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书贼》:在荒芜的世界里,用书籍滋养人类的灵魂

《偷书贼》是澳大利亚作家马克斯·苏萨克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独特的第一人称的死亡视角,描述了在残酷的无休止的战争中,一些淳朴而善良的普通人的故事。作者将这个时代的疯狂与一个年幼女孩的精神成长过程,巧妙地衔接到了一起,用拟人的手法将“死亡”还原成一个“人”的形象,并用稍带揶揄的口吻叙述着沉重、惨痛的二战历史,及其背景下的人类境况。

初读这本小说,我是被它的标题所吸引而来的。还未翻阅它之前,我曾想过,这本书可能讲述的是一个问题少年的成长故事,或者讲述了一个有特殊嗜好的孩子,徜徉在书海里的幽默故事。又或许,这就是一个单纯的警察和小偷的故事……总之,它的曲调应该是温暖的,它的过程可以有一些小曲折,但结局必然是温馨美好、令人感动的。然而,我的所有猜测都大错特错。

这本小说以死神为开头,便已经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场。书中的整个故事背景是二战时期,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始终是离不开“纳粹”“犹太人”“集中营”“种族迫害”这些关键词的,而《偷书贼》就是围绕着这段历史所展开叙述的。

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所颁布的一系列迫害犹太人的政策,书中的主人公,九岁的犹太少女莉赛尔失去了父亲,甚至她的母亲也将要离她而去。为了躲避战乱,母亲将莉赛尔和她的弟弟送去了慕尼黑远郊的休伯曼家寄养。可是在他们逃难的过程中,莉赛尔的弟弟不幸去世了。在冷清的丧礼结束后,莉赛尔意外得到了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也是这本书帮她打开了苦难世界中的一扇大门,让她发现自己的救赎之物——书籍。

与此同时,始终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死神也在一直关注着莉赛尔,并将莉赛尔称为“可怜的偷书贼女孩”。值得一提的是,《偷书贼》的特别之处在于对死神的具象化和颠覆化。如果说,现实中身为人类的莉赛尔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坚韧不屈,那加入死神这个角色,以他的视角出发,谈论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就是作者在讽刺人类发动战争的愚蠢,衬托以莉赛尔这类人为代表的,于苦难中拯救自己的高贵灵魂。

按照人类的传统观念,死神的形象是毫无情感、残酷冷血的,只知道掠夺人命的刽子手。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却能感受到死神对于本职工作的疲惫不堪,以及每次要披上黑袍,带上镰刀去收割死人灵魂的无奈。

尤其是在二战期间,死神可以说是每时每刻都在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的超负荷工作。每当战火点燃,炮声响起,他便要开始奔赴于战火正酣、瘟疫肆虐、饥寒交迫的世界各地,去收走那些对生活充满无限期待,却又被迫投入战场,并最终毁灭在战场上的灵魂。以及,那些在战乱频发下的无辜牺牲者的灵魂。

在如此高强度、令死神感到恶心的工作情况下,死神却时刻留意着莉赛尔,这也是主人公运用书籍的力量所撼动死神的故事。


在一场几乎要将世界毁灭,让人类消亡的世界大战中,最残忍的已经不是死神了,而是人类。我们常常怨恨死神,恨他为什么要无情地夺走我们至情至爱之人的生命,可是在战争面前,杀害人类的,是我们的同类。讽刺的是,死神在这一刻是无奈和不忍的。

虽然每收走一个灵魂死神都会冷嘲几句,然而我们从死神的话语中却能感受到他的善意与温暖。在那个时代,人类之间相互残忍厮杀,作者却让死神带着温暖的目光来注视人类,他怀着怜悯与探究,去审视这场战争。

相比而言,残忍的纳粹军队更像是死神。死神早已厌倦了它的工作,而人类却在自己贪婪本性的驱使下乐此不疲,将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无情地推送到死神的镰刀下。相对而言,死神只是一个收集灵魂的拾荒者,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可以化身为“天使”,将一个个弱小可怜无助的灵魂,小心翼翼地从战场上拾起来,帮助他们逃离这个苦难的人间。

作者借死神之口,向我们叙述着战争时期人类的苦难和绝望。无数犹太人带着手铐、脚铐被麻木不仁的军队残酷鞭打,这些士兵毫无人性可言,对待同类生不起一丝的愧疚和怜悯。在“死神”眼中,他们才是真正的恶魔,冷酷、自私、是战场上的杀人机器,他们掠夺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战争是残忍的,但是死神向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人类的黑暗面,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了在无尽的黑暗中,仍有人在奋力挣扎,渴望光明。

所以,死神将目光投射到了莉赛尔的身上。他的好奇与探究,实际上也是作者在告诉我们,纵使我们无力面对这个扭曲不堪的世界,可是我们永远不能失去对求生的渴望,对光明与美好的追寻。

莉赛尔在不谙世事的年纪,便体会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她不能理解死亡,却也没有厌恶生存的艰难,而是利用书籍去支撑自己,找到活着的信念和意义。

