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生存法则-混or干?

近日,我所在国企地市单位一个比较年轻的“年轻人”被提为副总,大家纷纷在传,这人上头关系硬的很,连竞聘都不搞,总经理助理都可以不过渡,牛逼坏了。

我听着办公室的八卦,在想想入职国企三年所见的风风雨雨,勉强总结出两条生存法则,说出来博君一笑。


“混”字一词,在新华字典里有掺杂、乱、苟且度过等意思。总的来说,多含有一点贬义,比如混社会、混日子等词组。但在国企里,混却是一种常态,而且分为了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那就是“混不吝”。我所在的地市单位,有两个老大难,钉子户,可谓全省公司皆知晓。一是我们那市场主管,脾气大,还不管事,家里儿子高三得了抑郁症,直接旷工半年回去陪读,还跟分管市场的副总打架,照样过得好的很。另外一个是从省机关贬下来的“老人”,40岁出头多点,开始还晚出早归的,后来班也不上了,在公司里我已经长达一年多没看见人了,也是神仙级别的人物。这两个混不吝,嘴巴又毒,基本公司上下没人敢碰。当然,第一个层次的人,非老人不能做,非厚脸皮不能做,而且完全没有任何上升的空间了。

第二个层次,那就是我和大多数普通员工的层次-混日子。我才来单位的时候,可谓热血满满,激情四射,到处没事找事做。也就待了三年把,温水煮青蛙,现在基本上只做分内的事,绝对不会主动出头去领任务。来了之后才晓得,什么叫“能者多劳”,什么叫“言多必失”。这一层次,适合脸皮不厚,不怎么想上爬,得过且过之人。而且不会得罪人,时限熬到了自然还是会升个一两级。

第三个层次,也是混的最高层次,俗称混职场。这种人,我们单位也有一个典型。这里姑且称呼他为C先生。C先生长得一表人才,唱歌喝酒蹦迪样样是能手。他以前是市场部的,后面划到工程部当项目经理了,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撒网的,管的项目简直是一地鸡毛,下面的人对他颇有微词。据我一个朋友说,经常看见他约着分管工程的副总出去喝酒打牌。后来公司成立新部门,他留下一堆的烂摊子,竟一跃成了部门主管,跌破了一大堆吃瓜群众的眼镜。换了分管的副总,又开始跟原上司市场方面老总打的火热。现在,跟着老上司升到了省公司机关,可谓混职场的最高境界。耍的比谁都好,升的比谁都快,说的就是他了。但是这一层次,必须得脸皮厚,能喝酒,会来事,也就是传说中的职场舔狗,一般人只能望尘莫及。


既然“混”都有三个层次,那“干”同样得分三个层次出来。


第一个叫“蛮干”。在国企职场里什么叫“蛮干”列?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接自己不该接的活,接自己做不好的活,接一些没有价值的活,就叫“蛮干”。说起这个,我可是深有体会。才来单位的时候,我的一腔热血总得有地方挥洒吧,就到处“找工作”做。可是找来的工作,大都是人家嫌麻烦的没有价值的工作,你一旦接手,就变成你应该做的任务了,再想甩出去可就难了。而且由于工作的价值不高,做不出来什么成绩,领导是看不见你的努力的。所以大家才入职场时,哪怕想多做工作表现积极,也一定要有所取舍,好表现的事其他人又不傻,怎么会给你。

第二个层次叫“苦干”。“苦干”其实很简单,专属于技术性人才。这里的技术性人才,一指专业搞技术,无法被替代的技术性人员;二指能办事能成事但不会拍马屁混职场的企业员工。这里我必须得提一下我们单位一个外聘转正的女项目经理Z女士了。Z女性是内蒙古人,人长的不漂亮,膀大腰圆,性格泼辣,好爽大气。最开始来我们公司是社招的外聘员工。

在国企待过的就知道,外聘的想转正,那要么关系够硬,要么本事过人,要么就只有撞大运等国家政策。Z女士就属于本事过人那一类。她在当项目经理的时候,人家要不回来的款项她可以去要,人家签不下来的字她可以去签。凭的什么?就是凭的24小时不关机,天天守现场蹲门口,凭的就是一股泼辣的韧劲。看见Z女士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和越来越圆的身材,她也真是“苦干”的典范。

第三个层次叫“巧干”。“巧干”就难了,依我的理解,可以分解为-抢最容易表现的任务,有最踏实的态度,喊最响的口号

最容易表现的任务,特指那些跟领导接触频繁,又价值不低易于完成的工作。像帮领导端茶递水这类工作就属于接触频繁但价值极低的任务,一般由综合部或者办公室的职员专职办理。而在远离领导的区县管项目或者追讨陈年旧账,价值不低,但要么接触领导层少,要么难以做出成绩,也不可取。我入职三年以来,唯一看到真正符合标准的,只有投标了。因为上面政策的改革,我们公司的工程也由单一来源变成了市场公开投标。然而投标中不中,却不取决于标书的优劣,取决于领导层的决策。所以投标工作具有涉及金额大,接触领导多,出成绩容易三大特点。当时自告奋勇接手这个新工作的员工J先生,现在也升为主管,并且被调任省公司机关二级机构负责我们省所有投标事宜。

最踏实的态度和最响亮的口号,还是以J先生为例。公司高层对J先生的标书要求并不高,不要求精益求精,只要求不出差错,毕竟中与不中是上面的事。然而即便如此,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此类工作,J先生最开始依旧棘手的很,常常看见他加班,至少领导要求的细致认真是做到了。由于的确容易出成绩(有些标只要标书没问题,基本都能中),当时还在我们地市单位当标书小组组长的他常常被领导拿到省分去汇报,有什么先进也第一个想到评给他。这不,更高层也晓得有这号人,没多久就升任到省分公司机关了。


其实无论是上述的混还是干,都只是国企单位里没有背景或者背景一般,且没有什么突出才能的人。背景强的那都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副总,能力强的在我们这种国企单位也待不长。当然,这仅限于省级别以下的中层,高层那些领导我相信都是又能混又能干的人才。

其实,不仅在国企,在每个单位每一个职场都随处可见混还是干的抉择,只看大家怎么选择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企生存法则-混or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