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尘听八卦——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

尘尘:《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最著名的画了,好期待。

肥妈:那当然,这幅画是达芬奇留在世上最重要的绘画创作了。我们有请这幅画所在的圣玛利亚感恩教堂的院长维琴佐先生。您好维琴佐先生。

维琴佐:你们好,上帝保佑你们!

尘尘:先生,我问一下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画画在食堂的墙壁上呢?

维琴佐:小姑娘,我们怎么能知道这是一幅重要的画作呢?我们翻修了食堂,希望能够画一幅画。你知道我们教堂是米兰非常重要的教堂,洛多维科及他的家人也经常前来祷告。所以当时洛多维科先生就说,那就让达芬奇先生来画一幅壁画吧。既然是食堂,就画《最后的晚餐》,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尘尘:你们也太走运了。

维琴佐:还走运呢?别提了。本来我们觉得画一幅画两三个月就可以完工,食堂就可以正常工作,可是没想到他居然画了三四年。达芬奇这人非常自我,真是不讨人喜欢。

尘尘:温文儒雅的达芬奇也有让人讨厌的一面?这我倒是想听一听。

维琴佐:这家伙本来就名气很大,原来我也经常见到他,觉得他人还不错,就是排场大了点,倒也不是不能忍受的。

尘尘:然后呢?

维琴佐:签订合同后,好长时间也没有动静,我还好奇去打听一下。

尘尘:打听到什么?

维琴佐:说是在家设计草图,还有就是在做颜料试验。

尘尘:什么?画画还要颜料试验?这么复杂?

佐罗阿斯特罗:这个我来解释一下,因为达芬奇觉得像传统的石膏打底进行壁画创作,在细节不够,所以他大胆的进行试验,在干墙上直接作画。然后还大胆的使用油漆,提高颜色亮度,还使用一种特殊材料保护油漆不受潮湿。

尘尘:那也难怪,达芬奇就是追求完美,希望给你们食堂呈现一幅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维琴佐: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大艺术家就是大艺术家,我还挺期待的。再说他的试验还都挺有意思的,我也去凑热闹观看几次。

尘尘:这就好了

维琴佐:他终于开始搭脚手架开始施工了,我们都很开心。而且达芬奇先生一大早就在脚手架上忙个不停,我们叫他喝水他都不喝,有几次连吃饭都顾不上。我们都觉得这幅画一定很快完成。

尘尘:整天不停的画,怎么花了三四年呢?

维琴佐:这就是我要说的了。一开始他勾画很快,可是那个时间一过他就不这样了,有的时候他双臂交又,呆呆的看着这幅画,要看好久甚至好几天也不碰一下画笔。我都怀疑:难道他发明了用眼睛画画的方法?

尘尘:哈哈,还真有可能。他不是发明了睡十五分钟就可以相当于两个小时的睡觉方法么?

维琴佐:就是这样古怪的人,谁会那么睡觉嘛?麻烦死了。可是画画就是画画,按照草图构思,每天按部就班的画就是了,哪有这么麻烦的?后来就更奇怪了,他都不来教堂了。

尘尘:他去哪了?是不是做别的事情?

维琴佐:要是做别的事情我也不说了什么了。说是到街上找艺术灵感。

佐罗阿斯特罗:维琴佐先生,达芬奇的确是找艺术灵感去了。他要将十三个人都画得好,所以他就到大街上观察来来往往的人。

维琴佐:观察就观察呗!可是他神神叨叨的,有时有风风火火跑到教堂来,一秒钟都不能耽搁,在图画上加上一两笔,然后又走了。这不是莫名其妙吗?

佐罗阿斯特罗:达芬奇先生就是这样啦,他就是要精益求精。他风风火火跑过来就是有了灵感呀!

维琴佐:世界上那么多画画的人,人家乔托、波提切利也都是伟大的画家,没有这样画画的。

尘生:先生您莫气,因为达芬奇的孜孜求真精神,才有这幅伟大的画作呀。

佐罗阿斯特罗:您知道吗?达芬奇为了画好犹大,还去监狱里观察了好久,希望在监狱里找到灵感。

洛多维科:哈哈,说起画犹大我就想笑。

尘尘:为什么?,

洛多维科:因为维琴佐院长总是催促达芬奇,达芬奇也很不高兴,他和我说,犹大的面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原型,觉得院长的脸放上去还蛮合适的。

维琴佐:你们听听,他这像什么话呀?我催促他快点,他还跟我讲:当天才的人工作得最少时,他工作最多。艺术家最重要的工作是构思而不是动作。反正说得头头是道。还有更过分的事情。

尘尘:什么过分的事?