在失去亲人后,莉赛尔认识了休伯曼夫妇。由于经历了太多无法承受的痛苦,莉赛尔每晚都会不停地做噩梦,内心的恐惧让她无法安然入睡。于是,作为她养父的汉斯,每天晚上都会在女孩床边给她读书,哄她睡觉,有时他也会为被噩梦惊醒的莉赛尔弹奏手风琴。等莉赛尔上学后,汉斯会坚持每天晚上点着油灯,与她一起阅读书籍。

在那个战乱无序的时代,汉斯是少数的有良心和信仰的人。他会在饥饿的犹太人倒地后,伸手扶起,并递给他们面包,即便这样的行为会让他遭受纳粹官兵的鞭打。他会免费帮穷人刷油漆,即便没有回报。他会信守诺言,冒着生命危险,与全家人一起保护一个犹太人。也正是因为汉斯的启蒙,莉赛尔才正式开始学习认识文字,并且逐渐地爱上了阅读书籍。

莉赛尔从雪地里“偷”来第一本书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本书,更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滋养灵魂的文字。捡起它,把它偷偷地藏在衣服里面,只是希望通过这本书留住自己对弟弟的记忆和怀念。

当养父汉斯无意中发现了莉赛尔藏在被子下面的这本书时,他并没有因为这是一本《掘墓人手册》而忽视、甚至扔掉它。他问莉赛尔:“你想读吗?”就这样不可思议地,在每天深夜,爸爸和莉赛尔一起专注地阅读《掘墓人手册》,爸爸利用这本书教会莉赛尔认识更多的字,直到莉赛尔能够自己阅读。

或许《掘墓人手册》里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故事,也没有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景象,但是,因为文字和文字的意义,它为莉赛尔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虽然书中没有交代,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学会了阅读的莉赛尔,也学会了用文字来观察和思考,文字使她的认识和思想越来越丰富,使她的灵魂越来越顽强和高贵。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爸爸坚持每天熬夜陪着莉赛尔阅读,教莉赛尔识字的行为本身,使文字呈现出了更大的触及灵魂深处的魔力。


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莉赛尔无疑是不幸的。可在有限的时光里,能与爱你的人相伴,能与善良勇敢的人相识,能品读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到人类身上的智慧与闪光点,这样的人生又是充满意义和价值的。

莉赛尔偷的第二本书,来自庆祝元首生日的广场篝火堆。为了得到这本书,莉赛尔不仅经历了提心吊胆的体验——担心被别人发现,还忍受了身体的烧痛——那本《耸耸肩膀》在她的怀里几乎燃了起来。但是,她拥有了它,拥有了更多的文字,这就足够了。

当莉赛尔第一次被镇长夫人伊尔莎·赫曼带进书房时,那令人感动、震撼的一幕让人无法忘怀:“这间屋子不断缩小,小到偷书贼能够摸得到离她几步之遥的书架。她用手背触碰着第一个书架,聆听着指甲划过每本书的书脊的声音,听上去就像一件乐器在演奏,或是一阵奔跑的脚步声。她的两只手都派上了用场,不停地抚摸着书架,一个接着一个。她笑起来,笑声远远地传了出去。最后,她停下来,站在屋子中央,一会儿看看书架,一会儿又瞧瞧自己的手指。”就是在这个书房里,莉赛尔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美好的读书时光。

从《掘墓人手册》到《我的奋斗》,再到《梦的挑夫》,莉赛尔阅读到的书籍越多,她对世界的认识便越深刻,她懂得的道理也就越多。在阅读的过程中,她也找到了让自己爱不释手的作品,她喜欢反复阅读《耸耸肩膀》《监视者》这些著作,她能体会到书籍对人类的振奋力量,对我们灵魂的洗涤与升华。

莉赛尔不仅是在“偷书”,更是在“偷”维持生命的给养。她维持的不仅仅是她自己的生命,还包括她身边的人。莉赛尔从文字中获得了生存的希望,可作者却给这部作品冠以“偷”“贼”的标签,这不仅是对于那个时代,渴望书籍、渴望阅读的一种艰难困境的刻画,更是在表达人类自身觉醒的能量是强大且来之不易的。

我们可以如蝼蚁一般苟且偷生,也可以做一个战士轰轰烈烈地牺牲,但我们要懂得,如何的“生”,便决定如何的“死”。同样,生的意义也不在于放弃个人思考,泯灭心中的人性,漠视和欺侮处于弱势地位的生命。那些虔诚的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受难视而不见,而随着战争的深入,他们的生命也会成为不被尊重的对象。

我们终会明白,生命由开始到终结,有生便会有死,谁也无法避免。可生命的质量与长度无关,其价值是由我们自己去创造的。在这部小说中,“偷”不是重点,“贼”不是重点,“书”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人类都要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都要学会尊重生命。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人类对生命的蔑视,对人性的冷漠,对人类思想的终结。


