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住房和医疗,人们常觉得教育是“新三座大山”里最容易通过个人努力所控制的。
相比于住房(多受控于家族财富的原始积累和购房时机的把握),教育是对下一代的要求;相比于医疗(含不确定性,多发生于老人,或发生于意外),教育是对未来的期望。
中产家长重视教育,天经地义。
教育之道,并不在于每次考出最好的成绩,成绩仅仅是最容易考核的KPI。
几年前网上流传过一个分析,大城市里毕业于985/211家长的孩子,绝大部分的学历是不如上一代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一搜。这个事情对于大城市里985/211学历的家长,自然不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因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好,但是现实是孩子学历再次达到985/211却很难;何况就是如此,还有声音在抱怨:大城市高考更容易,这让大城市里985/211的家长有苦难言,抱怨大城市高考难似乎是一件“政治不正确”的事情?
这两年网上又开始分析,家族智商呈现回归的趋势,考上985/211只是家族智商刚好在你这一代达到峰值,下一代智商低于自己,存在正常的生物因素。
也有来自心理咨询的观点:社会进步了,我们期待下一代活得没有自己这样辛苦,所以潜意识地允许下一代学习没那么刻苦——不然我们当年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能享福么?
每个观点都有道理,但是在“懂得所有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的时代,中产家长,究竟该怎么做呢?
(提前声明,以下仅是一家之言,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看完之后觉得是海市蜃楼、“站着说话不腰疼”,作者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作者也没有速成的、普世的解决之道)
一、关注学习过程,同时关注成绩
家长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时间、财力,关注成绩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对于学习过程的观察、引导、反馈足够,获得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
此时的学习,要和孩子的能力发展、学校和社会要求相匹配。很多家长追捧的提前学习,大多是以牺牲孩子看不见的侧面发展为代价的。看不见的侧面包括: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玩泥巴、傻乐呵等适合孩子年龄的童趣等。看不见的侧面有利于孩子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弹性的心理抗压能力等。这些人格、抗压能力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重要地位,有时会被模糊地称为“情商”。
众多985/211的家长,只要想想,活过35岁,限制自己进一步发展的,究竟是自己的学历,还是其它侧面的能力,就知道答案。(当然,“虽然情商很重要,但是它在高考KPI中不重要”的无奈,也容易理解。)
二、生活条件改善,更应该鼓励孩子发展爱好
全球性的延迟退休已经是趋势,预期寿命的提升、追求个人价值、终身工作等理念,都需要孩子面临更长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也极大地加快,北京出差广州的时间早已经从一个星期压缩到一天之内往返。
更长的工作年限、更高的工作效率(对应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如果还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很容易碰触到职场天花板(毕竟这个天花板也能给予人中产的生活,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是否愿意忍受这种长时间、低强度、弥漫性的痛苦,见仁见智。我的主张是尽量别去忍受这种痛苦,在这样一个鼓励自我价值实现的社会趋势下,弥漫性的痛苦是需要做好情绪隔离才可以避免感受的。
高考这个KPI体系,从来不是选拔“收入最高的人群”或“幸福感最高的人群”,而仅仅是选择“收入最稳定的人群”。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已经见证了电信、媒体、科技、金融的兴起,也看到了一些行业的衰落。
“收入最高”,往往和风险最大是绑定的。不说生意人,就说体制内被打掉的老虎,纵然你的孩子不是被打掉的老虎,怎么能保证孩子不是站队到“老虎一派”的人呢?
我的一点想法:历史上、包括建国早期的体制内人士,不乏懂琴棋书画等闲趣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无法升迁或退休赋闲,依然可以有“高格调”的爱好聊以自慰,取得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反倒是现在的体制内人士,拥有“高格调”的爱好越来越少,一旦职业生涯遇到瓶颈,自我认同的危机是近在眼前的。
家长一代的使命是生存(包括迁徙到大城市生活),孩子一代的使命是生活。爱好如果能为职业生涯所用,那将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爱好如果不能与职业生涯有较大的重叠,也能够让自己有抵御“油腻”的手段,也许还有作为斜杠青年的自我认同感。
时代变化很快,可能今天看起来无用的爱好,未来就能流行为职场的优势、社交的手段等。我们的父母一代大多看不惯喇叭裤、墨镜、烫头的“爱好”,这些“爱好”在今天已经平常得很难用“爱好”、“风尚”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很多人在教育方面希望避免父母曾经的“错误观念”,可是这些“错误观念”也是我们很容易掉入的观念,不然我们的父母也不会那么轻易地“犯错”。
三、对权威“祛魅”,但是对人性保持尊敬
商业时代,“买买买”的理念像是空气一样理所应当的存在。根据《超市里的原始人》这本书帮助我们做的想象——我们能买来20个愿意为我生孩子的年轻漂亮姑娘(帅哥同理)吗?能买到让我更高更强壮吗?能买到更擅长讲故事的能力吗?能购买100年的寿命吗?能购买杀死敌人的武器而敌人却买不到吗?——我再加一条,能买到信仰吗?
