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思特里克兰德

电影里,他人的故事;书籍里,他人的人生;我心里,装了满满的他人。目光投射在他人,似乎是时代的特色;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却总是那么的有点怪。《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最后镇北堡瓮城上,西洋武士对紫霞仙子说,“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这是生命的忧伤。听到了论文的题目是“我眼中的某某人”,还是在说他人的故事。不,我已经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他人身上了,用他人的故事言说自己,是最美的誓言。我眼中的他人,是我自己的化身,是我此生的修行,做我仅有的一生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世界,便是如此。

这个世界,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但却不能做自己。你是好孩子、你是好学生、你是好职员、你是好老板、你是好丈夫、你是好爸爸等等,摘掉这些称号,自己还剩下什么。我想,这个时候的你,是世界里毫无还手之力的孤儿。为了谋生,一生汲汲营营。是生活过你,还是你过生活?可以扣心自问。王尔德说: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从未认识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如何来爱呢?很多人多说:我想要用我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据于此,我想问:“你喜欢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喜欢?如何去做?”我们只是想,只是想,只是想,却不去真正的做。李子染所营造的美好生活,表达了他人所喜欢的生活,却也是他人痛苦的提醒。你想做自己么?你愿意为了做自己而作出相应的牺牲吗?你不用回答我,只需要自我思考。席慕容在《独白》里如是说:“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你永远都保有自己,但是却对自己视而不见。如果你能主动去寻找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那是你一生浪漫的开始。

西方文化鉴赏课,我莫名其妙选的。学校的校园网卡的厉害,校园网络平台也像年久失修的破旧城堡。为了选课而选课,有点这种的意味。当然,我喜欢阅读,阅读是我成长的一部分。当然,我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虽不至不堪入目却也难以拿出手。在阅读的过程里,我看见了自己,虽然她呆呆的,貌似有点笨,却也可爱。说实话,上课我很少认真听课,却也听课。我想听见课题上有不一样的事物,所以听课,细心留意。但老师似乎并没有耐心说一点有别于课本的东西,理论无法联系实际,让我这下里巴人无法触及高高在上的闪着智慧光芒的理论知识。我这愚笨的脑袋,挑剔而难养活,死记硬背知识是它的水平。我近期阅读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书中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他知道世界在变,教育却并没有随之改变。在罗伯特看来,孩子们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个过时的教育体系中,学一些他们永远用不着的东西,并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做准备。”时代在变,名言警句也不能一概论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是不存在的。但这句话,却也有一定合理之处。教学的教科书,概率极小的是今年才出版的。其中些许思想不乏落后之势,事例过时也未可知。“陈旧的思维是我们的负债”,言明了更新思想的重要性。不过,也不能说“陈旧的思维”就是不对的,陈旧的思维,也有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在旧的基础上更新思想,是继承与发扬,不是么?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看不太懂,追求终极吧,我可能并不是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深感抱歉。彼得汉德克的《痛苦的中国人》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文字随时间而流动,他的文字不刻意雕琢,目光在哪、脚步在哪、心在哪,文字就在哪。会走路的文字,自然的从笔端流淌在纸上。他用一种异乎真实的态度,去勾勒生活的全貌,追求人类最自然的品格。我并未读完《痛苦的中国人》,故而不能深入讨论,只能说我目前感受到的。老师说了期末论文,不能抄袭,我也就只能自说自话了。我跟愚笨,未能如范文一般优秀而深刻的使用优美无缺陷的语句娓娓道来,只能用自己残缺的语调说着“似话非话”的句子。

