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兴趣

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到韩愈的《师说》,再到荀子《劝学篇》,它们都是在讲学习,是选进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经典。

宋濂从自己年轻时的艰难求学经历和虚心求学态度现身说法。比如借书抄录,“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并对比贫寒的自己与条件优越的太学生,说明勤能补拙,通过努力学习,最后也能取得成就。

韩愈抨击了一种耻学于师的现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就算不懂也不学也不问。

虚心学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做弟子的不一定不如自己的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要比弟子多贤能,只要对方比自己懂得多,他就能做自己的老师让自己去虚心请教学习。

荀子的《劝学》最擅长的是旁征博引,利用一连串的举例比喻和对比比喻阐明深刻道理。整篇文章逻辑严谨,层层深入,有力地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步骤、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等有关问题说的通透明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说的是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借助外物学习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是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和持之以恒。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说明学习应当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

这些的国学经典真的很有价值,这种价值是精神层面上面的价值,它们能正确引导我的三观,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认识,对身心的修养,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如此崇尚他们。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国学经典做为历史,作为前人留下来的思想,一定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对比自己不足的地方。

高中时候爱好文学,对国学也很感兴趣,尤其对中国古典诗词——国学精华很是喜爱,它能培养骨子里的审美情趣。所以生活中人们看到的美是表面上的很美,而在我眼里可能就是含蓄诗意的美。

不是“喔靠,池边梅花开了,好美”,而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是“天哪,你好漂亮”而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是“哇你真是牛逼”而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那时候有想过大学要学国学或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出于现实考虑,还是选择了英语专业。虽然学的是英语,我还是对国学很感兴趣。平时也会抄抄诗词静心养性,偶尔读一读古文章,脍炙人口,发人深省,思之有道。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英语很难表达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那种特有的美,一句很普通的英语用中文翻译出来可以很唯美,但是就一句“空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用英语翻译出来就会变了味道,这就是中文独有的音韵美,也是东方文化含蓄神秘的美。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习不仅仅是“术业专攻”上学业或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博学多识”的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学习。同样也不止是书本学习,与人沟通交流和待人接物都是一种学习。

但博学之外还要多思,时常检省自己,改进不足之处。很早时候我们就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这让我想起儒学思想史上的“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概念,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自汉代以来,很多学者对格物致知有着不同的解释。

而我只取当代的三种解释:

一、“格物致知”理解成“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搜狗百科解释)

二、“格物致知”指探究事物原理,并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百度百科解释)

三、“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归纳或探究事物的本相和彼此关系,从而引导开启自己的智慧,获得更深层的领悟。(知乎一答主的最终解释)

第二种解释和第三种解释是贴近的,从个人角度,我更倾斜于第三种解释,因为更透彻。格物致知说的就是对一切事物学习之后的进一步思考所收获的东西。

所以,平时要在所有接触到文字的地方多看多想多总结,每次与人交流之时多听多想多总结。学了东西要会用,用了之后要会融会贯通。

另外,学习兴趣很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好学、乐学、善学,循序渐进,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思+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