权威让我们买买买,我们也许不必买买买;权威说房价会便宜得像大葱一样,我们也要像权威一样拥有几颗大葱才行;权威让我们快乐教育,我们可以跟孩子树立孩子认同的目标,有了认同的目标,学习就像是追星一样,可以有组织有纪律,有反馈有成绩。
对人性保持尊敬,是指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些不变的事情或缓慢变化的事情,发展应对这些事情的能力,是重要的。比如,与人结婚并尽可能过一生的能力(婚姻可能几百年后消亡,但是在孩子这一代不会消亡),或者再宽泛一些“识别不合适的对象并且迅速分手的能力”;听懂领导、同事、下属需求,并且能协调好相互矛盾的需求的能力;保持心态长久稳定,同时把这份稳定传递给下一代的能力。
有个美国段子讲了美国的职业变迁:努力工作赚钱保证下一代能去学科学技术、努力科研赚钱保证下一代能去学医学、努力当医生赚钱保证下一代能去学金融、努力金融赚钱保证下一代能去学艺术、努力艺术赚钱…然后下一代就能当个不赚钱的gay。我的理解是,这个段子在说:物质生活富足之后,人容易有一些精神上的追求,包括了对新奇事物的追求,而新奇事物有可能是当代社会所不容纳的。「这是个老段子,新段子这样编可能“政治不正确”」
我们国家的中产阶级用了40年的时间,在各行各业都赚了钱,对于下一代的期待一方面是生活过得更好(寻求更高回报的职业),但是另一方面是生活别“好到去做社会所不容纳的’先锋性太强’的事情”。
时代发展很快,有些事情是亘古不变的:处理人际关系、自我认同。
时代发展很快,有些事情是变化很快的:热门的专业、赚钱的风口。我们见过或经历过父母对我们这一代的干涉,我们尽量不要对下一代重复我们当年听过的用处不大的建议。
四、选择适合自己家庭条件的教育,不追逐流行的、热点的、咬咬牙能承受的教育
以买房为参考,大部分中产家长不会选择住在远郊别墅区,除却房价的考虑,重要的是别墅区往往距离上班地点远、距离孩子学校远。
在孩子教育上,我却经常听到这种问题:“该不该让孩子上8000/月的双语幼儿园”、“该不该让孩子学马术”、“该不该让孩子暑假参加几万块的海外夏令营”。
我对这些问题的疑惑,不在于这些钱该不该花,而在于这个量级的教育投资,是否能持续15年或更持久的时间,以及这些教育投资的收获是什么。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每年的教育投资要么是持平的,要么是随物价和重要程度有序增长的。
以双语幼儿园教育为例,每年花10万学费甚至更多,北上广深的中产家长可以负担。但是,小学中学的12年是否还有能力这样持续投入,是重要考量要素。如果仅仅是咬牙花了3年钱,心里还有对孩子的期待“我给你选了最好的幼儿园,你就应该听话懂事考上985”,那这个钱倒不如不花。教育投资是长线投资,值得留着钱花在更有效的地方。教育投资如行星或恒星般持久稳定,而不要似流星划过。一些家长对抗焦虑的方式是“钱花够了感”,反正就这么多“教育子弹”,打完了就安心了(没钱花了就接受现实了,有焦虑也花不了钱做购买决策了)。
在费用之外,要有什么收获,如何检验这些收获,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双语幼儿园为例,3年30万的投入,想达到什么语言水平?母语水平不可能,除非一个家长只用英语跟孩子讲话和亲子阅读,而且每天时间不少于2小时。达到比同龄人好一点的英语水平?这样我就好奇,同龄人是花了多少钱,达到比双语幼儿园差一点的水平的。这个差异之间的费用差值是多少,这个差值是自己认可的么?
还有个小因素,选择教育环境也是选择社交环境。现在的孩子可能一起玩儿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就在有限的时间内,也是有社交的。具体说,一年10万费用的双语幼儿园,总会有小朋友是去欧美度假的,或是去海南躲避寒冷和雾霾的。我们的教育资金跟得上这些额外的消费么?我们的孩子会问我们“为什么小朋友去荷兰度假,我要去河南老家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待着”一类的问题么?
教育可以像父母的爱,绵长持久、带着约束。我们不会费力去向孩子证明我们的爱,在花钱这种比较容易的事情上,我们也不必焦虑和费力。
PS:作为一个心理咨询的公众号,我忍不住地把文章主题伸向了教育领域,实在是因为教育亲子是心理咨询当中很重要且很不好做的一部分内容(家长更多是想问怎么改变孩子,而心理咨询的目标却是改变自己)。
之前一直犹豫,写公众号文章,是应更多传播心理咨询的体验,而不是传播对热点事件的观点或知识。(写了公众号之后觉得,不知道哪句话会对人有影响,那就有感而发的写吧)
如果能对家长读者有些启发,能在家长心里种下一颗“有教育困扰可以找心理咨询师”的种子,我写作的目标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