小气,使你蒙受无穷的耻辱。它砍断了你的翅膀,像癌症一样地吞噬你的灵魂。人们并不要求巨富,只要求足以维护人的尊严、不影响工作,做个慷慨、直率、自立的人。我真心地可怜那些纯粹靠艺术糊口的艺术家,不论他们是作家还是画家。】我以为这可以当作处事的准则,一昧的强调清贫是愚蠢的,然而一昧的看重金钱是庸俗的。

阶段8:因伯母去世而再次回到伯父家短暂的停留。自从菲利普的母亲去世后,他还不曾失去一个近亲。伯母的仙逝使他震惊,也使他心里充满无可名状的恐惧,这是菲利普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必死的命运。然而当他看见伯母那张脸的时候,菲利普心中却只有一个感觉:多么无用的一生!在葬礼举行的过程中有太多复杂的人性显露出来,饥饿、攀比、害怕、伪装、虚荣等等等。其次是菲利普终于摆脱了内心别人对于自己看法的恐惧,决定不再画画之后,终于决定去学医了,这是菲利普父亲一直从事的职业。

【凭自己的努力而出点差错,比靠别人的指点规规矩矩的行事得益更大】

阶段9:在伦敦学医。这一段时间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小阶段:一是遇见菲利普眼中真正的爱情;二是身无分文中止学业过上了饥寒交迫而最终只能去商场当售货员;三是重新返校继续学医、当医生助手,以及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生活方式和一生所向。直至现在我仍旧不明白菲利普为何会爱上米尔德里德,明明在他眼中她是如此不堪,却甘愿一次又一次的被她骗,为她收拾烂摊子,直到最后自己一无所有。这与我之前之前竖立的爱情观有了无比大的冲突,我一直认为爱情一定是因为互相吸引。但在菲利普这显然不是,无论是后来遇到的解语花诺拉还是最终求婚的萨利,他都清楚明确的知道不是爱情,所以这真的让我迷惑(以后慢慢体会吧,至少在我看来米尔德里德真的不值得)。最终菲利普终于摆脱米尔德里德这种爱情的枷锁的时候,真的心里倍感欣慰,可是菲利普却仍旧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在帮助她,这种骨子里的善真的是太让人佩服了。倾家荡产不得不变卖所有能卖的东西,最终露宿街头,去做了自己曾经蔑视的工作,甚至想自杀,这种绝望的处境也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可是菲利普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这个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的邪念,希望伯父早点死亡,好继承财产,马上改变现状,但终究还是没有实施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仍旧认为菲利普展现了几乎所有可能会有的邪恶的一面,但最终还是战胜了这些邪恶,意念的强大是值得赞扬的。我以为在阿特尔尼一家中我看到了人性中的太多温暖:他们温暖、善良、勤劳、有爱、乐观欢乐......在决定向萨利求婚之前,菲利普本想去西班牙旅行,继续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答案,但是萨利让他终于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之前也已经得到了部分结论,但是个并不怎么好的悲观结论,因为萨利,这个结论才更温柔和完整。

【灵魂提问】

人活着的意义究竟为何?人生的意义为何?

两千年前流泪痛悼死者的人们,已经同他们为之哀悼的死者一样变成了一抔黄土。

人活着究竟有什么用呢?世间万物,一切皆空。

答案很明显:人生毫无意义。

地球不过是颗在空间快速运行的星体的卫星,在形成地球这颗行星的某些条件的作用下,生物应运而生了。既然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地球上有了生命的开端,那么,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也将会有生命的终结。人,并不比其他形式的生命意义更重大;人类的出现,并不是造物的顶点,而是自然对环境做出的反应而已。

“人诞生于世间,受苦、受难,然后死去。”人生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他出生与否,生死与否,都无关紧要。活着微不足道,死也就无足轻重。

假如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话,世间就无残酷可言。他所做的,或尚未做的事情都无关紧要。失败不必介怀,成功也等于零。他是暂时占据地球表面之一隅的芸芸众生中的最不起眼的人。他又是全能的,因为他已经从混沌中,探索出人生无价值的奥秘。

关于克郎肖留给菲利普一块波斯地毯让其自己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好比织工在精心地编织他的图案时,并非出自什么目的,只不过是满足其美感的快乐罢了。人生也可以如地毯织工这样度过,或者说,假如一个被迫相信自己的行为并不由他自己选择,一个人也可以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即他的人生也不过是一种图案而已。他不需要这样的地毯,也没有什么用途,他这样做,只是满足自己的乐趣,从他自己的生活、行为、感情和思想的五花八门的事件中,可以设计织造出有规则的、精致的、错综复杂和色彩缤纷的漂亮图案。

在人生毫无意义,一切都微不足道的思想背景下,他认为一个人可以从宽阔无垠的人生中(这是一条长河,既无源头,又川流不息,却不流归大海),随意编织成图案,从而获得个人的满足。有一种最清晰、最完美也最悦目的图案。在这种图案中,一个人诞生,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生存而辛苦劳作,最后死去。然而也有别的样式的图案,既错综又奇妙。在这些图案里,幸福不涉足,成功不问津,但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乱人心思的雅趣。有些人的一生,其中也包括海沃德的一生,他们的人生图案还没织完,就被盲目冷酷的命运切断了。到那时,有人说“这没关系”之类的安慰的话,就令人惬意了。

还有些人生,如克朗肖的人生,提供的是一种难以仿效的图案。在人们能够领悟这样的人生已被证明为正当之前,旧的观念必须改变,传统的标准必须更换。

用幸福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人生似乎是可怕的。人生可以用别的标准来衡量时,他似乎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幸福和痛苦一样微不足道,它们的来临跟人生中的其他细节一样,都被编织进了那精心制作的图案里。

现在,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过是使人生的图案增加复杂性罢了。当生命的终点临近时,他将为图案的完成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它将是件艺术珍品,其美丽将永不褪色。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它的存在,而随着他的死去,图案就立即不复存在了。

人之所以能够苟且偷生,正是因为人生毫无意义的缘故。

世上只有少数人深切地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并懂得充分地利用时机及时行乐是多么必要的。

克朗肖生前告诉过他,生活的事实对于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他靠自己的想象力,永远占据着空间和时间这两大领域。

一个人生下来,工作、结婚、生儿育女,最后死去。这不也是最完美的图案吗?也许向幸福屈服就是自认失败,但这是比无数胜利还要强的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Of Human Bondage-人生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