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 | 乐观之外,你还需要WOOP思维

方法 /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 WOOP思维

昨天的文章里,我们说,想要让我们的行动有张力,想要真正的改变并行动起来,我们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在头脑中有一个要完成的作品或者自我形象。

但是,这个头脑中的作品,能推动我们持续行动直至完成它吗?

见:WOOP思维

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定好目标,列好计划,买来书,买下课程,买健身卡……买完之后,却迟迟不肯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书不看,课程不学习,健身房不去,心理也没有什么愧疚感,好像买书、买课程、买卡之后,就已经完成了大事一样。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分不清什么是计划的行动,什么是真正的行动。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大脑就会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这时候,行动的张力就被消减了。

并且,当我们的幻想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想法设法不去跟现实接触,以避免我们的幻想遭到破坏。

所以,只有乐观的幻想和计划是不够的。

心理学上给出了一个跟能推动我们行动,并将行动持续进行下去的思维方法:WOOP思维。WOOP中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如下含义:

W——Wish,愿望,就是我们心中的幻想。
O——Outcome,结果,就是具体我们主要做出来的作品。
O——Obstacle,障碍,就是我们在做出作品的路上可能遇到的障碍。
P——Plan,计划,就是结合目标和障碍列出的计划清单。

WOOP思维中,结果->障碍的顺序是很重要的。你得先有了目标并乐观地想象出目标实现后的好处,让目标的张力先建立起来,再开始考虑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

而在做计划的时候,可以采取“如果……就……”句式来避免拖延状态。比如,你可以列出这样的计划来:如果吃晚饭,我就跟家人聊天。如果刷牙洗脸完毕,我就翻开书看几页。这其实是你为自己的行为在大脑中预埋了线索。

感:颠倒的O和O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经常会因为搞反“结果(Outcome)”和“障碍(Obstacle)”的顺序,而很多“无用功”。

上周五女儿学校进行体能检测,女儿的50*8跑的成绩不好,用时1分51秒。回来女儿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才知道当时女儿身体不太舒服,尽管尽了全力,却还是没有跑出好成绩。

前天,昨天,和今天,连续三个晚上我和女儿都在讨论这次的考试成绩。女儿想去补考一次,因为那次的确状态太差,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但又害怕还得经历一次精疲力尽的50*8,同时也担心会给体育老师找麻烦,因为她没有听说一个人要补考。

我也是两边劝,一会儿鼓励她去再跑一次,一会儿又劝她放弃。我俩一会儿想着去补考的可能性,一会儿又扯回来讨论不去补考的好处。

讨论了好久,仍然没有结果。今天我们又在不停地说这件事的时候,老公在一边开了口:“你们两个为这件事可是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了哈!但好像你们俩并没有什么目标——你们需要先想清楚:到底是想补考一次,还是不再补考了。”

我就想起了WOOP里面的从第一个O到第二O的顺序。我和女儿讨论来讨论去,总也没有结论也没有进展的原因,就是把WOOP思维里面的“障碍”和“结果”的顺序搞反了——我俩净讨论障碍了,却没有确定好目标。

后来,女儿选择了“不再补考”作为目的。在这个“不再补考”的目的下,我们很快就想清楚了可能的其他补救措施,比如在其他体育检测时努力取得好成绩,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计划。

WOOP思维,学来就用上了。

思:只凭借“想”就能得到?

关于WOOP思维中的W(Wish)也就是梦想,曾经有一句非常励志的心灵鸡汤:“当你真心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万维钢老师曾经在《“正能量”的负作用》这篇文章里,为了论证这种“吸引力法则”是否真的管用,给出过一个科学实验,实验中三组学生分别在考试前:

第一组:想象已经取得好成绩后的感觉。
第二组:想象准备考试的具体过程:什么时候在哪里复习哪些内容。
第三组:什么都不想象,该怎么准备就怎么准备

结果,第一组的同学考试成绩最差。第二组同学考试成绩最好。

这正好印证了今天所介绍的WOOP思维里面,如果只有Wish和Output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想象考虑Obstacle,想象每一个可能会出现的障碍,以及跨越障碍的具体方法,这相当于在你的头脑中进行了一次模拟训练,对结果的实现必然有好处。

行:如果……就……

如果有一件事,总也进行不下去,那就需要跳出犹豫挣扎的地方,考虑所进行的挣扎和努力是不是已经偏离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或者是不是正在做的事情压根儿就没设好目标。

另外,把今天学到的治疗拖延的方法用起来。“如果……就……”——如果吃完晚饭,我就去刷了牙。这一定会有利于减肥和健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身学习 | 乐观之外,你还需要WOOP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