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钢琴之路——第一次登台演出

我是叶子,两娃妈。心理学工作者,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3年。这是我第74篇原创手稿。

老大从2019年3月份开始学琴,换了两个老师,为了离家近点,方便练琴方便接送。

刚开始学琴的两个月,我都是陪着学,陪着练,总有一个观念“孩子一开始学琴,就要陪着孩子练琴,才有好结果”“孩子学不好琴,其实是家长无法坚持”,于是,在感情上,总是觉得学琴是一条艰苦的道路,有许多的畏难情绪,迟迟没有决心开始。直到2019年过完年,老大自己提出要学钢琴,我才决定开始,然后开始陪学陪练。

陪了两个月,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自己也可以弹不少曲子,可是,一出差,一拉下三节课,感觉自己就跟不上了。读谱识音我已经无法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每天在路上的匆忙赶路,也让我觉得有点疲惫。

于是,做了一个决定,到楼下的琴行练琴,下楼就可以弹琴,下楼就可以练琴,一切以方便经济为重要考虑因素。换到琴行后,我也慢慢没有陪老大学琴和弹琴了,我已经完全跟不上节奏了,老师一周两节课,一节主课,一节复习课。没有陪练,没有在旁边的指指点点,老大倒也是很自觉,自己可以在练琴房里弹奏个40分钟。我就负责他下课后陪他跑步,和他到处晃晃。

这样的亲子关系也少了很多的冲突,彼此有空间有距离。于是到了本周六的比赛,老大第一次要登台演出,参加澳门钢琴邀请赛。我陪着他两次去练琴,然后,发现他的手型已经“无形”,陪他练琴的两个月,我听到最多的是“手型,是最重要的”不是用手腕发力,是用手指发力。

第一次登台演出挺顺利的。但内心感受到隐约的焦虑,和钢琴老师做了沟通,和我自己做了沟通。接下来,也得调整上课内容,增多一些监督。

写在老大第一次登台演出的今天,深深感受到教养需要在放任自由与严格管教之间获得平衡,需要在自我空间与陪伴空间获得平衡,而在获得平衡中,变化是唯一不变的。这个平衡也因孩子的特点,因家庭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明确的是,这个平衡,最终是为了培养一个自主自立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孩子。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大的钢琴之路——第一次登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