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思维的序言结构

结构性思维的标准结构中,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序言结构三个子结构。如果说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是针对文章的论证过程,序言结构则针对的是文章的目标、主题和标题。

目标

目标是个人或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目的,是行动的指南和方向。我们常见的有短期目标、个人目标、公司目标等各类目标。

根据结论先行的原则,通常是先设定目标再行动。当行动有明确的目标时,就会在行动中与目标不断对照,清楚地掌握前进速度和与目标的距离,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积极地克服困难,最终达到目的。因此,在思考或行动前,我们必须要设定好目标,这既是结论先行原则的要求,也是达达目的的助力器。我们可以通过五个步骤来设定目标。

第一步,确定愿望:我想要实现什么。就像跑步,是想要减肥、追求健康的身体,还是跑出好的成绩,又或者只是兴趣?此时,我们要多问问自己:这个愿望够刺激吗?足够让自己行动吗?能让自己不断追求吗?

第二步,我要怎样实现它。这是愿望实现的必要条件:行动。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

第三步,我要取得怎样的结果。愿望要有明确的标准,可以量化的结果。

第四步,我要什么时间完成。这是行动的时间表,没有可量化的行动时间表,愿望会大打折扣。一个1个月可以达成的愿望,缺乏了量化的时间表,很可能拖到半年甚至一年。

第五步,将前面四步答案进行组合。根据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个好的目标就是各个部分的组合,也即前面各个问题答案的组合。

明确目标要讲原则。通常来讲,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让目标始终存在。只有让目标始终存在且深入人心,才会有持续的行动。二是不追求一次完美。目标可以远大,但必须合理、实际,脱离了实际情况的目标,就是好高骛远。我们可以把完美当作终极目标,对其进行分解,一步步地去改进和达成,最终实现完美。三是科学调研。科学调研,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而只有掌握了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目标。

上面所说的步骤和原则,针对的主要是工作和生活的目标。对于沟通、谈判、辩论等对话场景,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进行目标设定。

一方面,提前预想场景,越具体越好。场景不同,目标就不同,如场景是商务谈判,目标就不是谁输谁赢,而应是双赢。同时,区分了大场景,还要注意小场景,有时也可以称为时机。如同样是商务谈判,对双方认可的条款大家就心平气和;对有分歧或不能退让的条款,就会据理力争,小场景就变成了说服和辩论综合的场景。

另一方面,分析对话双方,站在不同角度。在对话场景,对方双方或多方很少有目标一致的,更多时候是各有目的。因此,在对话前不但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也要分析对方想要什么。这个目标可能是态度、观点,也可能是行动。目标不同,说话的语气、内容就会不同。明确双方的目标,在沟通中才能占据优势,或者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

主题

主题是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是表达的灵魂和统帅。一方面,表达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成败的关键,其决定因素就在于主题是否正确、深刻,主题起灵魂的作用。另一方面,一篇文章的材料如何取舍,语言如何遣用,表现手法如何穿插,以至标题如何制定,都要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加以酌定,主题起统帅的作用。所以,在表达之初,选择什么样的主题、怎样表达,至关重要。

主题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和设置一个好的主题呢?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酝酿: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任何一个主题或材料,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这个过程包括工作和生活实践,包括调查、采访,也包括阅读。这个积累的量变,在遇到某种事物、某篇文章、某个人、某个场景等刺激和启迪时,就产生了质变,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第二个层次,提炼:全面分析,发现本质。通过积累,我们偶尔会妙手偶得一些非常美妙的主题。但多数时候,在对现实工作、生活和客观事物深入思考后,酝酿得出的主题只是一个朦胧模糊的概念,这时就要进行提炼。首先,要对这个主题进行全面的理解。要对大量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理清主题所涉及的各种关系和自身的构成及变化规律,掌握它的内部特征和内在联系。其次,要把朦胧主题放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系统的分析,站在全局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其价值。最后,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也要把握事物的个性。

第三个层次,升华:主打价值,提升层次。描述或讨论一件事情通常可以分为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事实层面是表象,就事论事只讲事实;价值层面是指从价值上、感情上、理想上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好的主题,一定有一个积极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价值上、感情上、理想上去抽象化提炼总结,把事件价值化和层次化,让主题更加有意义。

标题

标题就是题目,是首先映入受众眼帘中的“信息”,起着“吸睛”的作用。具体来看,标题有以下五个作用:概括主要内容,如《三打白骨精》《智取生辰纲》;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或形象,如《铁齿铜牙纪晓岚》;直接或间接表明态度,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作为线索贯穿,如著名的散文《背景》;设置悬念,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此,有好的主题和内容,还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起标题,是一个自下而上概括和总结的过程,只不过这个概括要求更高。常见的标题设计方法有五种。

一是求小,即标题所体现的范围要小。将标题的范围缩小,范围大的标题容易给人一种很空的感觉,不利于受众接受。同时,范围小的标题更接地气,更容易激发受众的兴趣。

二是求精,短小精悍是好标题的普遍特点。根据心理学研究,一般人每次眼球停下来的时间为1/3秒,能感知到的字仅6~7个字。因此,简明扼要、短的标题才容易被受众感知。

三是求实。标题要忠于内容,不虚构、不夸大,更不能歪曲事实。同时,求实也是朴实的表现。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简短明了、深入浅出、实实在在的标题更容易被受众接受。那些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看起来费解、读起来费劲、想起来费神的标题,很少有讨人喜欢的。

四是求彩。求彩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有新意,尽量不要使用别人用过的、千篇一律的标题。二是有文采,如在标题中使用修辞手法,引用名人名言。三是字体或表现形式设置得与众不同,粗大的字体、醒目的颜色,都会让标题更加突出,引人关注。

五是求思,即传达出表达者的思想和观点。

序言结构

序言是表达内容的门面,是引领受众进入主要内容。它既可以向受众说明表达的意图及表达内容中阐明的主要问题,也可以概述受众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和未来表达的主要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一个好序言,不仅可以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所要表达的大概内容或意图,又可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因此可见,序言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常见的序言结构有四种。

第一种是标准结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从结构上讲包括背景、冲突、问题、回答(解决方案)四个部分。序言的标准结构就是对这四部分进行提炼和概述,把整个主题内容用最简短的语言展现给受众,增加主题或标题的吸引力。

第二种是开门见山结构,即回答—背景—冲突。序言的回答,就是内容所要表达的主题,后续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回答来展开的,因此称为开门见山结构。同结论先行一样,这种结构适用于在信息复杂,或是时间紧迫,或是对方需要的时候。

第三种是冲突优先结构,即冲突—背景—疑问—回答。好奇是人的天性,强烈、鲜明的冲突不但能够抓住人的好奇心,也激发受众想要继续听或看下去的兴趣。这种结构适用于现实冲突很强烈的时候。

第四种是突出信心结构,即疑问—背景—冲突—回答。这种结构适用于受众知道这个问题,且表达者有信心使自己的回答可以切实解决这一疑问,并且能让受众者信服。开篇就提出众所周知的疑问,瞬间抓住受众的心理,再展开背景、冲突,最后解决问题,受众全程跟着表达者的节奏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性思维的序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