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对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佩服不已。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他人、自我的全新方式,我自己觉得很受用,也让我最近焦虑的心情平静不少,觉得有必要分享出来,让更多人受益。
现在网上主流的心理学思想感觉还是弗洛伊德心理创伤学说,但弗洛伊德心理创伤论在某种程度上给人营造了一种消极逃避的借口,习惯性地把现在的不顺归咎于过去、父母,阿德勒的主张帮人们拿回了人的自我掌控权,要求人们承担起选择的责任,并把目光聚焦在我们现有的资源上,告诉你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下面是根据我的理解,对《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思想内容做一篇提炼整理。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再阐释。不像常见的心理学读本,它采用青年和哲人对话的方式,深入浅出,不需要任何心理学的基础就能看懂。
这本书讨论的是我们每个人要过好这一生都会追问的话题:如何改变自己才能获得幸福?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改变。我认为人的幸福能力与他的三观直接挂钩,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接下来我对这本书思想的整理思路,也将按照这样的分类来阐释。
1、世界观
阿德勒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由主观建构的,你的态度会影响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2、人生观
这方面阿德勒的思想具有颠覆性。
(1)不存在心理创伤,我们的目的决定我们的现状
首先,他否认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理论,强调目的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因果论来看待过去,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将陷入悲观和虚无,因为弗洛伊德认为现在由过去决定,而过去又无法改变,人也就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活在对过去的悔恨中。
阿德勒的目的论告诉我们,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比如,当我怀着逃避的目的时,我就会把自己现在的失败归咎于过去的经历。而我们的目的是受我们自己决定,是可以被改变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拥有选择如何生活的能力。
(2)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阿德勒认为,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阿德勒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秉性,也就是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家庭、生活环境、国籍、文化等等,这些在我们具有选择能力之前,就已经被赋予了,而正是这些塑造了我们最初的性格,也就是人生状态或者生活方式。确实如此,阿德勒承认,每个孩子在十岁之前的人生状态都是无意识的选择。但当我们有意识了之后,我们是重新选择生活方式或是一切照旧,这却取决于我们自己。
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这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十分闪光的一点,他拿回了人对自我的掌控权,关注人的潜能,鼓励人们在已有的生命条件内,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3)怎样发挥自己的主动权?过好每一个当下。
阿德勒非常强调当下的价值。在阿德勒的哲学中,过去和未来是不存在的。真正实际存在的,是每一个当下。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的状态,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分钟、明天会发生什么意外,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每一个刹那都是一种完结。暂时没有目标也无妨,过好此时此刻就是跳舞。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深刻的事情。人生也并不存在普遍上的意义。我们的人生意义,都是自己所赋予的。过好每一个刹那,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达到某个地方。
3、价值观
了解了我们拥有自我改变的能力后,那么我们为什么依然不幸福呢?生活方式既然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人们又有天然追求幸福的本能,为什么还是会困在不幸福的牢笼里?
因为我们常常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现在的生活方式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至少有过去的经验可依凭,而若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就会充满不确定性甚至面临生存问题。两相比较下,维持现状似乎更安全一些。
(1)不幸福的源头在哪?阿德勒的回答: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开的人生议题。
人际关系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我和他、我和他们的问题。
比如自卑。自卑感与自卑情结是两回事。自卑感是正常的,它是人们面对自己的境况时,真实意识到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相比,当下还有所欠缺,自卑感的结果是会通过努力成长等手段去弥补欠缺。而自卑情节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逃避,它让自己躲入自卑的壳里,避免和他人接触以避免受伤。
但要知道,人只要生存在这社会之中,就会与他人产生关系,只要进入人际关系,就或多或少地会受伤或伤害他人,这是无可避免的。自卑情节在某种程度上会发展成优越情节,脱离对自己的客观审视,让自己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活在假想的自我中。
阿德勒的心理学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它要求人们接纳自我,勇敢面对人生的课题,做出改变。
(2)交友、工作和爱是人生的三大课题
这些也是我们人生的义务。这些课题要求你既能自立,也就是和自己相处,同时也要学会和他人相处。
和自己相处,也就是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二是不追求他人的认可。我的价值在我心不在他人,这是抵达心灵自由的必备条件之一。
(3)学会“课题分离”
和他人相处,我们常常因为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无法真正做自己,常常苦恼于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甚至陷入恐惧、愤怒、担忧、无奈等情绪中无法自拔。要摆脱这些情况,要学会“课题分离”。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就比如,你喜欢上一个男生,但却很害怕对方不接受自己。进行课题分离即,你喜欢他,包括被拒绝后如何调节自己都是你要面对的课题,而对方接不接受你的喜欢则是他的课题。我们只需管好自己的课题,就会少去很多缠绕不清的烦恼。阿德勒也反对回报思想,回报思想常常让我们陷入情感绑架之中,阿德勒认为课题分离会帮你理清楚,无论对方做了什么,决定自己该如何做都是你的课题。这样下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清晰而简单。
课题分离只是进入人际关系的切口。
(4)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怎么理解?小到家庭、学校、公司、社区等,大到地球甚至宇宙。
在共同体中,我们可以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共同体感觉。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
首先是自我悦纳。当你接受了自我,肯定了自我的价值,才能从内在的紧张中释放出来,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者的关心。
他者信赖,我与他人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伙伴关系,也就是横向关系,我们彼此虽不同但平等,对他人的价值报以无条件的肯定,不附加任何条件地相信他人(任何有条件附加的都是信用,不是信赖)。这件事情,十分必要。虽有被背叛的风险,但必须要有人开始,别人是否合作是他的课题。
最后是他者贡献,参与和融入到共同体中,通过关心、鼓励等方式建立伙伴关系。他者贡献也是我们人生意义的引导之星,对他者的贡献感会给我们带来主观的价值感,支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