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本学生》我们这一代

许久前就听说过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后来又看了记录片《十三邀》对黄灯老师的采访,才决定买了这本书。

这本书非常好读,以一个辅导员的视角讲述着一届又一届二本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她以细腻亲切的笔触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普通学生的故事。

先简单介绍一下黄灯老师 : 黄灯老师是一位70后,1995年毕业于湖南一所二本院校,2005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广东F学院教书。可以说,她见证了80、90后的成长。

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本书描述的群体——二本学生,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很庞大。虽然在大众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接受到高等教育,然而,进入光彩夺目的重点学校的学生却在少数,更多的普通的学生只能进入二本院校,甚至是专科院校。

正如黄灯老师所说,这本书是一本教学札记。以学习和生活上为切入点,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当代主要的青年群体状况。80、90的一代是受计划生育影响很深的一代,相似的时代背景下却塑造了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原生家庭又培养出了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在不同的机遇下,都在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

一、新一代年轻人的压力

黄灯老师明确指出新一代年轻人和他们那一代人的差距。他们那代人会在课堂上坚持己见,对老师的授课大胆质疑,并与老师讨论。而如今80、90这代人,是被一个又一个考试训练出的一代,老实规矩。课堂上只是木讷的听,具体听出个什么,怕是连自己都不清楚,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真是了了。

突然想起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的确如黄灯老师所述,和她所教授的班级如出一辙。即使山东省与广东省相距甚远,可普通大学生的状态却是惊人的相似。我想,全国普通的大学生都是如我们这般了,缺少激情,缺失好奇心。显然,这本书对于00后的一代也仍然适用。

至于原因,黄灯老师告诉了我们答案。他们那代人工作包分配,大学时代不会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代人国家有补贴,不会担心生活费;国家会福利分房,从不会去担心买房;也无需为了毕业简历的光鲜去考无数证件。

我们的时代再也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代了。我们的时代时刻面临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眼中的光芒被一次又一次硬式的考试所磨灭。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

期末考前随拍

二、望向月亮时,我们必须看一眼六便士

黄灯老师所教授的专业都是文学专业,文字力量促使每个身处泥沼的学生,仍望着天空中的月亮。他们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是更懂得浪漫的,更了解精神生活的重要。因此他们怕自己步入社会后落俗,怕千篇一律的生活,他们追求热血,追求浪漫,追求遥不可及的月亮,因此他们不屑看地上的六便士一眼。可终还是被六便士所困,大城市的漂泊无依,毕业后致使他们找不到一份对口的稳定的工作。看着身边的同学成家立业,自己拿着微薄还不稳定的收入却仍在漂泊。如今的他们开始怀疑了,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

我在黄灯老师笔下的一个又一个学生中,发现了他们与我身边的同学,乃至自己的状况惊人的相似。显然,不出意外,以后我们的人生极大可能将会重复他们的人生。

看完这本书动摇了我的一个观念。看着世间的每一个人为自己画地为牢,心甘情愿把自己终身囚禁在买房的牢笼里,望着他们,我曾不屑一顾。以前我总以为人短短几十年的生命,就该追求些快乐有趣的事,不该把所有精力放在还房贷上。更何况,我们在世间也只是暂居而已,房子买和租不都是一样吗?

然而看完这本书我不再轻易的秉持之前的观点了。我们都曾自命不凡,都企图逃离庸俗世间琐事。如今我却觉得有了这种观点,或许比那些拼尽全力去生活的世俗人还要俗不可耐。世间道理本没有那么容易去说清道明,雅俗共赏未尝不可,或许这时才是人类追求到的真正的最高境界。

如今我对买房也没有过多偏见了,曾经那些可笑的偏见也不过是自己目光短浅所带来的。如今的衣食无忧是父母所带来的,父母为我提供了遮风挡雨的住所,我才得以任意高飞,追求自己遥不可及的月亮,殊不知,自己远行的六便士是父母舍弃自己的月亮换来的。

三、那些极少的选择,只为了一个终极目标

毕业后的选择,似乎显而易见。一部分人选择就业,一部分人选择考研,还有一部分选择考公,这些是普通家庭的学生最普遍的选择了。这些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可能你们会不约而同的想说,是为了就业。的确,是为了就业,然而就业不过也是一个途径,最终目标却是为了获得幸福。

看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索,我们自出生以来就稀里糊涂的被灌输了好好上学,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的观念。然而人活一辈子真的只是为了找个工作吗?我想并不是,而是为了活得幸福、快乐,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上大学是为了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可以平视或者俯视这个世界,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有追求快乐的权利,那时的我们或许更自由。

迷茫是年轻人的常态,可我们总会在迷茫中逐渐找到方向,前提是,你得要有要去寻找的意识。可即使再迷茫,那些不多的选择,我们总要去选择一个,具体这份选择是否正确,除了自己,谁都无权来定义。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便是 : 似乎没有那么迷茫了,没有那么孤单无依了。黄灯老师让我明白了,我们这些学生,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没有特别特殊,我们不过是社会上的普通一员,只要我们此生不断的往前行,不断的努力,就不算枉此一生。

也更坚定了我去考研的打算。我想去其他城市看看,未必在其他城市定居,但就是想趁年轻,多闯闯,想站在一个更高一些的平台上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关于未来定居何方?从事什么工作?是否还会回到家乡?似乎没那么重要了,交给以后吧。未来因未知而神秘,也更值得期待,一个普通二本学生的一生仍有无限未知的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二本学生》我们这一代)