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褒贬加身为其加冕,因争议而不曾被忘记

   

图片发自App

      读《三国》者大有人在,谈马谡者甚至批马谡者也大有人在,骂马谡是只会纸上谈兵又刚愎自用的无用之辈,几十年来听着看着人们对马谡的褒贬。最近又重读了《三国演义》涉及马谡的部分章节,尤其.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我窃认为马谡是个人才,他应该得到公允的评价。

    马谡是个人才,是个战略型人才。诸葛亮征南中时,马谡建议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其策略,七擒并赦孟获以服南方。在这里马谡阐明了军事斗争与政治目的之辩证关系。这说明马谡是足智多谋之士,是有战略眼光的有识之士。

    马谡是个英雄,临危局而不惧向艰难险阻挑战。战前,诸葛丞相与众文武进行战前军事形势分析时特别强调街亭的重要性,它关系全局,若失街亭,蜀军有倾覆之险。由此看来,守街亭责任重大。接着丞相问众将领谁领兵去守街亭,马谡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请缨,作为一个资深作战参谋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守街亭就是盘死棋,街亭一无城郭,二无险阻,对手是司马懿和张郃。但马谡 勇于挑战艰难险阻,在国家用人之际没有装聋作哑,没有推三阻四,而是第一个挺身而出。

    马谡是个英雄,他无愧于军人风骨。战时,魏军用断水、烧山各种办法围困蜀军, 马谡始终亲临一线指挥,甚至冲锋陷阵与魏军血战到底,虽丢盔卸甲,血肉模糊也誓死守卫街亭。没有畏敌逃跑,更没有投敌变节。

图片发自App

    马谡是位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始终如一的铮铮男儿。战后,按军令状,杀其全家,他自缚受刑,毫无怨言。既不怪高翔魏延支援不够,更没说士兵意志不坚、不听指挥,只怪自己指挥错误,甘愿受刑。他遵守纲纪,不求情枉法,不为难当朝执政的丞相诸葛亮。他用生命维护军事法庭的威严,维护国家法纪的严肃性,维护蜀国军事法制建设。

    无论千百年来对于马谡此人褒贬不一,但其人格品质毋庸置疑。也许他只是错在了他输了蜀国输不起的一场战役。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谡----褒贬加身为其加冕,因争议而不曾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