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对大会场的三次不同呈现

《至暗时刻》是我最近看到的最优秀的影片,加里·奥德曼的精湛表演不必多说,剧本的架构清晰合理,事件的呈现繁简有度,光线的运用恰到好处,镜头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

比如片中两次慢镜头的运用,有同有异,真正做到了通过镜头传递信息。相同的地方——表现的都是街道上的百姓,镜头的运用方式都一致,开始是街上的人群,摄影机平移,略快于人群行进速度,然后镜头转到一辆轿车上,抽着雪茄的丘吉尔;不同的地方——第一次街道上鲜花浪漫人民脸上平和幸福,第二次大概是大雨来临时人民在街上慌乱急切地奔走。前后两个场景的鲜明对比,不只呈现在丘吉尔的眼睛里,也呈现在观众的眼睛里,战争?还是和平?到底怎样才是对民众最好的抉择?

本片关于镜头的运用,我认为可以作为电影爱好者的案例进行分析。

本文着重分析的是片中大会场的三次不同呈现。

1

所有字幕结束后,影片的第一个正式场景就是在大会场。

先说一个长镜头。

俯拍,大全景,光线集中在中间,更多的人群出现在不同程度的黑暗中。鼎沸的人群,会场一片混乱。

每个人都是会场中的一分子,都是渺小的一个,都急于表达自己,但是看不到一个可以控场的人。

然后镜头慢慢旋转,同时缓慢下降。

其实旋转的又何止镜头,更动摇不定的是会场所有人的心情。

差不多在镜头旋转九十度时,开始停止转动,下摇,同时慢慢往前推,聚焦点是会场中间的大会议桌上。镜头再缓慢调整俯拍角度,直至与大会议桌水平的位置。

看起来,会场已经有一个中心,但是真的中心在那儿吗?

再下一个,镜头迅速往后退,定格几秒钟后,又向前推。

往前又往后,当主持人融化在深景镜头中,发现主持人也不是场景中起关键作用的人。

随着主持人的手指方向,镜头平摇,转向对面的张伯伦。稍定格。

定格表示一种地位,这是首相固有的地位。

至此长镜头结束,迅速切换,中景,主持人的脸,随着他的激情演讲,镜头停留几秒。

……

频繁的切换,一边是主持人和工党成员,一边是张伯伦和保守党成员。

节奏越来越快后,镜头迅速切换。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丘吉尔的帽子出场了。

不是丘吉尔本人,而是丘吉尔的帽子。这个帽子稳稳地占着一把椅子,镜头定格两秒。这算是影片主角很有意思的一次“亮相”了,用帽子做了一个亮相,留了一个悬念给观众。

到此,大会场的场景此次表现结束,共2分27秒,导演用镜头很好地传达了一个字“乱”,群龙无首,群情激愤。

场景也随之改变,到了另一个小会议室,保守党内阁成员在讨论首相的更换事宜。

2

第二次呈现大会场的场景时,是影片25分24秒。

注意这个场景的衔接,上一个场景是在丘吉尔的家里,秘书小姐坐在楼梯上做记录,一门之隔传出洗浴的声音,然后丘吉尔声明自己要光着身子出来了,秘书小姐吓得赶快收好本子跑下楼,然后出来一个赤裸的男人。镜头里两条胖乎乎水淋淋的腿,观众很难不为之一笑。

下一个场景,就到了大会场。如此严肃的场景,却承接着上面一个嘻哈风的镜头,也是在传递另一个信息——尴尬并不止于光着腿跑出浴室,在会场里得不到支持,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赤裸。

这次会场镜头并没有俯拍,而是直接采用平视角度,光线集中在丘吉尔身上,侧面看过去,一边光线强,一边光线暗。

然后是丘吉尔的近景,广角镜头,专注于正在讲话中的丘吉尔。

场景又切换了,是一张纸,一枝红色的笔正在修改纸上的文字。是谁在写字?剪辑镜头后,看到一盏灯下正在写字的丘吉尔。

镜头又回到会场,还是广角,聚焦于演讲中的丘吉尔,近景。

……

在这一次的大会场场景中,我认为最突出的是一多一少——多的是丘吉尔的近景镜头的大量运用,少的是俯拍镜头、旋转镜头和进退镜头。

导演的意图传达明确。

3

第三次对大会场的呈现是影片113分10秒时。

这一次的镜头开始于观众的近景,平移,一个个脸扫过去,脸上全是期望的神情,甚至有众多女士在场。

剪辑镜头,中间大会议桌上的铜皮箱,特写,一双拿着两张纸的手。

镜头切换,是从秘书小姐的位置看过去的会场场景,光线完全聚焦在中间的会议室桌上,不只现场各人员安静,而且构图稳定。

当镜头在丘吉尔身上时,有远景,有近景,有特写。最多的是近景,可以更好地呈现丘吉尔和身后的人群。

这次的镜头特别之处在于——有时镜头在普通民众身上停留,有时镜头就是从民众的角度看过去。其中蕴藏着多少丘吉尔与民众的关系,我想每位观众都会在有意无意中感受到。

除了单一的表现会场外,还有其它场景的切换:首相夫人在家里听演讲,国王在听演讲——丘吉尔的演讲激励的不只是现场的听众,还有众多在听演讲的人。

当镜头以微仰的角度表现丘吉尔时,这个人物的光辉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坚定勇敢无畏激励。

影片的结尾很有意思,简洁有力,丘吉尔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走出会场,镜头不断往后退,丘吉尔走出大门。大门迅速关上。黑幕,影片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至暗时刻》:对大会场的三次不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