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板块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图片发自App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多年来,见仁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自六年前余映潮老师莅临汝阳传经送宝以来,在汝阳各中小学涌起了板块是教学的热潮,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受益匪浅,这种模式也被诸多语文教师所模仿。

        从本学期开始,南街小学语文教学也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板块式教学模式过度。从上周开始,在教导处的精心指导下,在教研组的认真组织下,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为了使这种模式更快、更有效的为教学服务,使学生受益,每一节语文公开课我都不敢落下,一边聆听,一边记录、一边思考。余老师的板块是怎样设计的?有没有固定的格式?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怎样才能把这种模式看清、摸透,让我们熟练运用?我想这些问题是我校教研团队乃至学校应该去思考探究的问题。

        连续几天,我一直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在给老师们评课的时候,我无从说起,因为我对这种模式一知半解,在很多方面或许还没有老师们理解的透彻,所以这段时间,闲暇的时候,就在网上搜集余老师的课例视频,从小学低年级到小学高年级的、还观摩了几节初中的课程,通过认真学习,略有所悟。

        余映潮老师在《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自序中说:“我没有建立什么思想体系,也不刻意追求形成什么语文教学派别,但我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都要求做到非常贴近一线的教学。“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是我的教学常规。”这段话体现了余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们知道,在语文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但如何落实、能否落实、怎样落实,这也是学校最关注、最想实现的问题。通过学习,也在余老师的课中找到了答案。在他的课中,学生主体基本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之中,无论是听、读,还是说、写,都给学生留有充分活动与思考的时间,都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都有一套相应的操作方式和办法。学生所有的活动都能与他们的接受能力、思维水准紧密结合,没有任何玄虚花哨的噱头,也没有什么预设的圈套,而是一步一步地前行,一层一层地推进,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向目标,并一一落实。

      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余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的,充满了“语文味”。余老师的教学思路,目标明确,步骤简洁实用。步步不离目标,每一个目标都由学生通过自我探究的努力来完成,每一节课,他都会十分简洁明了地告诉学生: 学什么? 用什么方法学? 经过哪些步骤? 达到什么目标?语言温和,思路清新,讲程序、讲方法、讲语文知识和言语材料的积累、讲语文能力训练的质量与效率。学生活动实实在在、仔仔细细、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讲,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充满了“语文味”。

      就板块设计来说,还没有发现余老师所设计的板块有固定的模式,因课而异。因为语文课类型较多,精读课、阅读课、古诗词等等,学生年级段不同,所设计的板块也各有不同,但他的设计都没有超出“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的设计理念。

      新教育实验指出: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所以,如何在课堂的有限之中,尽力实现教育的无限,还需我们教育人接下来的孜孜以求。板块式教学,我们刚刚起步,但是我们会从零开始,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只要努力,南街小学教改的春天一定会含笑而至。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板块式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