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献身》:你不可不知的犯罪心理学

        “看似简单的几何问题其实是一个函数问题”。   

        昨晚很幸运看了《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电影。说句实话,看完后的第一时间,我不懂电影想告诉我的是什么。那为什么会说很幸运看了这部电影呢?因为虽然当时一开始不懂电影传达的是什么,但看完后有一个画面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石鸿上吊。

        自己是个很“固执”的人,想不通就一直想,直到想通了,一切顺畅了,才能全心投入另一件事。于是,晚上一直不能入睡,一直在想这部电影想告诉告诉观众什么?因为豆瓣评分也挺高的,但自己居然看完后都不知道电影想传达的东西是什么?终于,大概晚上一点十分左右,内心有了答案。

    “到底她为你做了什么,值得你这样做?”唐川失望痛苦甚至有些情绪失控的问身穿狱衣的石鸿,在监狱门关上的最后一刻。 


        “因为她救过我的命,这不是顶罪,是报恩”。石鸿关上门后说出了自己内心独白。也是那一刻我才着实理解了石鸿这样一个角色真正的人物性格。

       想了很久,石鸿的这些画面便一幅一幅在自己脑海里串了起来。联想起最近自己在看的心理学内容,逐渐明白石鸿这样一个角色的每一个举止。

        不得不佩服张鲁一将石鸿这个角色刻画的如此入木三分。性格孤僻,不好与人来往,朋友很少,他的生活里几乎只有数学。也许对他来说,这是让他唯一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但在剧中他曾差点上吊身亡。

        而我们不妨试着去想想。为什么这种人会想要自杀身亡?是抑郁?是无亲无故?没有感情生活?数学上遇到难题解不开,走了极端......?

        或许这些都存在。石鸿这个角色给人的感觉比较“阴森”,或许这一切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可能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我知道我没有觉得他陌生,而是非常的理解。我觉得他和我们经常所说的留守儿童有些相像。比如,性格孤僻敏感,不善交际,朋友很少,但其实他们极其渴望被关注,被爱。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缺爱。本该是从小在家庭中接受和享受关爱、被爱的阶段,却因为缺少,而让他们自小便开始极度渴望这些丢失的东西。一旦这些东西在他们生活里出现了,他们便会极度“疯狂”,会有些不知所措,但绝对全心全意,用心付出,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但对他们来说,这样做有一个致命伤便是:不懂把控之间的距离,怕失去,患得患失,容易想得多,会让自己活得很累。更严重的是这些人是极其容易走极端的人。所以抓的很紧,可能也会让对方觉得很累,从而变成真的失去。

      从这些地方去想,也终于理解了石鸿为什么会做这些。

      唐川是他的朋友,懂他的朋友,竞争对手。

      陈婧是他的恩人,救过他的命,或许也是他心里喜欢的人。

      “如果你不幸福,那我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我这么做不是为了顶罪,是报恩”,这些话语这一刻在我心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而剧中我们也能真切感受到石鸿对他们的用心,甘愿用自己的命去换得陈婧的幸福。

       也许就是这样,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善交际的人,对待感情却反而会更加用力。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的人,我们这一辈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包括我自己。如果你也是,那么请你相信,用心对待没有错,即使你依然怕失去,怕孤独,只要你慢慢学会把控与人交往的距离,减少敏感,不患得患失,最重要的是愿意去相信,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温度的,相信只要你心里有光,自己亦是太阳。更要相信你未来的那个他或她或者他们在等着你。

       如果你不是,或者说情况没有那么严重,那么请你不要吝啬自己的温度,因为你的每一次鼓励帮助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或者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你的不经意的一句问候,拯救的是一个行走在自杀边缘的生命。

      我想对我来说,这些便可能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最后,引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看起来是几何问题,其实是函数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嫌疑人X的献身》:你不可不知的犯罪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