维琴佐:耶稣的脸都没画,他就交工了。

佐罗阿斯特罗:这个我可以帮达芬奇解释一下。你也知道,达芬奇为了将13张面孔冻结进一种静止不动而形式固定的肃穆中做了很多努力,他在米兰大街上观察很多人,没有一名艺术家能够如此深奧地在张画中显露出如此多的灵魂。可是12个门徒已经将他的灵感用尽,就有人建议那就不要画基督的脸了,空白就是最完美的表达。

维琴佐:所以就空在那交工了,我也无话可讲。

洛多维科:维琴佐院长,不要抱怨了,这毕竟是一副伟大的画作不是么?

维琴佐:那是当然,达芬奇先生的艺术没得说。当时开始开放食堂的时候,很多人都慕名来参观。

佐罗阿斯特罗:是的,《最后的晚餐》描绘的场景就是耶稣对他的十二个门徒讲:你们当中有人出卖了我。这一瞬间十二个人不同的表情、手势、眼神和行为,把他们内心世界的冲突绘画得淋漓尽致。

尘尘:除了十ニ门徒表情非常非常完美,还有什么与众不同么?

佐罗阿斯特罗:当然有,比如构图达芬奇让十二门徒分别坐在耶穌两边,每三个一组,耶訸独自坐在中间,他背后是窗户,正好突出了耶稣的明亮的额头。

尘尘:耶稣的地位的确很突出。

佐罗阿斯特罗:这是达芬奇第一次大规模的把明暗作为构图的因素。所有的人都被统摄于神秘而宁静的光影中,他用阴影消除了所有不必要的细节,让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体。

尘尘:表现整体?

佐罗阿斯特罗:表现的整体恰恰就是耶穌刚刚说完“你们当中有人出卖了我”的那句话的一瞬间,所以十二使徒的表情动作都定格在那瞬间,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无声的喧哗”。

尘尘:的确比其他人画的《最后的晚餐》看起来更动感。

佐罗阿斯特罗:另外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将平行透视法发挥到极致所有的焦点都定格在耶稣的额头上,让他成为画面的中心。巧妙地延伸了壁画的空间,整个画面因为墙壁的透视画法,感到纵深很远。

维琴佐:把《最后的晚餐》画在食堂上部,时水平线恰好与画中人物和桌子构成一致,让进入食堂的人感觉自己也在参加耶稣和门徒们举行的晚餐,身临其境。

尘尘:那你岂不是从那时候开始一直跟耶稣共进晚餐?

维琴佐:阿门,感谢主!可以这么说。我也觉得这幅作品没的说,非常漂亮。除了基督没有脸,其他都完美。

尘尘:可是我们看到的《最后的晚餐》基督都是有脸的呀。

佐置阿斯特罗;因为达苓奇的新绘画材料试验失败了!这幅壁画在不到二十年就开始褪色,而且油漆也开始腐烂。

尘尘:天哪!

肥妈:所以我们现在如果去看这幅画,已经是修复了很多次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一个弟子在修复画的时候给耶稣也画了脸。因为漂亮,所以屡次遭到劫难。

尘尘:什么劫难?

佐罗阿斯特罗:1499年,路易威登国王入侵米兰,他就试图从墙上把壁画切下来,但是因为壁画位置是食堂,湿度大,当时就有所损坏,切不下来了。

尘尘:还有这种偷画的方式?

肥妈:当然有,中国的敦煌壁画,当时欧洲入侵有好多就是从墙壁上切下来带走的,现在除了到敦煌能看到敦煌壁画,我们还可以到大英博物馆看到那些美轮美奂的作品。但是最后的晚餐当时就没有办法采用这种方式带走了。1796年法国革命入侵部队,用石头凿壁画,还挖出了使徒的眼睛。二战期间教堂还遭到轰炸。

尘尘:壁画能保存500多年,还真不容易。

肥妈:所以经过多次修复,壁画已经不是原来达芬奇亲手画的那一幅了。最后一次修复是1977年,那一年妈妈刚出生,到我上大学毕业,才重新展出。现在这幅画已经是最高保护规格了。

生尘:怎么保护?

肥妈:这幅画的展厅,每次只能进去20到25人同时访问,进去参观时间不到20分钟,要提前两个月订票。并且不能拍照,俄罗斯前总统梅德梅杰夫访问意大利,要求在这幅画前摄影留念。过后无数专家抗议,说闪关灯对画有损伤。


尘尘:可真够宝贝的了!

肥妈:我们感谢维琴佐先生今天的爆料,再见!

维琴佐:再见!

尘尘:再见!维琴佐先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尘尘听八卦——达芬奇(《最后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