《东京大饭店》是一部不错的电视。一群经历挫折与冲突的中年人,像信徒一样为了当初的理想而成长、而治愈、而奋斗。随着年岁的增加,捧着泡了枸杞的保温杯,说教说教那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成了中年人的一个标签么?步入中年、意志消沉、不再活蹦乱跳、不再靠梦想而活,中年人的宿命只能如此?王佐良大师,翻译了西方的《青春》一诗:“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年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弱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把这首诗,认真的装在心里,青春依旧,梦想依旧,不论年岁如何累加。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不曾懂得,直到我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深切含义。毛主席曾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耳熟能详,但那有怎样,我不喜欢课本;直到我看了《钱学森》,了解了那个“学问像森林”的伟人,我才知道知识的力量如此巨大。毛姆曾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当时只道是寻常,却走进了《月亮与六便士》,故事情节简单,总的来说,描述了一个原本生活幸福美满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突然顿悟,抛弃了现有生活而去荒岛追求艺术和理想的故事。

思特里克兰德,一个努力赚钱且有着美满家庭的平凡人,一个没有画画基础却又有画画梦想的人,一个社会地位不错的沉默寡言的中年大叔。就是这样一个人,突然抛弃了一切,只身一人前往巴黎,露宿街头,吃不饱穿不暖,没有钱买画画的原料和工具,即使画了,也卖不出去,濒临死亡,依旧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我要画画。

他的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中年是一道分界线。中年之前,他是拥有平凡人一生所追求的一切,生活精致而井井有条。中年以后,他活的像一个神,却也像一条狗,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神,活在他人世界里的狗。他病了么?疯了么?是抑郁症患者?还是患精神病的人?都不是。他,是自己。他,做自己。他,寻找自己。他不在拘泥于世人千篇一律的活法,他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过活自己的一生,无人可以复制的一生。我们自以为自己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已然是自己独一无二的一生;但世界70亿人,总有那么些人和你的人生如出一辙、相似度高到以假乱真。你贪念世间人造的人情温暖,你贪婪世间人造的物质之美,你执着世间人造的名声地位,但不曾寻找自己。汲汲营营一辈子,依旧是平凡的一生。如果灵魂不曾醒来,那就嘴角含笑的沉睡至离开这个世界;如果你的灵魂醒来,碌碌终生的追求“六便士”是你的选择?还是脚步随心灵而舞蹈,去到月亮之上?

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的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从古至今,从西至东,做自己,都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最自由的追求。做自己,需要具备群己权界意识。群己权界是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1903年,严复将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名著《论自由》译成中文。在确定中文书名时,严复几经斟酌,将之定名为《群己权界论》。群己权界,“群”者,群众,公共领域也;“己”者,个人,私人领域也;亦即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要界限分明。每个人都有权行使他的自由,其界限是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缺乏群己权界的后果是什么呢?一个当权者,他的亲人犯了事,他并不公私分明而是运用自己的权力去大事化小。缺乏群己权界的社会,无疑是混乱的。在私人领域,那你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在公共领域,个人必须遵守必要的公共规则,否则就是越界而行,后而果之,群起乱象。哪些是私人领域?哪些是公共领域?应该严格思考与区分。言而总之,于个人,学会尊重,要有分寸,不指手画脚他人的人生,也不善良的没有锋芒;于社会,私人领域谢绝公共权力的介入,私人也不随意入侵公共领域。保有自己的权利,但不侵犯他人的权利,这就是群己权界。群己权界,是做自己的一个客观表达。

温馨小提示:阅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需要搭配奥斯卡•王尔德的《道雷格林的画像》,这样才能领略其味。思特里克兰德,做他人时沉默不语,自己时酣畅淋漓;道雷格林,做自己时痛苦不堪,做他人时幸福沉醉。吃法国菜,缺了红酒,是残缺的,食之无味。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残缺是一种美,不完美就是完美;但我也说过,一条准则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盖棺定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一概而论,犯了固守陈规的错误。你是活在《楚门的世界》里,还是活在《肖申克的救赎》里,亦或是活在你创造的世界里?心中的世界与入眼的物质世界,谁真谁假?“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是庄周梦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了庄周?不得而知,就像曹雪芹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时光如水,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我们懂得的时候,不再年轻。这就是人生。做自己吧。如果可以,追求“月亮”的人生更美、生命更属于自己……

毕淑敏在《恰到好处的幸福》里如是说: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时光还长,我与西方的文学世界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思特里克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