在这部小说,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莉赛尔身上所散发出的关于人性的光辉与闪耀,我们同样可以看见许多平凡的普通人,所表现出的人性中的温暖的与良善。正是因为有他们之间的互帮互助,我们才能看到莉赛尔的成长,是伴随着善良人的陪伴,是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才是为什么书籍能带给她振奋心灵的力量。创造价值的首先是人类,其次我们才能传承那些优秀的品格。

就像书中的小男孩鲁迪,平时调皮捣蛋,实际上却是心地善良的人。当莉赛尔的书被人丢到冰冷的河里时,他可以奋不顾身得跳进水里帮她捡回来,即便这样让他大病一场,他也没有抱怨过莉赛尔。他机智勇敢,在看到那些饥饿的犹太人时,他会骑着单车,冲向犹太人队伍撒面包块,且能快速躲避纳粹士兵的追打。他心思细腻,在看到飞机残骸里快要死去的飞行员时,他会急忙从飞机的工具箱中,拿起小熊玩具放到飞行员的怀里,让他含着微笑死去。

还有为了躲避纳粹,住到休伯曼夫妇家地下室里的犹太小伙马克斯。他的出现,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休伯曼夫妇的伟大,也让莉赛尔学会了成长。

为了不被人发现,马克斯每天只能在地下室里度过。下雪天时,汉斯不顾被纳粹士兵发现的风险,执意让马克斯在屋子的暖炉边睡觉。莉赛尔每周二都会特地到垃圾堆里找废旧的报纸,把上面空的字谜拿给马克斯填画。每天晚上,莉赛尔会下到地下室跟马克斯一起分享书籍,给他讲述外面发生的事情。莉赛尔生日时,马克斯特地把自己手写的书《拮取文字的人》,送给了她。

《偷书贼》的故事背景无疑是灰色且沉重的,但作者独特的叙事视角让灰蒙蒙的天空下浮现出无数跳跃的彩虹,以至于全书读起来会让人心生温暖和感动。我们能感受到莉赛尔的养父和养母给予她的温情,能感受到她的朋友们对她的关怀,还有无数陌生人在这个乱世中对她的鼓励和支持。

莉赛尔内心对于书籍的渴望使她一次次从镇长家、从雪地里、还有从法西斯点燃的烧书火堆上偷来那一本本的书,并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书。这个叫莉赛尔的女孩在战火纷飞的德国艰难地生活着,是这些她偷来的书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也是这些书籍让她学会了独立思考,有了她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判断,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书,能让我的灵魂振奋;文字,可以使我发挥无限的力量。”

在这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奇迹都与书籍有关。当避难到汉斯家的犹太人马克斯陷入昏迷时,莉赛尔每天一回到家就给他读书,读她偷来的每一本书,直到马克斯醒来。

当躲避炮弹的众人拥挤在地下室里,被紧张攫住心灵不知所措的时候,莉赛尔开始为大家朗读《吹口哨的人》。神奇的是地下室里的所有人真的安静了下来,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个读书的女孩分散了,他们不再恐惧,而是认真地聆听。甚至,当解除空袭的警报拉响后,人们还保持着安静,听莉赛尔读完了《吹口哨的人》的第一章。那个总是向汉斯·休伯曼家门上吐口水的邻居霍茨佩菲尔太太,为了能请莉赛尔为她接着读《吹口哨的人》,主动上门向多年的“死敌”罗莎·休伯曼示好。


《偷书贼》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战争的罪恶,纳粹的罪行,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闪烁在黑暗中的,最纯粹美好的人性。从这本书中挖掘出的一点温暖,足以让我们凿开心灵的冰墙。

小说的最后,那些生活在小镇上的人,那条充满无数人回忆的莫尔辛街在一夜之间被炸成了废墟。唯一幸存下来的女孩——莉赛尔,因为在地下室写自己的故事才幸免于难。所有的人都走了,战争满足了少数人的野心,却伤害了数不清的无辜者的生命。

这也让我想到了《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安宁祥和的前面,总有一段让人痛苦不堪的事实。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无数的人正遭受着疾病、战乱和痛苦。生活总会有背面,总会有心酸,但是人类始终还是无法放弃对光亮的追寻,这是我们对“生”的渴望,无论时光长短,这一生但求能拥有一次。

小说的结尾处,死神说道:人类的心与我的不同。人类的心是一条直线,而我的心是一个圆环,我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因此,我见过人类最好的一面,也见过他们最糟糕的一面。我见证了他们的美好,也目睹了他们的丑恶。人类怎么能同时具备善与恶呢,这令我感到诧异。此外,他们还有一项能力令我心生羡慕,人类就算别无长处,至少还能选择死亡。

身为人类的我,确实很惭愧:我们在大多数事情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不过在这本书里,作者还原了一个真相:文字有时确实能造就直击人心的力量,书籍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说,鲁迅当年弃医从文,也是有道理的。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偷书贼》:在荒芜的世界里,用书籍滋养人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